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论文_姜永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论文_姜永禧

姜永禧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在新时期它的创新一是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模式,二是“互联网+”的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三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四是由务虚走向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只有这样与时俱进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的入心、入脑。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历久弥新的工作,其发展历史的久远,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属“人”的工作,需要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河中不断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不断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的“入心”、“入脑”。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也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经历了以下发展的阶段:

1、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这一阶段,由于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动乱,我们国家受教育的人数相对较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缓慢发展阶段

本阶段从改革开放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一时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更新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探索和把握新的正确的发展方向,全面坚持和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路线” ,社会思想在这一时间较为活跃,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却被削弱,导致发展较为缓慢。

3、建设固本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正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变化,不断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以立为主,重在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具体为:其一,确立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地位,把高校党建工作做为一项常规的工作来抓,将高校党建会议的召开常态化,以党建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相结合,高校的学科发展越来越丰富,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文化的蓬勃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与这些学科融合在一起,成为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其三,社会实践活动浪潮日渐高涨,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成为高校培养学生、锻炼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也抓住了这一契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同时通过实践反哺自己的知识、眼界、才干,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四,思想政治教育被更加重视,学科发展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网络格局。

4、新世纪下创新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进入21世纪后至今。2004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也更加注重理念和方式的研究和创新,特别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提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不仅进行了从原来的思政课程到现在课程思政的转化;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也从传统的课堂上扩展到网络上,利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成为当下各学校开展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当下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具体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多样、开放和自主,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青春活力的代表,思想更加活跃,但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为不够成熟,需要加以引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当下大学生思想特点

近年来,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他们的思想变得丰富;同时,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大学生思想状况参差不齐,总体而言,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也具有自信和进取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抗击打击能力较弱、以自我为中心、看待问题片面等问题。

2、当下大学生思想具体表现

当下大学生思想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几对矛盾体现出来的,第一,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政治理论较为薄弱的矛盾。大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是强烈的,祖国发生危难,他们会第一时间做出自己的贡献,譬如在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他们积极献血,为灾区人民送上自己的爱心;在祖国举办盛会的时候,大学生也会积极充当志愿者,为盛会服务,这一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引人为傲的;但在强烈爱国热情的背景下,却是他们对于党的政策和理论理解的不深入、不全面,没有能够好好研习,导致他们思考问题过于片面,缺乏理性,这就容易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存在不足,导致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第二,个性突出与集体意识淡化的矛盾。现在大学生的年龄段在96年到00年这个区间,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长的环境相对较好,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能力较强,这就使得他们做事积极进取,自信满满,希望能够在各种场合中展现自己的才能;不过这也让他们形成了一切以自己的世界为核心的想法,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当自己的个性不融于集体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第三,较高的智商与较低的情商之间的矛盾。目前大学生的生长环境都较为优越,加之眼界的不断开阔,他们的智商都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如鱼得水,然而因为他们更加注重自我的发展,容易沉溺在自我的世界中,忽略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极容易“想不开”走向极端,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生活、学习、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很容易诱发一些心理疾病。

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研究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有灌输模式和渗透模式 。灌输模式主要是将现成的纲领性思想用说教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无须理解和体会,这种教育模式比较机械和教条,在教育结果上收效甚微;渗透模式是通过社会实践、党日团日等类似活动将思想渗透到活动中去,从而产生教育效果,该种模式相比灌输模式有了一定的进步,它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形象、生动,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参与过程中接受了教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渐渐会对这种模式产生抵触心理。

2、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的困难和复杂,它的模式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创新,结合具体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也就是说将原来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成多方位、多维度、全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举,通过课堂的教学潜移默化的将思想政治和授课知识传授给同学们,使同学们既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不会形成排斥心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此同时,第二课堂教育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实践能力,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的“入心、入脑”。

2、“互联网+”的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互联网+’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特别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脑、手机功能的智能化,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交互平台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各个高校也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占领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但从目前来看,各高校的互联网交互平台只是单方的发布,类似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且各钟微信公众号的泛滥,让学生们无暇顾及其主要内容,最多只是浏览下标题,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互联网+”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会使得学生感觉跟朋友在对话,增加了学生的互动体验,使学生愿意并且喜欢这种沟通方式,而在无形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得到了体现。

3、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忽视了教育的主体——学生,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学生,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就围绕什么开展,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时俱进。此外,这种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喜欢的形式来让他们接受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让他们主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4、由务虚走向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忽略物质层面对于学生的鼓励作用,然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层面得到鼓励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但也不可忽略精神层面的作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 ,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相关学科的理论,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2] 骆郁廷.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8.19,

[3] 黄志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探讨[J],热带农业工程,2010.12.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2.

[5] 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 .

作者简介:姜永禧,黑龙江肇东人,现为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团委书记。

论文作者:姜永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论文_姜永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