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护理的量化评估模式在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论文_蓝凤林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探究气道护理的量化评估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气道呼吸道护理模式处理,观察组予以气道护理量化评估模式处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与监护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患儿,但两组差异具有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3.33%)低于对照组患儿(30.00%),但两组差异具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使用量化评估模式进行气道护理,为术后气道吸痰最佳时机提供依据,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气道护理;量化评估模式;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是由于胚胎在发育时期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者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的情形。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临床上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常使用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肺功能较差,在行全身麻醉操作与开胸手术时,极易造成肺功能损伤,且在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2],对呼吸系统功能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伴随多种呼吸系统的并发症,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与护理,避免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严重者导致患儿出现死亡。本文将以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为对象,探究气道护理的量化评估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60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16例与14例;年龄在4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0.67)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其他分别为14例、11例、5例;无肺高压15例,有肺高压15例。观察组,男女患儿分别为18例与12例;年龄在4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0.58)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其他分别为15例、10例、5例;无肺高压14例,有肺高压16例。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治疗,认知正常,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均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药物过敏,精神障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传统呼吸道护理模式:

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常规护理,定期给予叩背、翻身,帮助患儿改变体位,在医师的指导下,每2h处理1次气道护理,排除患儿气道内分泌物。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量化评估模式:

量化评估模式是由气道护理的识别与评估进行分值设定,其评估项目分别有气道反应、呼吸机对气道阻力提示、痰液粘稠度等,共1-3分,其中1分为偶有呛咳,痰液稀薄,呼吸机对气道阻力提示为单声报警[2],两肺听诊少许痰鸣音,指脉氧指标≥85%,二氧化碳的量<45 mmHg;2分为间断呛咳,痰液粘稠度中度,呼吸机对气道阻力提示为间断报警,听诊较多痰鸣音,指脉氧指标70%-85%,二氧化碳的量45-55 mmHg;3分为连续呛咳,痰液黏稠,呼吸机对气道阻力提示为持续报警,气管插管内有痰液溢出,指脉氧指标<70%,二氧化碳的量>55 mmHg[4]。

评估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一级警示(<=11分),不予气道吸痰处理,并继续观察;二级警示(12-16分),给予1次单纯吸痰;三级警示(17-23分),给予1次叩背、雾化与吸痰;四级警示(>=24分),必须给予吸痰、翻身、雾化、叩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术后治疗情况、并发症,进行分析。

术后治疗情况:以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时间为标准。

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肺不张、气胸等。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患用()来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与监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但两组差异具有具有可比性(P<0.05)。详情如表1。

表1:两组患儿术后治疗情况对比(,h)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逐渐增加对医疗水平的要求,希望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因此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的治疗年龄也越来越小[5]。由于小儿肺脏器官发育不完善,行心脏手术具有较高的风险,这主要对患儿实施体外循环手术容易产生呼吸道、心肺等感染或功能障碍,而若对气道的护理不完善,容易出现气道痰栓、痰堵、肺不张等不良反应。量化评估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评估方式,通过取定不同症状并分类评分,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给予合理吸痰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与监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但两组差异具有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3.33%)低于对照组患儿(30.00%),但两组差异具有具有可比性(P<0.05)。

综上,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使用量化评估模式进行气道护理,为术后气道护理吸痰提供最佳时机,患儿获得足够休息时间,可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金丽娟.先心伴肺动脉高压术后患儿的呼吸道管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97-98.

[2]李玉梅,蓝凤林,陆海霞.气道护理量化评估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79-81.

[3]陈琼.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9):369-370.

[4]陆红.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91-92.

[5]张艺,代芬,张辉敏.肺动脉高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4):459-460.

课题立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申请书 编号:Z2015171

论文作者:蓝凤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气道护理的量化评估模式在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论文_蓝凤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