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现代中学校园建筑,从建筑的理念中可以体现出一个校园的发展方向和教学理念,也能深刻明白具体的效用,从而从实际的结果出发,引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的模式的改进。因此,本文主要从现阶段的中学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出发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现代中学;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实践
1.前言
新教育的改革不断创新,大量的新型教育理念已经开始不断的深入人心,现阶段的受教育程度的受众已经开始遍布乡镇各级的教育地区。相关的中学校园中的新建和扩建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建筑教育设计是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建设实践也是全地区的教育实践要求,现代中学校园建筑设计必须更新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
2.现代化中学校园建筑发展阶段概述
现代化的中学校园建筑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主要是以下几种类型:
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主要是中学校园的建筑起步阶段,从开始的改造旧式遗存会馆到现阶段的新建各式教学楼。体现了我国已经逐步开始重视教育教学理念需求,开始逐步改进教学楼,更新教学设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始走向新的教学发展模式,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开始呈现在城市的教育教学中。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1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主要是我国的中学校园建筑的改造发展阶段。这时电脑教学科技已经引入我国的中学教育教学中,标准化的中学教育建筑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要研究理论支柱,建筑标准开始提高,建筑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各地开始建立起了相应的中学教育建筑体制和校园规范化制度,使得校园建设建筑变得更加规范合理。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现今
这一时期的中学校园建筑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体制变得不断的引人深入,我国已经开始从应试教育的发展转变为数字教育及创新教育。并且还不断的改变相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以老师讲述教材转变为学生开始自主学习教材,老师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还进一步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的校园建筑也开始转变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3.现代中学校园建设的概念
在具体的现代中学校园建设中主要是采用一种教学空间设施的三维空间,设立从具体的教学手段出发,采用错落式的教学建筑设计,给同学们一种更为自由的校园发生环境。并且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建筑设立已经与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城市的一种装饰。很多的教学楼之间相隔距离也很近,并且有相互之间的廊道进行连接,周边的建筑设施和绿化结构都非常的完善,这采用灵活的隔断墙壁来建立起相应的组合空间。不仅如此,作为配角的服务空间,在现代教育建筑中的重量也不容小觑,很多的走廊,门厅等都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交往活动的场所,也侧面响应了现阶段数字教育,创新教育的新的发展模式。从下面这幅画便可以看出实际的体系化中学建筑设计格局。
图一 海安某高级中学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增强教育建筑的功能
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智能化是信息时代中学教育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采用智能化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远程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创造出舒适安全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进一步的利于学习者进行学习使用。不仅如此,空间的多样性,可以给设计师综合考虑的空间,结合整个当地地区的自然景观以及地区的发展情况从不同的利益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案,增强中学教育建筑与社区开放的融合性程度,尽量可以使得学生和家长都能够有效沟通和理解。
5.中学校园建筑的设计实践探索
本文主要以上海新区高级学校为例,从具体的学校建筑设计出发理解相应的,学校建筑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该学校花建设总面积为52496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建筑为487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730平方米,主要是以教学楼,体育馆,综合楼,阶梯教室,宿舍楼,食堂和人防地库组成。由于整个学校校园是供学生进行学习的地方,因此教学楼的面积是所有的校友建筑设计中所占面积最大的部分,并且该学校招收了48个普通班级学生,已经满足了2400人的在校学生的办学规模,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处于一种合规的教学体系建设。但是由于其设计的轴线位置比较紧密,在一定的情况下整个地段对于实际的设计情况具有相应的约束性作用。就地理位置而言,本校园区域中的人防位置位于阶梯教室和食堂之间,该地区由于靠近食品区,人流量较大,一旦发生问题,可能会对实际的学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学校建筑设计中,需要采用专业化的错落式布局,使得很多的学生学习环境空间,环境,都能得到一定的缓解并且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位置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因此在设计课外交流空间时,相关的科技设备聚合所有的教学和辅助空间,进一步加强整个建筑的整体感,使得学校成为一个现代的书院形式的殿堂。
图二 海安某高级中学设计图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教学理念已经汲取了中西方优秀文化对精华之处,对于我国的教学教育模式改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中学教育校园建筑的设计时,必须严格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把关,更新设计理念创造出符合地区的校园建筑。
参考文献:
[1]袁医娜,张庆余.现代中学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及实践[J].南方建筑,2004(1):21-23.
[2]李保宁,许传刚.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以现代学校设计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65.
[3]潘志成.刍议现代学校建筑规划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7):52-53.
[4]现代中学交往空间及其环境构成研究[D].湖南大学,2007.
论文作者:吴树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建筑论文; 中学论文; 校园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学校论文; 空间论文; 现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