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课程内容与评价手段的变化分析_课程评价论文

俄罗斯课程内容与评价手段的变化分析_课程评价论文

试析俄罗斯课程内容和评价手段的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课程内容论文,手段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章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9—721X(2006)01—0075—(04)

建立统一的教育空间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一直是转型以来俄罗斯的教育追求,国家教育标准及其带来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手段更新,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追求之上的产物。

一、俄罗斯课程内容和评价手段更新的目标指向

俄罗斯联邦教育部2001年颁布了《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在充分论证并阐述了教育在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教育应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优先发展战略的同时,指出现阶段俄罗斯国家教育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一个远景规划,也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一项任务。教育现代化的构想包括5个关键部分:普及基础教育、保证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国家教育管理的效益以及增加教育财政预算。[1] 可见,以制定国家教育标准为核心的课程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手段的变化是有其价值取向的,这种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建立俄罗斯统一教育空间的追求上:

建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统一空间。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学校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是不相关的。而在国家教育标准下的统一国家考试消除了学校教育大纲与大学考试之间的差别,使中等和高等学校联系起来。同时,它还能客观地评价每个具体学生的能力,以避免各学校多种多样的标准在大学入学上造成的不公平。学生和父母们都认为,统一考试比大学考试委员会单独进行要客观些,能客观地评价和控制学校教育的质量。国家教育标准和统一考试使学生有了一个“知识管理中心”,使其知道要向什么样的知识标准去努力。

为实现高等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打下基础。俄罗斯与世界教育的接轨首先体现为与欧洲的接轨。俄联邦教育部部长菲利波夫在2003年正式宣布准备加入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全欧洲把教育方法和标准统一起来,建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使各国互相承认大学学历以促进人才在欧洲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截止2001年已有31个欧洲国家加入了该计划,但在2003年“博洛尼亚进程”委员会宣布要严格限制申请条件并暂停接受新成员。

为实现知识之间的一体化提供条件。这主要反映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中指出,这种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反映为各种时间跨度的形式,如一体化的大课、专题讲座、一体化的总结性课程、课程的一定组合等等,以使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补充。[1] 尽管这主要指向高等教育,但从标准所列示的课程内容,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艺学”等课程领域的设置,便包含着一种对知识一体化的愿望。

二、课程内容和评价手段的更新

(一)课程内容的更新

国家教育标准及其联邦部分的主要要求是通过课程的“可变部分”来建构教育内容和组织教学时间,尤其是集中于解决自然科学学科及其相关问题,如扩充自然学科系列的实验任务的完成时间,加大学生的实践训练,减轻学生的负担等。[2] 实际上,12年学制的试行与课程内容更新的基调是一致的。2001年,当时的教育部部长菲利波夫和教科院院长尼康得罗夫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准备和进行普通教育结构与内容实验的措施》。[3]

在原有的基本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等)保持不变的同时,俄罗斯增加了不少新的课程。而早在1984年的苏联普通教育改革中,课程内容就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当时设置了几门新课程:1—2年级的“认识周围世界”,7—9年级的“生产原理与职业选择”,9—10年级的“家庭生活伦理学和心理学”,9—10年级的“信息论和计算机技术原理”。[4] (P618)应该说,当前俄罗斯的课程内容改革也有当年的影子。这里只从价值取向角度对俄罗斯课程内容更新作一个概括性的说明。

改革终结了课程内容的垄断式“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哲学家伊奥伊泽尔曼认为,在苏联,共产主义学说或马克思主义① 长期被当作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着统治阶级,甚至控制着苏联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把这种控制视为“俄罗斯的教训”,他说,“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俄罗斯有3/4的时间生活在共产主义学说的标志下。看不见,甚至否认这一时期不容置疑的成就是错误的。而不认识到社会和人民在这一社会试验中付出的巨大代价错误就更大了。主要是: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经济的意识形态化导致我国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走了一条死胡同,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5] 俄罗斯独立不久,其《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3条明文规定,“任何意识形态均不得被规定为国家的或必须遵循的意识形态”,《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又进一步规定,“在国家、地方(市级)教育管理机关和组织中,禁止组建政党、社会政治和宗教团体的组织机构及开展活动”。普通教育的课程政策上更是推行早在戈尔巴乔夫后期就推行的“三非”政策,即“非党化”、“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即消除课程内容上过浓的政治色彩。但俄罗斯课程政策中的课程权力融合着自由主义的改革派思想和民族主义的传统派思想,那么,课程政策主体带有的这种思想必然会对课程内容改革发生导向作用。所以,实际上,当前俄罗斯的课程内容及其目的里仍然有一种课程政策的价值观,只不过它不再是类似“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这样的政治化思想,而是包容西方观念和传统思想的“俄罗斯新思想”——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作用、社会团结。

例如,俄罗斯的“语言学”课程领域内设“本族语”、“本族文学”、“俄语”、“俄罗斯文学”、“外语”等课程,似乎与当年苏联开设的课程差不多。但课程内容蕴涵的教育目的,在苏联是“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面貌”,使学生理解“党的政策和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事件”,“反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以及宗教的、民族主义的和私有者的偏见对儿童和青年的侵蚀”;[4] (P180)而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却强调“使学生掌握俄语,以便能够积极参加生产和社会劳动,了解俄罗斯文化并进而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外语、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态度”,“使其养成使用外语作为交际工具的需要”,“向学生介绍本国和世界文学的瑰宝……使其养成审美兴趣和需求,以及公民的思想道德观”,“培养把世界视为整体的态度”。[6] 而像“历史”、“社会学”这样的课程,如今的俄罗斯更重视在内容上能使学生“掌握关于人类从远古至今所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基本知识,以及人类的社会、精神和道德经验”,“用历史分析方法理解现实事件和现象的能力”,“在个人思考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价值观和信念,领悟人道主义思想和国际人道权利,尊重人权和民主观念,尊重爱国主义和各族人民的相互理解”,“培养对本民族及其他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尊重,致力于保存和增加本国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掌握每个公民为完成必要活动所需要的足够知识”等,[6] 而完全不是如苏联时期那样把“历史”课程主要看成是使学生“具有明确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的党性”的手段。[4] (P189)很明显,今天俄罗斯的课程内容在其价值取向上已经消除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而更重视课程内容的文化性、世界性和公民性。

(二)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手段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从优先考虑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获得转变为优先考虑给予学生在一定情景下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集体活动中相互影响的准备状态。这些能力在今天是作为人适应变化多端的世界的一种综合素质被确定的。学生素质在俄罗斯学校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其内容已经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的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了。但在这些内容范围内,毕业生的培养水平与传统教育的手段不相一致,也从来不是教育工作者最迫切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属于学校活动的评价范围结果。另一方面,由于俄罗斯中学实行的是独特的“4—5—2”11年学制,而且与该学制配套的毕业证书是通过由讲授每门功课的老师出题进行考试而获得的(而且主要是口试与5分制),评分随意性很大,其结果往往不能显示出有关教育质量管理的客观数量指标信息,其证书往往也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因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不承认俄罗斯的中学毕业文凭。所以,在今天俄罗斯需要与世界进行教育比较和竞争的时代,在多样化的教育选择下,这种体制便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要求。

由此,在俄罗斯传统评价和管理教学结果的体制之外,出现了一种以运用测试技术为基础的评价体制,即教育质量和效率评价的全俄体制,它由教育部和国家委员会管理的机构—独立的国家组织“联邦教育跟踪中心(ΦЦМО)”来施行,此机构兼具联邦教育质量跟踪中心和联邦主体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能,是联邦地区教育跟踪中心网络的代表,中心的任务有两个:第一,搜集、研究、分析和解释统计信息。第二是进行教育现状的质量研究:研究学生学科学习的水平,学生的一般学习能力、认知兴趣和动机等水平,以及学习负担对孩子身体状况的影响和学校的心理氛围等等。中心必须写出有关的报告并充分发挥两种作用,既真实报道教育现状,同时又要作为社会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两个基本的质量组成部分是:标准性的(必须的)质量和方案性的质量(由教育机构确定的)。前者保障了国家统一的教育空间和学生获得足额教育的权力。质量跟踪是督促完成教育标准的手段。新的评价体制适应了获得有关教学成就和学校活动成果的独立而客观的信息的需求。在这方面,新的体制确实能完成一个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恢复教育领域内保证评价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社会公正;并且导致了一种优先地位的改变,即转变为优先评价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生活条件的准备性。从1998年毕业生就可以参加中心地区的测试。2000年一系列学校参加了15岁学生在俄语、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知识质量国际比较研究(PISA)以及全俄小学毕业生教育质量研究。2001年个别学校又参加了11年级毕业生文学和代数科目学习质量的跟踪研究。并且,俄联邦还特别批准了由国际发展银行与联邦政府国家人才培养基金共同提供资助的“教育内容的发展与质量管理基本方向研究”项目,以更好地对评价体制与教育质量关系进行研究。而且,俄罗斯有学者建议构建三种监督性质的鉴定委员会:[7] 一是职业鉴定委员会,承担教育改革符合实际方面的责任。二是科学鉴定委员会,承担教育改革符合文化方面的责任。三是社会鉴定委员会,承担有关教育服务的消费方面的责任。

三、课程内容和评价手段更新的实施难度

事实上,俄罗斯课程内容和评价手段的更新,目的都在于推进俄罗斯教育的现代化。但是现代化有硬件的现代化——教学的设备、器具等方面的更新,和软件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结构、评价体制等方面的更新。两种现代化必须彼此为条件,俄罗斯也在努力促进教育的这两种现代化。然而,俄罗斯激进改革带来的经济衰退使国家对教育的拨款大大减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始终步履维艰。尽管联邦预算中的教育拨款在逐年增加,见表1。但这些拨款往往只是实际所需教育经费的三分之一。[8]

表1:1998—2003年俄罗斯联邦预算中的教育支出(单位:10亿)

 年

份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教育支出数额

 14.6

20.9

38.1

  54.4

81.7

99.8

资料来源: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 росийскй федерации-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Теис" ,Москва,2005г.

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国家许多的教育现代化的措施很难落实。例如,根据《2001—2005年发展统一教育信息手段》的联邦总纲要,大约有1000台电脑应该送到俄罗斯的科斯特罗马地区,2002年已在82所城市和农村学校中到位了609台及其补充仪器,但这也只能是每43个学生使用一台电脑;而且,该地区已经大约有10年没有钱去更新地理、物理、化学的直观教具和其它一系列教学用具了,更不用说还等待着更新的运动器材等等。[9] 事实上,最近5年俄罗斯学校获得的教学用具和设备数量减少了6倍。至此,从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软件入手促进教育的现代化便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同时,鉴于各个联邦主体的教育机构的实际财政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它对国家教育现代化过程带来的影响,规范学校预算财政并形成准则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现在,2001年的《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的任务被定为解决四个问题:第一,确定学校教育内容的必要限度;第二,确定学生的最大学习负担量和学时标准;第三,确定毕业生水平的要求给出改变学生学习负担的确切范围;第四,确定保证教育过程的基本要求。这第四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为俄罗斯学校的预算财政制定必要的规则,这个以前被忽视的任务目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0] 国家杜马特向联邦会议建议,在法案《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的第二次报告会上进行一些增补,以使该法案能够保证普通教育标准的作用和在普通教育规范预算财政下实施的物质条件;在照顾实现教育标准的物质条件下,尽快开展规范普通教育预算财政的工作,并在2004年联邦预算案中使规范性财政得以确立。[11] 目前生均教学费用指标在不同的联邦主体之间的差距是1700到4500卢布,在一些自治市政府这个差距还要大,[12] 同时,这种差距还要考虑两点:一是俄罗斯的社会分层。俄罗斯收入最高的10%居民和收入最低的10%的居民之间的分化已经超出了现代世界合理的自然标准。这就为保障社会各层次的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公平渠道制造了问题。二是不同地区预算中的教育支出不平衡。因为预算是以卢布来计数的,而卢布在不同地区的比重不一样,其在俄罗斯北方比在南方所值更少。这就更加加剧了教育经济基础的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要施行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手段的更新是有相当难度的。由此,实行学校的联邦财政标准也显得十分迫切。

注释:

①这里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反映的是俄罗斯学者对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看法,仅仅指涉俄罗斯,不涉及任何其他国家。本文也只是采集并描述俄罗斯学者的这些思想,同样不带任何价值评判与取舍。

标签:;  ;  

俄罗斯课程内容与评价手段的变化分析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