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浅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浅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文 / 王 晶

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在物质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要想达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则需着眼人民心理层面的需求。心理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时间、地域人民心理感受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科学地认识人民心理并掌握其行为的规律。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服务社会治理、保证人民生活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水平所面临的挑战

(一)民众普遍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以提升民众的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工作有待加强。由于民众大多缺乏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畅达渠道,因而容易忽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其次,大多数人对如何区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还存在误区。失独父母、空巢老人、流动儿童、长期失业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焦虑、抑郁等一般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专业疏导,刑满释放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矫正人员、戒毒人员、信访户等没有建立相应的心理预警机制。此外,大多数人对心理行为问题人群和精神障碍患者仍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

(二)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在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考核取消之前,已有部分人群通过接受心理咨询师培训获得了认证资格,但由于渠道复杂、缺乏资质审核和监管机制等,真正有能力开展心理服务实操的人员并不多;专职社会工作人员中,接受过系统的心理专业培养、科班出身的人员也比较少,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良莠不齐,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高等院校设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数量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三)志愿者服务配套工作机制不健全

由于缺乏全面志愿的意识和精神引导,长期从事和致力于志愿服务的人群数量较少,现行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也使得志愿服务由于缺乏专项经费的支持而难以按国际通行的志愿服务方式来运行。再加上受机制、场地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一些零散的心理服务志愿组织未能形成合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大多数有意从事志愿服务的个体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参与到日常的个案心理服务中去。

(四)社会心理服务配套体系不完善

政府要着力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成立区域化社会心理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当地社会性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标杆,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一方面是发挥其管理功能:确立本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的标准,制定体系的整体运行方案和未来发展策略;培训专业人员;确定考核和评价依据等。另一方面是发挥其应用功能:提供市民心理咨询服务,如排解群众心理障碍、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处理信访积案等,并制定各层级心理服务站(室)的建设运行标准体系。

大脑、肝脏、心脏等三种器官是动物体内中枢器官和最重要的物质代谢器官,同时肝脏又是合成GSH的重要器官,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大脑、肝脏、心脏中的GSH含量均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因此通过检测这三种器官中GCL和GSH含量可以反映机体抗氧化反应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白藜芦醇属于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是葡萄、桑葚、虎杖等许多种植物在遇到不利环境时自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够延长机体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正常的生命周期[9]。

村里老人说带天井的老宅原本很多的,在他们小时候,这街上两边三进的宅院、五进的宅院,都有大天井。“过去的郭村可比这大多了,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头,街道能跑马,逛完整条街要磨掉一层鞋底。你现在看见的郭村,不过是过去郭村的东门头。”老人说。

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将心理建设纳入政府社会治理体系

第一,构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依托区级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站);挂牌社工服务场所,增加专职社工人数,逐步形成有心理服务需求就找社工的良好氛围。

(二)成立社会心理综合服务中心

制约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管理体系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缺乏适合市情和民情的本土化理论、方法和服务技术,社会实践也不够充分。

还可以依托当地的心理学学会,辅助进行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组建一支教研水平高、实操能力强的高素质队伍,从而起到服务发展地方经济的作用,承担起社会心理综合服务中心规划、管理和服务的基本职能。

(三)以“社会工作+心理服务”助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语文学习,学生不仅要从课堂内获取知识,还要把课堂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教师还要指导孩子有目的地读书,使他们在“课外”的大海洋中汲取能量。作为小学生,在起始阅读阶段该读哪些书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给他们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书籍,甚至给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推荐不同类型、不同书目的书,指导阅读,并提出阅读的相关要求,如指导制作《读书卡》、开展读书会等。以丰富的书籍内容作为阅读的载体,扩大阅读面,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在综合服务中心的领导下,建议形成以区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骨干,以重点行业社会心理咨询室和社会心理服务点为辐射的全覆盖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政府在重大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形成社会情绪预警机制,注重疏导不公平感,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其次,政府既要畅通群众意愿表达的渠道,又要把握新闻媒体正确舆论的导向,营造友好互信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最后,政府要行使在社会行为和社会绩效评价中的主动权,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绩效评价系统,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机制,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心理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确定重点防控对象。通过网格化管理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信访户、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进行重点防控,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服务,做好源头预防;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人群开展定期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化解其不良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各基层单位可以依托工会等现有资源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重点行业如高校、中小学、社区、妇联、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普遍设立心理服务机构;着力增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开设心理健康门诊用于普及心理咨询,尤其是心理治疗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鼓励社会资本融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机构建设,利用好社会机构中的人力、物资,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后开展专业化心理咨询及服务。

(四)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体、室外广告牌、公益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人们提升对心理知识的认识程度,从而培育积极心态;面对不良心态时,要有自主疏解的能力和主动求助的意愿。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并纳入考核系统。重视各学段学校中心理健康课的质量,借助成长中各阶段的实例开展积极心理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同时加大心理咨询机构的数量,鼓励并引导人们定期接受心理咨询、诊断、治疗服务。

(五)推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优秀人才建设

组建以行业专家为引领、以心理学专业人士为骨干、以志愿者为补充的梯队化、分层级的社会心理服务队伍。一是成立心理服务专家小组。整合社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参与其中。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医学、社会工作、康复等相关专业要加强心理学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引进应用心理学、社区管理等专业人才充实到综治、公安、信访等单位,以及乡镇、社区(村)等基层服务岗位。三是建立心理咨询员队伍,筛选并组建长效、稳定、高质量的志愿者队伍。

Ying Liu (2016)[25]指出在受产业转移过程中污染影响的农户也不总是获得与工业化相关的非农就业收益。 Guo Wen-bo (2011)[26]实证研究表明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增长是不充分的。Wang Z Z (2017)[27]认为尽管产业转移能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但对乡村居民收入没有积极作用。

(六)加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服务成本核算制度与标准规范。全面启动心理健康事件的线上流转,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信息库,为市民建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逐步形成有人咨询、有人服务、有人管理、有人追踪的“四有”机制。有效借助互联网资源,利用好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宣传、预约、咨询等心理服务工作。

首先将一位需要确认作者身份的电子邮件作为待确认邮件,然后研究该作者之前所写的电子邮件的写作风格。将待确认邮件与该作者之前所写的其它的电子邮件的写作风格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从而解决作者识别的问题。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流动儿童心理服务体系建构研究”(2018030303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标签:;  ;  ;  ;  ;  ;  ;  ;  ;  

浅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