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7年常德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论文_王玉梅,罗政辉

常德市中心血站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对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对2014-2017年常德市自愿无偿献血180407人次就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固定献血方面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常德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每呈逐年上升趋势,固定献血比例不高,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1)结论 采供血机构应采取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的人群开展不同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同时应扩大固定无偿献血队伍,以缓解季节性血荒。

【关键词】无偿献血;人群分布;常德

自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我国自愿无偿献血已全面实施。20年来,常德地区经历了从有偿献血到部分自愿无偿献血,再到全面开展自愿无偿献血的过程,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随着不同时段,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当无偿献血工作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瓶颈”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制定适合我市无偿献血人群特征的宣传、招募策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更好地发展,对此,笔者将2014-2017年常德市无偿献血人群就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4-2017年常德市献血总人次为180407次,均为自愿无偿献血,其中固定无偿献血人次为65538次。

1.2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分别进行分析,各年之间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2014-2017年常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性别、年龄结构[n(%)]

3.讨论

2014-2017年常德地区献血180407人次,均来自自愿无偿献血。由表1显示,常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男女比例、各年龄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男女献血比例达1.46:1,同大连(1.46:1)[1] 、接近兰州(1.42:1)[2] 、低于嘉峪关(2.16:1)[3],男性献血者多于女性献血者,造成这种差异可能与男女体质差异、女性生理期以及女性心理上易紧张等因素有关。在年龄结构上看,以35-44岁居多,45-55岁次之,这可能与本站无偿献血招募对象、方式有关,再者为18-24岁年龄段人群,这类人群以学生为主。

由学历(表2)、职业(表3)分布来看,各学历、职业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呈橄榄球状分布,整体文化素质较高[2],本科、专科生占无偿献血总人次的59%,是我市无偿献血主力军。从职业分布得出,不明职业人群居多,这一群体可能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分类和种类呈现多样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对其所从事职业所属的范畴及类别难以确定[4],或者因其它原因不愿意透露自己职业所致。农民、学生、职员次之,农民献血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献血招募策略及农村献血人群思想意识提高有一定关联。

常德地区2014-2017年自愿无偿献血总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表4),其中固定无偿献血65538次,占无偿献血总人次36.33%,所占比例不高,故而,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中进一步增加固定无偿献血人群,对出现季节性血荒有很大的缓解作用。目前,我市在固定无偿献血人次中以300mL献血量人次居多(表5),400mL献血量人次仅占25.07%。由于固定无偿献血者是至少献过3次血且每年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群,他们不仅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条件,对无偿献血过程比较熟悉,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血液安全性也高,因而在固定无偿献血者大力推广400mL献血量,既无损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也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安全、合理用血,更有利于血站成本降低,减少工作量。

参考文献:

[1] 高勇,毕名杰,李宁.大连地区2012~2013年无偿献血人群状况分析. 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244-1246.

[2]谢云,冯惟萍,张伊娜,等.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中国输血杂志,2013,26(4):378-379.

[3] 白桂红,党进.2009~2010年嘉峪关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调查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56-57.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1-90

论文作者:王玉梅,罗政辉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2014-2017年常德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论文_王玉梅,罗政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