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论文_徐丽丽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论文_徐丽丽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相应的数字通讯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革新,而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因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与青睐。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对数字通信系统研究的实际情况,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于其发展前景做出了相应展望,希望能够对于自动化通讯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

引言:

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了变电站的核心系统,一套实时性高、安全稳定性佳的数字通讯系统是变电站的管理和操控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根据当前变电站使用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系统内部实现自动化数字通信的技术要点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良和优化,从而保证变电站的数字通信系统能够安全高效的平稳运行。

一、当前变电站的数字通讯系统使用现状

当前我国的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是依靠电子计算机中央集成数控技术来实现的,它集信号的采集和控制、自动测算、自动优化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其中包含了信号采集系统、低压电路保护系统、智能操控系统与数字通讯系统,多个系统共同协调,共同作业,实现了变电站自动化的数字通信。在未来,变电站的数字通讯系统将会以智能化的发展理念进行全面更新,要求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对各个用电器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智能化处理功能,并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电量调控与微观设备调控,生成对于参数的理解独特的逻辑,从而使变电站真正意义上实现无人化的智能管理[1]。

二、实现自动化数字通信的技术要点

(一)信号采集通讯系统

变电站想要实现综合的自动化数字通信,首先要建立变电站的信号采集通讯系统。在信号采集过程中,首先要以变电站的实际地理位置做整体布局,实现信号的完全分散分布。整体信号采集系统分为管理总站、总线网络和间隔层,设计时要实现每个单元完成一种功能。信号采集通讯系统共分有两种采集形式,分别是间隔式采集系统和面对对象式信号采集系统。间隔式信号采集系统将整个输变线路分为多个不同层级的间隔,各个间隔之间作为一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并与总站的通讯网络连接,从而保证信号的扩散性和接收信号的准确性;面对对象式信号采集系统即每个采集单元分别面对一个采集对象,单元内的所有的变压器和用电器都可以视为一个独立对象,从而打破用电设备之间的功能界限,完成变电站信号传输的智能化和准确性,能够大大提升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并保证一旦出现元件损坏,依旧不会影响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果;部件与部件之间是单独的个体,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影响,从而加强了数字通讯传递的效率;也是变电站内的系统调控更具有指向性,能够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其他电磁波对信号的干扰,同时也减少了连接需要的电缆线,节约了整体系统的工程造价。

(二)低压保护系统

变电站的低压保护系统应该安装在变电站的开关电柜之中,要求安装开关电柜的场所能够充分满足低压保护系统的根本需求,具有防震动、抗电磁干扰、温度和湿度较为均匀的特质。低压保护装置应该能够实现系统的自动保护功能,实现这种功能需要对低压保护系统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一旦电气线路或者设备绝缘因为多重因素而受损后,低压保护系统能够敏锐的察觉到相关参数的异常,从而进行电源的切断,保护变电站的线路不会因为接入了过大电流而产生损伤,同时也保护了变电站不会因为电气设备短路等原因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增强了变电站只动画数字通信系统的安全性[2]。

(三)智能操控系统

变电站想要实现自动数字化通信,对于操控指令需要有着一定的敏感度和迅速识别迅速执行的能力。为了使相关人员能够进行变电站的远程管控,完成变电站系统的远程人机交互,变电站的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需要加装完全分布结构。在操控指令下达后,由中央的数控计算机进行指令的接收和搜集工作,从而进行数字通信下达分散给相应的测控元件,并由相应元件的出口端进行执行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操控信号的集成端应该采用RTU信号输出板进行集成与调控,由遥控执行端进行信号的动态输出,同时将操控信号通过二次操控电缆线中返回至相应的控制回路,从而完成指令的下达与执行。这种智能化的操控系统与普通变电站的操控系统相比,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同时能够完成指令的分项化控制,在控制的过程中还会对系统进行同期检测等功能,使操作更加简单便捷[3]。

(四)数字通讯系统

数字通讯系统关系到指令控制和信息传输与信息转换的可靠性。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都是通过计算机数字通信进行实现的。这要求承担整体数控系统的中央计算机具备物理介质上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数字通讯要采用串口式连接的通讯方式,同时要接入互联网网络,从而实现系统内部数据的自我更新和优化。

当前的数字通讯系统的网线一般采用星型光纤结构,防止某一条支路损坏对变电站的整体通讯系统造成连带反应。光纤的导线需要采用抗电磁脉冲干扰的材料;总线网络结构应该选用更加灵活的线型通讯设备,能够根据变电站的需求实现分散式分布信号的作用,从而实现总线的高速连接,对串口连接的方式进行完美替换。每根数据通讯线都应该采用短帧传送和输入的方式,能够加强其自身的检错方式,同时提成了其线路的抗扰能力,线路的直接通讯应该保证最远可达10KM,传输功率能达到5kbit/s,网络上的任意节点都应该改可以在任意时间向全网络中的仁义街店发送信息,从而实现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及时性;网络中的节点应该可设置不同级别的优先级,两个节点同时进行数字通讯时,应该优先传输优先级较高的节点数据,暂停优先级较低的数据通讯,从而节省了总线冲突的裁决时间,保证系统能够优先传送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当网络上的节点发生异常时,应该能够进行自动化识别,并且直接切断该节点与总体网络之间的联系,保证了变电站内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4]。

三、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的前景展望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下诞生的高科技产物,它能更精确的对于变电站内的相应设备进行数据传递和宏观调控,与传统变电站的通讯技术相比,它更具备实时性、准确性和自动化。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开始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然而鉴于当前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技术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导致不同厂家的不同设计方案质量参差不齐,令需要数字通讯系统的变电站无所适从,无法做出准确选择。我们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调研,不断改进和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的功能,优化系统的自身结构,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群体需求。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国家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后,一定会淘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从而推动更加优化的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四、结束语

本文以我国当前变电站普遍的自动化通信水平以切入点,深入探究了实现变电站实现自动化数字通信的技术要点,充分论述了信号采集通讯系统、低压保护系统、智能操控系统、数字通讯系统四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的前景做出了相应展望。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也会随着其发展而做出相应改良和优化,创造出更加便捷高效的实时化自动通信系统,从而推动整个自动化数字通讯技术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康利生.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典型通信模式及特点[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7):165-167.

[2]许仿,黄中砥. 远距离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J].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3):57-59.

[3]李娜,王慧敏. 余热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常用通信标准及应用[J]. 新型工业化,2017,(12):28-33.

[4]龙章勇. 浅谈几种串行通信总线接口技术[J]. 科技资讯,2010,(31):10-10.

作者简介:

徐丽丽,现任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力工程学院专业教师,北方工业大学在读工程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徐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通信系统论文_徐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