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瘀阻证的计量诊断研究

心血瘀阻证的计量诊断研究

李艳娟, 王凤荣, 陈星, 王蕾, 王丹[1]2016年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范及心血瘀阻证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范化及心血瘀阻证量化诊断方法。方法:该研究搜集了冠心病心绞痛相关二十年的论文,309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运用频率、排序、Logistic逐步回归法最大似然法模型等统计方法,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证型: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而心阴亏虚证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型中较少见。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选定相关因素,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应用最大似然判别法确定量化诊断阈值,并对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量化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相关因素为心胸刺痛、固定不移、心悸、情绪诱发、两胁不适、舌紫黯、脉细,赋分为7~17分;心血瘀阻证的诊断阈值为24分;经进行回顾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73%、88.76%、86.41%、68.18%、93.17%。结论:以症状出现频次为基础,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量化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

童晓云[2]2000年在《心血瘀阻证的计量诊断研究》文中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之一,也是中医学精华所在,准确的辨证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故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由于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中医对证的认识,绝大多数是主观和直观的,长期以来证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证的概念模糊、笼统、而不确定,缺乏严格的数理统计基础,从而影响了证候的定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给中医的临床、教学以至科研工作带来困难。几十年来,证候的客观化研究已成为众多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重点。 计量诊断是当今医学诊断学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它,可以实现宏观、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并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辨证标准,提高诊断水平。这不仅是中医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中医学采纳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必由之路。证候的定量化研究目前已成为中医学征候研究的重要课题。 心血瘀阻证是心系疾病中常见证型,尤多见于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怔忡等。心血瘀阻证属于血瘀证的范畴,其病位在心脉,心主血脉的功能降低是形成血瘀证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血瘀证又可加重心脉痹阻不通。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认为,加强心血瘀阻证的诊断标准的研究,不仅可以使心血瘀阻证走向科学化,亦可更好地推动活血化瘀研究的开展,并进一步完善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本文首先从古代文献的观点论述了心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心血瘀阻证的病因病机与主要症状、体征等;对心血瘀阻证的现代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内皮细胞、血脂、凝血系统、微量元素、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回顾;并阐述了心血瘀阻证的有关四诊客观化研究。 本研究依据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临床入手,借助流行病学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3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瘀阻证160例与非心血瘀阻证150例)的 90项症状和体征进行调查,分析心血瘀阻证症状、体征的分布规律以求探讨心 血瘀阻证的宏观计量诊断标准。运用卡方检验和最大似然法,在90项症状与 体征中选出与心血瘀阻证最具诊断意义的11项指标,建立了心血瘀阻证计量 诊断表,并进一步简化成诊断计分表。经初步检验,该表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4.2儿I 从临床研究的310例病例中,随机抽取心血瘀阻证50例(其中包括单纯 心血瘀阻证 ZI例与心血瘀阻兼夹证 29例)及非心血瘀阻证 50例,并设健康 对照30例。检测其血小扳最大聚集率、血液流变学、内皮素、一氧化氮、血 栓素、前列环素、血脂、凝血四项、心脏彩超、心功能等多项相关的能反映血 液、血管及心脏状态的理化指标。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出对心血瘀阻证有 重要诊断意义的四项指标:全血粘度戳lL一氧化氮戳*、血栓素/前列环素 以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X 并建立了心血瘀阻证的微观诊断判别函数式。 回代检验的符合率为 sl%,说明判别效果较好。

李艳娟[3]2014年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相关文献的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候的规范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初步实现其定量诊断,建立科学的、客观有效的冠心病心绞痛常见中医证候诊断模型,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宏观辨证,提供数理统计依据。2、探索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辨证用药规律,为将来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以一次检索词为“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二次检索词为“证候”、“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中医药治疗”等,检索并下载1994至2013年的冠心病心绞痛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中的文献。对于有目录而未检索到全文的文献,再通过手工检索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过刊合订本找到该文献,共检出文献489篇。按照制定的文献入选及排除标准一一进行筛选,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研究中医证候文献25篇,患者3090例,研究用药规律文献21篇,患者1786例。起初,统计学是资料采矿技术人员应用技术的理论基础,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本课题主要运用了排序、频次、Logistic回归分析、最大似然法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相关因素,找出常见证候因素,然后运用最大似然法,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候的计量诊断表,根据试验性诊断的评价原则,对建立的计量诊断表做进一步的回代检验。应用统计学的排序、频次的方法,获得出不同证型用药次数及频次较高的药物,研究临床医师的用药规律。结果:1.通过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证型: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而心阴亏虚证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型中较少见。进一步研究后,建立了这7种证候的计量诊断表并确定诊断阈值。2.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近100首复方中100余味中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治则治法可归纳为: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活血化瘀以祛邪治标,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以扶正固本。共涉及用药104味,共使用19604次,平均每味药使用188.5次,使用188次以上的药物共有33味,共出现15276次,占总药次数的77.9%,我们将其成为高频次用药,主要有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红花、炙甘草、瓜蒌、桃仁、黄芪、党参、桂枝、薤白、柴胡、郁金等。并获得各个证型的用药次数及频次,归纳出前二十味中药。结论:1.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证型: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证型,故我们应将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贯穿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始终,也佐证了冠心病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气亏虚为本,气滞、痰浊、血瘀为标,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所得出的冠心病心绞痛常见中医证型与教科书、全国会议所定证型基本相符。2.初步确立了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候诊断计量表,为其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模型。所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候计量诊断表,显示出较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说明此计量诊断表的量化标准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3.证实了中医的病及证是可以进行规范化和计量化的,初步得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式,但其研究方法尚须改进,并须得到进步临床验证。4.冠心病心绞痛用药覆盖较广,但多集中在益气、滋阴、温阳、活血、理气、化痰类药物。其治则治法可归纳为: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活血化瘀以祛邪治标,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以扶正固本。研究得出的冠心病心绞痛高频次出现的33味药物,最常用的药物也主要是以上几类药物。同时得出,不同证型用药次数及频次较高的药物,并归纳出前二十味中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组方用药时,可作为首选药物考虑。

简维雄, 袁肇凯, 黄献平, 陈清华, 郑景辉[4]2010年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血浆代谢组学的检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寻找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心血瘀阻证患者血浆代谢产物谱,分析CHD心血瘀阻证血浆层面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CHD心血瘀阻证组和CHD非心血瘀阻证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代谢产物,对不同组之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artial lease squares,PLS)。结果 (1)主成分分析:显示3组样本主成分积分值,3组分聚于椭圆形散点图的3个区域,其中CHD心血瘀阻证组中乳酸、β-羟基丁酸、尿素、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物质含量上调,而柠檬酸含量下调。(2)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显示健康组远离CHD心血瘀阻证组与CHD非心血瘀阻证组,CHD心血瘀阻证组与CHD非心血瘀阻证组位置比较靠近,可以判别他们同属一类;标准化偏最小二乘系数图显示CHD心血瘀阻证组与硬脂酸、花生四烯酸、尿素、乳酸、β-羟基丁酸呈正相关,与油酸、脯氨酸、甘氨酸、柠檬酸呈负相关。依据VIP值排列各变量与药物干预的密切程度,依次是花生四烯酸、硬脂酸、乳酸、尿素、柠檬酸、β-羟基丁酸、亚油酸、葡萄糖、丙氨酸、油酸和脯氨酸。(3)差异性分析:11种有明显变化的代谢产物差异性分析显示,花生四烯酸、硬脂酸、乳酸、尿素、β-羟基丁酸、油酸在冠心病中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CHD心血瘀阻证中增高最为明显(均P<0.01)。其中CHD心血瘀阻证组的乳酸、β-羟基丁酸、亚油酸及葡萄糖值较CHD非心血瘀阻证增高显著(均P<0.01);而CHD心血瘀阻证组葡萄糖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柠檬酸在冠心病中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CHD心血瘀阻证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花生四烯酸、硬脂酸、乳酸、尿素、柠檬酸、β-羟基丁酸、油酸、葡萄糖、丙氨酸为CHD心血瘀阻证患者的血浆代谢产物谱。(2)从血浆代谢产物谱分析,CHD心血瘀阻证与脂质代谢、糖代谢相关,同时也与缺氧、剧痛引起的应激相关。

颜芳[5]2001年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血瘀证与病相结合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症状和微观指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同时中医情志致病理论的研究因其概念的模糊性、随意性和理论的直观性、思辨性而滞缓不前,难以突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情志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冠心病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演变和预后与情志因素关系尤为密切,而心血瘀阻证又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型。因此,本研究试图在中医整体观、辨证观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使用国际通用的心理测验量表进行调查,将中医的情志因素进行量化,以分析其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相关性,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角度初步探讨其机理,以推动冠心病临床辨治规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摸索中医情志致病理论可行的研究思路。 本论文首先就古代文献对“心血”和“心血瘀阻证”的认识进行了复习,并对中医情志理论和个性理论的渊源和发展作了系统的回顾,同时还对古代文献关于情志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的论述进行了分析。 在现代文献研究中,则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在宏观计量和微观诊断方面的初步研究进展;对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的综述;并依据研究现状,就中医情志理论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即为此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用现代医学心理学的测验量表(EPQ和SCL·90)对106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调查,并将结果与全国常模川闷]进行比较,以分析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患者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E分及N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和对照组(P<0.05~0.of)气质类型则以胆汁质为多见(占49.15%),提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以外向、情绪不稳定等为其个性特征,易冲动、敏感、注意力易转移、兴趣或情感易交换等个性特点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在心理状态方面,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则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和对照组(P<0.of~0.001),且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程度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30-49岁组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人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症状程度明显高于70岁以上年龄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病人在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程度亦明显高于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病人,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of),提示不同证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冠心病患者在冠心病患病时存在不同特点的心理状态。 为探讨上述相关性的机理,随机抽取心血瘀阻证和非心血瘀阻证各35例,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其自由基三项和sIL-ZR等理化指标,经统计显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sIL-Z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of),提示其存在看免疫紊乱状态。两组冠心病患者u 明显槽高,SOD及GSH千x明显减少,较正常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心血瘀阻证组u 增多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冠心病患者均存在着自由基异常增多,抗自由基能力不足的情况,但在此共性基础上,不同证型又各有其特点。

黄鹂[6]2000年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临床微观辨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辨证,就是对患者所表现的证候的辨识与诊断的建立。目前,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是公认的在诊断学上的中西医结合较好方式,这对证的实质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在研究中对中医证型的诊断和命名方面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的客观化与规范化。 近年来,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微观诊断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不少专家学者已注意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是一个复杂的症候群,涉及到多方面改变的疾病;在有学者提出了冠心痛心血瘀阻证概念的同时,又有许多研究提出血瘀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较多作者把冠心病作为血瘀证的研究对象,以探求血瘀证的实质和发病机理。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研究已涉及到心脏、血管、血液三方面的因素,而且初步探讨了气血的关系。然而,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血瘀证是否属于同一层次的内容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如果不是,它们之间有何异同;气血关系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在气虚的作用,而对气滞的影响涉及很少;研究多从单一方面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实质或发病机理进行探讨,缺乏系统、多指标的研究;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研究未能作微观辨证探讨。为此,本研究将对以上问题作一尝试探求,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益气活血法和行气活血法的作用机制。(一)文献研究 本文首先回顾了古代文献中对“心血”的生理功能,“胸痹”中“心血瘀阻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本病本证由于寒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禀赋不足、久病体虚,使心的气血阴阳亏虚,气滞、痰瘀等邪气痹阻心脉,最终均致心血瘀阻,胸阳被遏。 另外,本文还总结了近年来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现代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了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血凝动力学、微循环、血细胞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血液各种成分、心脏的心电活动和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的变化;同时,也看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中,气病致瘀的气滞心血瘀阻证和气虚心血瘀阻证有相同和差异之处。(二)临床研究 本文首次探讨了血瘀证和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异同。从临床中随机抽取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30例、血瘀证30例及非血瘀证30例,分别比较了前二者与后者、前二者之间的内皮素、一氧化氮、TXB_2、6-Keto-PGF_(1α)、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心钠素、高频心电图和心功能状况;结果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血瘀证一样,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ET与NO及TXA_2与PGI_2间的失衡、血小板功能的亢进和血液的浓、粘、凝、聚的改变,而且,冠,口痈心血瘀阻证还有自己的特异性变化,即心肌的损伤、心功能的减退及由此导致的心房压力增高和扩张。 本文还研究了冠心煽心血瘀阻证中,锦瓣的气滞0血瘀阻证和皱心血瘀阻证的异同。在冠山病心血瘀阻证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了气滞0血瘀阻证30例、铀心顺阻证30例,分别【嫩了腑与后者间的r、NO、g、6KelowuF;卜血液流变学、血小板瞧率、心钠素、高频心电图和心功能惰况:结果见,气滞心血瘀阻证各指标的改变轻于气虚心限阻证,说明气滞心血瘀阻证的病情相对较轻,是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初发阶段,气虚心血瘀阻证的病惰较重,是气滞O血瘀阻证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本文初步探求了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的治疗原理,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从冠c偏患者中随机抽取了心血瘀阻证30例、气滞O血瘀阻证30例和气虚吧恤瘀阻证30例,再将它们随机分面泽u行气活血法组和益气活血法组中,检测治疗湘的NO、ET、D马、乙K功~K亚卜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及心钠素的变化;结果发现,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都可以改善ET与 NO和 IXAi与 PGL间的平衡、血小板功能硝、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而益气活血法还可增扬O功能、减轻心房的压力和扩张程度,而且发现两种治法对证治疗时,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形成既有一般血瘀证的微观变化,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气病贩的气滞心血瘀阻证和气虚心蜘阻证比较,后者的病情明显更重:另外,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作用原理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只有辨证论治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疗效,至于为何对证治疗效果最优,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陈清华[7]2008年在《心血瘀阻证心肌血管新生及其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干预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心血瘀阻证血管新生的中医理论研究目的:研究中医络病学及血管新生的相关性,从络病学理论角度阐述心血瘀阻证的病理基础。方法:运用文献研究,主要参考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中收录的与络病理论相关文献、血管新生相关文献。结果:1.通过研究表明中医的络病理论在运用于冠心病时与血管新生具有相关性,主要体现在络脉系统与现代的血管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推论上的相关性。2.心血瘀阻证的络病学基础为主要表现为心络瘀阻、心络绌急和络虚不荣三个方面。第二部分抗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成分部位方的研究实验1:养心通脉方起主要作用有效成分部位抗心肌缺血的研究目的:寻找养心通脉方中起主要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取wistat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只,包括人参皂苷组、人参多糖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菲醌组、复方苷元组、复方苷类、复方蛋白组、总多糖组、总生物碱组、总挥发油组、空白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10个有效部位组均在喂饲标准饲料同时,灌服相应的有效部位口服液,每次4毫升;健康对照组给于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0天,于第11天开始试验。每例大鼠在麻醉后均作Ⅱ导联心电图1次,随后按上述方法造模,记录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后15s、30s、120s、300s、600s的心电图;颈动脉插管取血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1)大鼠心电图J点位移变化:①造模前各组之间心电图J点位移无差别(P>0.05)。②造模后J点的变化,15s、30s、2min、5min、10min时间段,人参皂苷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丹参酮ⅡA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总生物碱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丹参菲醌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人参多糖组与模型组(P<0.01)、复方多糖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总挥发油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③复方苷类、复方苷元组、复方蛋白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变化①总生物碱、人参多糖、总挥发油组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②复方苷元、复方苷类则明显加重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苷元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复方苷类组与模型组则无显著性差异。血浆黏度,复方苷类组、复方苷元组与模型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丹参菲醌与模型组比较高切时(P<0.01或P<0.05);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④复方多糖则在中切时有加重指标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⑤复方蛋白则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中提取分离出10种有效部位群,其中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总生物碱、人参多糖、总挥发油,5种成分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故作为养心通脉方起主要作用的有效成分部位,而将复方多糖与丹参菲醌作为次要有效成分部位。复方苷类、复方苷元、复方蛋白3种成分部位因其没有抗心肌缺血(心血瘀阻证)的作用,且对血流变学也无改善作用,故将其列为养心通脉方无效成分剔出。实验2:养心通脉方主要与次要有效成分部位交互作用抗心肌缺血研究目的:明确5个主要成分部位与2个次要成分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方法:按L4(2~3)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将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总生物碱、人参多糖、总挥发油做为基础因子,复方多糖与丹参菲醌作为考察因子。将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包括处方1组、处方2组、处方3、处方4组,模型组。各组均在喂饲标准饲料同时,灌服相应的有效部位口服液,每次4毫升;每天1次,连续10天,于第11天开始试验。每列大鼠在麻醉后均作Ⅱ导联心电图1次,随后按上述方法造模,记录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后15s、30s、120s、300s、600s的心电图;颈动脉插管取血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1)心电图J点位移变化①造模后第15s、30s、120s、300s、600s,处方5(空白模型组)与其余四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水平1、水平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液流变学的变化①处方1、2、3、4与处方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②水平1、水平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主要与次要有效成分部位无交互作用。实验3:养心通脉方各有效成分部位的有效剂量配伍抗心血瘀阻证研究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有效部位配伍的最佳剂量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按L9(3~4)正交表设计安排试验,每个因子取3个水平。9组均在喂饲标准饲料同时,灌服相应的有效部位口服液,每次4毫升;每天1次,连续10天,于第11天开始试验。每例大鼠在麻醉后均作Ⅱ导联心电图1次,随后按上述方法造模,记录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后15s、30s、120s、300s、600s的心电图。结果及结论:采用直观分析法分析结果,5种有效部位的最佳配伍为:人参皂苷34.33g生药/kgw,丹参酮ⅡA 1.27g生药/kgw、人参多糖4.77g生药/kgw、总生物碱取0.67g生药/kgw、总挥发油62.2ml生药/kgw。第三部分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促心血瘀阻证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实验1: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心血瘀阻证大鼠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bFGF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治疗心血瘀阻证的机理方法:将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成功后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YTⅠ治疗组、YTⅡ治疗组,SXBXW治疗组,再与6只假手术组、6只正常组,一共组成6组;各组均在喂饲标准饲料同时,灌服相应处方口服液,每次4毫升,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于第15天,处死动物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VEGF、bFGF表达。结果:(1)新生血管数:YTⅠ治疗组、YTⅡ治疗组,SXBXW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YTⅠ治疗组与SXBXW治疗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 VEGF的表达:YTⅠ治疗组、YTⅡ治疗组,SXBXW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YTⅠ治疗组与SXBXW治疗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 bFGF的表达:YTⅠ治疗组、YTⅡ治疗组,SXBXW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YTⅠ治疗组与SXBXW治疗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促进VEGFmRNA、bFGFmRNA上调,使VEGF、bFGF的合成分泌增加,引起缺血区血管新生,从而侧支循环的良好建立可能是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治疗心血瘀阻证的重要机制。实验2: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心血瘀阻证大鼠血管生长因子基因表达量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治疗心血瘀阻证的机理方法:将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成功后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YTⅠ治疗组、YTⅡ治疗组,SXBXW治疗组,再与6只假手术组、6只正常组,一共组成6组;各组均在喂饲标准饲料同时,灌服相应处方口服液,每次4毫升,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于第15天,处死动物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VEGF、bFGF表达;结果:(1) VEGFmRNA的表达:YTⅠ治疗组、YTⅡ治疗组,SXBXW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YTⅠ治疗组与SXBXW治疗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 bFGFmRNA的表达:YTⅠ治疗组、YTⅡ治疗组,SXBXW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YTⅠ治疗组与SXBXW治疗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促进VEGFmRNA、bFGFmRNA上调,促进VEGF、bFGF的合成分泌增加,引起缺血区血管新生,从而侧支循环的良好建立可能是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治疗心血瘀阻证的重要机制。实验3: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心血瘀阻证大鼠冠状微循环及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治疗心血瘀阻证的机理方法:取上述wistar雄性大鼠128只,随机分为4组: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组(养通Ⅱ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丹参组)、空白模型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10分钟后经颈外静脉注入给药,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组按0.5ml/100g体重给予YTⅡ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按0.5ml/100g体重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空白模型组按0.5ml/100g体重给予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按0.5ml/100g体重给予生理盐水。用药15分钟后,采用墨汁灌注法进行冠状微循环形态观察,采用荧光造影法进行冠状微循环活体观察,采颈动脉血用生化检测法,按不同试剂盒操作要求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心肌及血清酶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1)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未缺血区右室壁4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的其他4个部位毛细血管灌流数均明显减少;但模型组的左室前壁外层灌流相对较好,与左前室壁中内层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原缺血部位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有明显增加,除左室前壁外层之外,其他部位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较之复方丹参组,养心通脉Ⅱ组的左室前壁中内层及室间隔部位毛细血管灌流数明显增加(p<0.01)。(2)大鼠冠状微循环荧光变化时间比较:模型组心脏表面荧光出现时间(AT)、密布时间(FT)和饱和时间(ST)均较假手术组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用药组的ST均明显缩短,而FT差异不显。养通Ⅱ组的AT比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而复方丹参组的AT和ST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均p<0.01)。(3)大鼠心肌和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比较:假手术组→养通Ⅱ组→丹参组→模型组,MDA、TXB_2和CK的测值呈递增趋势,而NO、6-K-PGF_(1α)、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测值则呈递减的趋势(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心肌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增高;血浆6-K-PGF_(1α)含量升高,而TXB_2含量显著降低;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均增高,而血清CK水平降低。两治疗组比较,养通Ⅱ组的各项指标测值均优于复方通脉组,其中心肌组织MDA和血清CK的含量比较都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结论: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注射液促进心血瘀阻部位的血管新生,改善冠状微循环与抗氧自由基生成、减轻钙超载和调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多种机制有关。

简维雄, 左和宁, 袁肇凯, 胡志希, 李杰[8]2015年在《心血瘀阻证动态演变过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方证验证评价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大鼠模型重现心血瘀阻证形成过程。方法:采用高脂饲料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结合的方法,分3阶段造模法。高脂饲料喂养至血脂增高模拟第一阶段"血瘀证前期";继续喂养至动脉粥样硬化,模拟第二阶段"亚血瘀证期"动物模型;在第二阶段成模的基础之上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第三阶段"心血瘀阻证期"模型。成模后采用阳性药物、阴性药物干预法验证动物模型。观察每阶段大鼠表征,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结果:①大鼠表征亚血瘀证组与血瘀证前组、心血瘀阻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血流变指标水平血瘀证前期组、亚血瘀证组、心血瘀阻证组水平次第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血脂指标水平以亚血瘀证组、心血瘀阻证组水平较血瘀证前期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④方证验证阳性药物组血浆粘度、中切比较阴性药物组与模型组水平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三阶段造模法以及方证验证,建立了心血瘀阻证动态演变的实验动物模型。

姚丽洁[9]2016年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侯特点回顾性分析研究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分析研究,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侯分布与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吸烟、饮酒的关系,以及与其合并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联系,明确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奠定基础;并探索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参照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证侯分布研究部分选取了病例资料齐全的430例患者,对其中医证侯分为八个证侯:心血瘀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阻络、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吸烟、饮酒,是否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本信息,对患者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检验标准,P<0.05时认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时认为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其与中医证侯的关系;药物疗效临床观察部分选取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服药后的运动试验(ETT)持续时间变化。结果:对4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析情况如下:1.总体分布中医证侯分布情况: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阻络证>心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阳气虚衰证>阴寒凝滞证。各证型的百分比依次为67.2%,38.8%,29.1%,26.5%,15.8%。2.性别因素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情况:男性辨为心血瘀阻、气阴两虚、痰浊阻络的比例大于女性;女性辨为气虚血瘀、心肾阴虚、气滞血瘀的比例大于男性;3.年龄及病程时间因素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情况:年轻者、病程短者以标实为主,多为心血瘀阻证、痰浊阻络证;年老者、病程长者以本虚为主,多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阴虚证;4.家族史与否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情况:有家族史与没有家族史患者比较,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较多;5.吸烟与否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情况:吸烟与不吸烟患者比较,痰浊阻络证较多且有统计学意义;6.饮酒与否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情况:饮酒与不饮酒患者比较,心血瘀阻证、痰浊阻络证较多;7.合并症与否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情况: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者与非合并高血压病者的心血瘀阻证、痰浊阻络证、心肾阴虚证有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糖尿病者与非合并糖尿病者的心肾阴虚证有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者与非合并高脂血者的心血瘀阻证、痰浊阻络证有统计学差异。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血化瘀中成药延黄消心痛胶囊在运动试验(ETT)持续时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药物安全有效。结论:1.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最多为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阻络证、心肾阴虚证依次递减。2.各证侯的分布与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吸烟、饮酒、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3.延黄消心痛胶囊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中药制剂。

易遵军[10]2014年在《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脂联素、血脂及血尿酸变化》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血脂及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水平的变化,探索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客观化的辨证指标。方法:临床随机选择66例经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48—88岁,平均(67.65±10.65)岁,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原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另外选择了18例门诊考虑冠心病,但CAG未见冠脉狭窄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44—86,平均年龄(65.83±11.25)岁。检测上述所有患者血清APN、血脂及血尿酸含量,比较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APN、血脂及BUA水平。1.随机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66例,并排除不符合标准,资料不全的患者。2.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BUA、冠脉造影结果等一般资料,根据患者CAG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候诊断标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将患者分为4个中医证型组:心血瘀阻证22例、痰阻心脉证15例、阳气虚衰证15例,气阴两虚证14例。将其中的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归入实证组,共37例;阳气虚衰证、气阴两虚证归入虚证组,共29例。3.另设非冠心病对照组18例,以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4.所有纳入实验的住院患者均在入院第二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4ml,并通过离心收集血清,低温保存备用。5.APN含量测定: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APN含量并进行比较,判定APN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6.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所有数据首先录入excel电子表格初步整理,然后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首先用F检验,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各冠脉病变组,冠心病各中医证型组之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除气阴两虚证体重指数低于其他个证型外,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资料之间具有可比性。2.冠心病患者血清APN含量测定为(15.21±5.96)ug/ml,低于对照组(26.14±6.18)u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冠心病各中医证型组患者血清APN水平分别为:心血瘀阻证(17.60±6.91)ug/ml、痰阻心脉证(11.31±4.82)ug/ml、阳气虚衰证(17.59±4.61)ug/ml、气阴两虚证(13.36±4.47)ug/ml,各中医证型组血清APN含量均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痰阻心脉证和气阴两虚证两组患者血清APN含量低于心血瘀阻证和阳气虚衰证患者组的血清APN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痰阻心脉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组之间血清AP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血瘀阻证与阳气虚衰证患者组之间血清APN含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冠心病组TC(4.22±0.95)mmol/L、TG (1.67±0.92) mmol/L、LDL (2.44±0.70)mmol/L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TC (3.96±0.86)mmol/L、TG (1.61±0.97) mmol/L、LDL (2.20±0.71)mmol/L;冠心病不同证型组中,痰阻心脉证TC(4.43±1.05)mmol/L、TG (1.85±0.98) mmol/L、LDL(2.63±0.77)mmol/L含量高于其他证型组,但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冠心病组BUA(366.28±137.91)umol/L高于非冠心病组(347.57±76.83)umol/L;冠心病各证型组间,痰阻心脉证BUA含量(342.00±98.86)umol/L低于其他证型,虚证组BUA含量(389.31±147.45)umol/L高于实证组(348.24±129.12)umol/L,但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结果并未发现HDL、ApoA在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各证型组间的差异。结论: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显著低于非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脂联素含量,检测血清AP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存在。2.冠心病各证型组血清AP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血清APN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痰阻心脉证组、气阴两虚证组血清APN低于心血瘀阻证组和阳气虚衰证组。APN有可能成为冠心病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3.血脂(TC、TG、LDL)及BUA在冠心病组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且在冠心病各证型组间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虽然这些差异在本实验结果中无统计学意义,但我们根据其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预测这些差异是存在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血脂(TC、TG、LDL)及BUA,可能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参照指标。4.本研究尚未发现HDL、ApoA在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各证型组间的差异,此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扩大实验样本来获得更加充分的证据,尚不能认为HDL、ApoA与冠心病中医证型有关。

参考文献: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范及心血瘀阻证计量研究[J]. 李艳娟, 王凤荣, 陈星, 王蕾, 王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2]. 心血瘀阻证的计量诊断研究[D]. 童晓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3].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相关文献的计量研究[D]. 李艳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

[4].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血浆代谢组学的检测分析[J]. 简维雄, 袁肇凯, 黄献平, 陈清华, 郑景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D]. 颜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1

[6].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临床微观辨证研究[D]. 黄鹂.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7]. 心血瘀阻证心肌血管新生及其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干预效应的研究[D]. 陈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8

[8]. 心血瘀阻证动态演变过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方证验证评价的研究[C]. 简维雄, 左和宁, 袁肇凯, 胡志希, 李杰.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9].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侯特点回顾性分析研究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D]. 姚丽洁.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

[10].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脂联素、血脂及血尿酸变化[D]. 易遵军. 泸州医学院. 2014

标签:;  ;  ;  ;  ;  ;  ;  

心血瘀阻证的计量诊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