柏拉图对经验主义知识论的批判论文

柏拉图对经验主义知识论的批判论文

柏拉图对经验主义知识论的批判 *

张践明,谭柏华

(湘潭大学 哲学系,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 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对“知识就是感觉”的命题进行了五点驳斥:它不能得出普遍性理论知识;它导致人与动物、神的感觉能力没有区分;它导致相对主义;它没有语义结构,不适应理性世界也不能预言未来。进而柏拉图对经验主义知识论的信念背景提出了五个诘难:误辨难题、想无难题、互换难题、蜡板说难题和鸟笼难题。

关键词: 柏拉图;《 泰阿泰德篇》; 经验主义;知识论

柏拉图的哲学中,理念是一种精神的客观存在,也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抽象概念。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通过对什么是知识的分析,系统地批驳了经验主义知识论,开辟了唯理论与经验论辩论的先河。

经验主义的感觉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柏拉图认为感觉论是肤浅的,他的批驳有五点:

第一,柏拉图认为感觉论不能解决知识的普遍性和传播问题。虽然感觉在知识证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应用领域,在感知或者感官世界中它们是正确的。但是,感知世界不是全部世界,它不能揭示出一个普遍性的真理。感觉的差异性以及认知的传递都是感觉论存在的重要困境,在近当代的哲学发展中,其延伸为一个心灵哲学的问题,即感受性质的问题,感受性质的知识认证,涉及到所谓“他心”问题。

第二,柏拉图认为感觉论会把动物、人与神的感觉能力混为一谈。柏拉图反驳普罗泰戈拉:如果知识就是感觉,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动物的看法低于人类的感知,因为人和动物都有感觉;柏拉图嘲讽道:如果我们说某人很伟大,智慧超凡,但实际上他并不比一只蝌蚪更聪明,更不要说比其他人更聪明了,更何况希腊人知道许多动物的感觉能力是强于我们人类,难不成动物比人类还更有知识?人类与猪、狒狒或蝌蚪有同样的知觉,但对感知却有不同的判断能力。

第三,柏拉图认为感觉没有知识结构,不适应于心灵世界,感觉根本就达不到知识的层面。柏拉图指出“感觉=知识”不适用于心灵的范围,单一感觉没有语义结构,没有语义结构的理论不可能是真的。他认为心灵范围使用的概念不能够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和操作,象“存在与不存在、相似与不相似、相同与相异”以及数这样一些抽象和普遍概念,而心灵是思考适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术语的工具。[1]712他认为如果感觉等于知识,那么不管是谁感知了一个可感知的语言发声,就理解了这个给定语言的含义,这显然是极为荒谬的。

为什么这是一个真正的难题?有大量的日常情况证明,我们绝不会阻止我们有时把其他事情当作某些已知事情。“我们错误地赞同一个人不会认为他知道的事物是他不知道的,因此我们受骗了。而实际上这种情况可能以某种形式出现。”[1]712。当然柏拉图看不到“某物”和“与某物相似”的不同,混淆心理学问题与逻辑问题的不同。

柏拉图对“知识就是感觉”定义的批判,抓住了普罗泰戈拉学派主张的前提“万物都是我们的感觉”的批判,柏拉图在这里明确了两个重要的区别:第一,被感觉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与一切都在变动中两个论断之间的区别。前者只是感觉的对象是流动的,后者包括感觉本身也是流动的。第二,单纯的感觉意识与基于这种意识的判断之间的区别。[2]105-106

第五,感觉论不能给未来做出任何预言。感觉论者普罗泰戈拉认为:预言是永远没有对错的,正如记忆从来不准确一样,所有发生的这一切对自我而言在某时某刻某事将会是真的(或已经真),对另一个自我在另一时刻某事不一定是真实的。柏拉图指出:假设我们同意普罗泰戈拉学派,当我提出一个预言,这是未来之我对事情的判断。但是,明日之我不同于今日之我,今日之我不同于昨日之我,对未来的断言仍然要由那个未来之人来检验。简单地说:如果我在周一预言周二我会头疼,按照相对主义的说法,到周二时周一的我再也不存在了,那么周二也就不会有头疼了。但如果周二没有头疼,那么我周一做出预测是虚假的,因而无论哪种方式这必有一虚假信念,普罗塔哥拉派的相对主义都是不对的。

这个难题与误辨难题的区别是附加粗心。这个附加无助于我们获得关于虚假信念的足够解释,因为心灵不能理解内在的过程,而我们总是充分和明确地意识对象。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和明确地意识到我们思考的所有对象,如果我们思考的对象能够简单地用经验对待,那就根本没有粗心的余地。而如果没有粗心,那么第三个诘难只是退回到了已经被驳倒的第一项诘难——误辨之难题。

(1)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水平 一方面,企业应加强管理创新,推动管理模式向流程化、网络化、社会化转变,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面向虚拟工厂、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智能经营决策等特定工业场景,加快研发和应用覆盖组织、流程、技术、数据等全要素,囊括设备、软件、网络、平台等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如果“知识是感觉”是错误命题,那么经验论者很可能会修改感觉论过于死板的命题,提出“知识就是(对感觉的)真信念”。信念从何而来?经验主义者声称所有感觉是全部信念的来源和内容,信念有了这个内容,这个内容就成为真实或谬误的本质条件。因此,除非我们能够解释信念为什么可真可假,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信念是怎么可能的。为此我们把经验主义者的知识论称为基础主义的一种,经验是知识的基础。柏拉图关心假信念的问题,他认为经验主义无法从无内容的感觉认识去建构有内容的信念,这是经验主义理论的基本困难。我们无疑需要某些感觉认识之外的东西去解释信念,但我们更需要不可或缺的语义属性,用柏拉图的话来说,我们需要一些形式。

柏拉图《泰阿泰德篇》的整个对话是强调要对错误信念问题的追溯。作为补充佐证,为此在《斐莱布篇》中柏拉图提出有关于虚假信念的明确依据[1]219。那究竟有没有虚假判断呢?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必须回答:什么类型的知识背景假设会作出虚假判断的问题。对此柏拉图提出了经验主义知识论信念背景的五个诘难:

第三,“互换”难题。这个难题是“当一个人在他的心中将两个存在的事物互换,并断言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事物。”[1]719

4.2.1 外卖种类 外卖品种多样化是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不断地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让大学生在外卖平台上订购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第四,感觉论必然导致相对主义。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强调人的作用,这是对传统宗教神学的一个审判,但命题中作为“尺度”的“人”可以是任何人,这会令人迷惑,因为事物对于我就是我感觉的样子,对于你就是你感觉到的样子,这是“现象主观论”判断。那么某物对此人就是真实的,这种判断蕴含着相对主义。感觉论也可能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和怀疑论。正如文中所说“我的感觉对我来说是真实的,因为它的对象在任何时候都是真实的我,如普罗泰戈拉所说,我是一名审判者,如果它为我而存在,那么它就存在;如果它不为我而存在,那么它就不存在。”[1]678

第二,“想无”难题。这个难题的困惑是,经验主义知识论对待信念或判断太像类比,如果他看到了一个事物,那么他就相信看到了一个存在的事物;如果他听见了一个事物,那么他就相信听到了一个存在的事物;当他想某个事物的时候,他在想某个存在的事物,想不存在的事物就是想无,想无就和不想是一回事,因而这是不可能的。[1]717-718对于经验主义来说,呈现在我们头脑中的观念意识,正是因为感觉经验呈现在我们的头脑里。若它不能构成这些观念意识则是因为它不呈现在我们头脑里;因为根据经验主义,我们会立即意识到我们自己的观念,它只是能够组成这些作为存在的意识。根据经验主义,那些不存在的东西在我们的头脑里不能成为我们的思想的对象,更不能判断根本不存在的观念意识。如果经验主义这一说法是对的,那么一切创新将不会可能。那些创新之物,就是先前不存在的,首先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如果那些不存在之物根本不能成为我们思想的对象,那么就不可能在我们头脑中有所谓的理想之存在,不可能有创新之物存在。[2]165

第一,误辨难题。虚假信念产生可能性的第一项是假定把一个事物当作另一事物,从而产生的错误信念,然后错误地相信或用错误的判断去推理。

企业无论使用哪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其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可以结合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特点,取长补短,将其合二为一。企业的刚性管理是基础,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员工遵守相关的制度是首要的要求,但是也要注意刚性管理的度,适度而为,避免因为强制性管理而引起员工的不满,此时就可以使用柔性管理的方式,采纳员工的建议,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结合之下,企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采用两种管理模式时,企业需要注意科学处理二者的关系,比如在刚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此时就需要借助柔性管理方式进行补充,避免管理过于呆板,提高管理的效率。

3) 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在峰值力和最大位移上差距明显,这是由于上面板在冲击时发生破裂以及面板与夹芯之间脱焊导致的,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在能量吸收方面非常接近,略微的差别是由于面板破裂导致部分弹性变形能耗散所致。

“互换”难题的限制在于经验主义者对某个有精神印象需求的人本身,附加了由于一些粗心造成的印象混淆。诚如苏格拉底所说,“无论想到两样事物还是只想到一样事物,‘误解’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把虚假的判断定义为‘误判’是没有意义的。”[1]721

第四,蜡板说难题。蜡板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与感觉相关联的思想本性更明晰的观点。想象我们心中有一块蜡板,“当我们想要记住某个事物,我们就在自己的心灵中视、听、感觉,我们将蜡放在知觉或意念之下,让它们在蜡上留下痕迹,就好像用印章戒指盖印。”[1]722柏拉图指出思想的对象是知觉的对象,我们选择了一个在我们大脑的蜡板上压印的一个稳定的尺度。现在提供给我们的说法是与思想相关的感知,大致相当于休谟与“观念”相关的“印象”。柏拉图论证了虚假信念在感觉之间发生混淆的不可能,在思想印象之间发生混淆也不可能。这个蜡板说的经验主义观点的新解释好象提供了解释虚假信念可能性的新来源,这个新解释说:“虚假的判断不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之中,也不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而是存在于感觉与思想是否相适合之中”[1]728。柏拉图直接了当地指出,思想和感觉不相适合时存在虚假信念不可能被解释。因此,蜡板模型失败。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形式表示,对术后患者尿潴留与独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研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第五:鸟笼难题。这个难题设置了一个“拥有”知识与“持有”知识的区别,即某人拥有(潜在知识)知识和他实际上是使用(实践知识)知识的区别。也许柏拉图这时正在探索“知道和不知道”之间的中间阶段。拥有不一定持有。就像一个人捉住了一些小鸟,把它们关在笼子里,笼子是心灵,以鸟比喻知识,但我们的心灵并不一定就持有这些知识。这一比喻认为在他积极思考时当某人要使用某些潜在知识的条目时,而他却从潜在知识中选择了错误的条目(如要选鸽子时却选取了斑鸠),因而产生了错误信念。鸟笼假说试图正确地解释由于把我们的信念图景复杂化而导致的虚假信念。但是,它用错误的方式和在错误的地方使其复杂化。先入为主的错误信念进一步推向同类对象,这是无用的复杂化。

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想通过对经验主义的批判与诘难来解决什么是知识的问题,他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可是他自己并没有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自己也留下了困惑。脱离了感觉经验会有知识吗?柏拉图根本没有试图提供一个可接受的知识定义,而只是讥讽和破坏不能接受的关于知识的定义,仅仅提供了一个对知识是真实的信念这一论点的反例:一个熟练的律师可以带进一个陪审员进入一个没有知识状态的真信念状态,因此知识和真信念是不同的状态。

研究柏拉图学说的专家麦克道尔指出:“与大多数形式理论的典型解释相矛盾,知识项应该指向、应该保留在精神和被依赖于没有任何知觉污染的形式之间。”[3]227-228柏拉图却告诉我们:陪审员是被安排到具有一个真信念的状态,“陪审团正当地相信了只有目击者才知道的事实,于是他们根据传闻作出判决,并接受一种真实的信念。”[1]736-737。这意味着只有完全依赖于知识感知才可以有知识。这是一种否认柏拉图曾经认为只有形式的典型示范。[4]

(六)基本建设投资预算执行进度慢。地方普遍反映,切块管理的基本建设投资单独安排、财政部门不参与,导致有限的财政资金常处于等计划、无法及时下达预算的状态,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具体来说,省级切块管理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央基本建设投资的转移支付,这部分资金往往在预算年度中间甚至年底才追加下达,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另一部分是省级预算中切块管理的基本建设投资,由于本省人民代表大会年初批准预算时并无具体项目,项目投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无法及时下达。

参考文献:

[1]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Bostock,D.1988,Plato’s Theatetu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McDowell, J., 1973, Plato’s Theaetetus, Oxford: The Clarendon Plato Series.

[4]参见Laurence BonJour,1988,The Structrure of Empirical Knowle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lato ’s Critique of Empirical Knowledge

ZHANG Jian-min,TANG Bo-hua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China )

Abstract :Plato’s “Teaetetus” is an extended attack on certain hypotheses and empiricist views of the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Plato refuted the sensationalism of knowledge in five aspects: sensationalism does not produce univers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it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gods; and it leads to relativism and no semantic structure; it does not adapt to the rational world (the world of form) and cannot predict the future. Plato also put forward the five heckles to empiricism: to mistaken problem, to think no problem, to exchange problem, wax-board problem and birdcage problem.

Keywords :Plato; Teaetetus; empiricism; knowledge theory

中图分类号: B502.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6431( 2019) 02-0190-03

*收稿日期: 2018-12-12

作者简介: 张践明(1952—),男,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柏华(1972—),男,湖南安仁人,湘潭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社群主义认识论基础研究”(17YBA396)成果。

责任编辑:饶娣清

标签:;  ;  ;  ;  ;  

柏拉图对经验主义知识论的批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