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论文_刘兵

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论文_刘兵

(哈尔滨市中医按摩学会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推拿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分析,梳理和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总结出一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完整手法,其中痊愈占75%,明显好转占20%,无效占5%,发现疗效较高,且不易复发。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精确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推拿辩证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推拿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224-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综合症的一种证型。现在进入信息时代,电脑手机的使用量过大使用时间超常使用姿势不当。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成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比九十年代提前十余年。常有一些大学生和高中生到推拿科治疗颈椎病。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很多。近年来笔者以推拿为主治疗本病120例,通过西医的检测手段,X线、CT、核磁,结合临床症状辩证施治。

1.诊断

1.1 西医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首先出现颈部僵硬,颈肩部酸痛,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甚至放射至手指,这是本症最典型的症状。治疗前必须诊断清楚受压的神经阶段。以上症状应诊断为神经间接受压或直接受压(占极少数)。常见颈四五受压的,出现颈,肩,臂酸痛麻,只放射到前臂腕部,具体说就是从曲池到列缺穴这一带。颈五六的,出现颈肩臂酸痛,放射到拇指;颈六七的,痛麻到食指中指;第七颈椎到第一胸椎这两个椎之间的神经是第八颈神经,它出现症状可波及到小指和无名指的尺侧面。以上是西医神经定位诊断;

1.2 中医诊断

中医学对本病论述也颇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内经《灵枢经校释》经脉第十[1]手太阴肺经所生病“臑臂内侧前缘痛觉”,这段经文论述正和颈五神经受压症状相合;手阳明大肠经:“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手厥阴心经“臑臂连后觉掌中热痛”;手太阳小肠经:“颈寒,肩臑,肘臂外皆痛”;心包经:“臂肘挛疾”;三焦经:“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四指痛不用”;以上所讲的是祖国医学内经《灵枢经校释》,在经络学说里对一些症状的分经论述。笔者把所学的中西理论合一,用来指导临床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施治有据,操作有理,而且使治疗恰到好处。

2.治疗方法

2.1 颈肩背解痉松筋法

患者取俯卧位,重点手法:推法、拿法、拨法、按法、滚法、揉发、搓法、叩击类手法。

主穴:风池、肩井、曲垣、秉风、肩中俞、肩外俞、肩贞、臂臑、天井、尺泽、手三里、内关、合谷、后溪、鱼际。

操作: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力度从轻到重、由浅入深。从中医角度去讲,笔者施术的是督脉经,两边是华佗夹脊穴在是膀胱经、太阳经施术,肩井、肩中俞,肩外俞、秉风、天宗、曲垣。这些穴位针对斜方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大菱形肌,解痉松筋特效。从解剖学的角度讲,从中间施术调整的是颈椎关节,脊上韧带、脊间韧带,在两边调整的是肌肉的起点,有斜放肌、头胛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大菱形肌、冈上肌,冈下肌。

2.2 通经活络法

本法是用一些神经刺激点和穴位调整神经,打通经脉。笔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重点调整的是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笔者精选重点具有特殊用途的重点穴位:缺盆这下面是臂丛神经,拨按缺盆穴一定会有从腋窝放射到上肢的感觉[2]。肩中俞、肩外俞它的特殊治疗作用是调整小菱形肌和大菱形肌。曲垣,肩胛提肌所在处,他能诊断肩胛提肌的病症,用它治疗肩胛提肌痉挛特效。秉风是针对刚上肌的治疗,天宗它是个重要枢纽穴,上至颈痛局部至肩背痛,向下就调整上肢部的酸麻胀痛,揉按天宗穴必须使上肢有酸麻感。肩贞,笔者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必用之,按揉这个穴位一定让它串到尺侧前臂。机泉,里面是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拨按一定要拨到正中神经,感觉应直达掌心,无名指,小指。臂臑的后面有桡神经,所以虎口部肌肉痛麻,大指,次指痛不用,定位在颈六区域的上肢症状必取臂臑穴。手三里,用拨法能麻到中指,能使中指动。小海针对的是尺神经是调整小指的痛麻。以上重点穴位只要施术得当,都能直接调整远端症状。针对这些穴位的应用,有时采用循经取穴,辩经定位取穴,远端取穴或局部取穴。根据神经根定位又精选出一些各部位的专用穴。颈四五:风池、肩井、天宗、臂臑、手三里、外关。颈五六:缺盆、肩井、天宗、臂臑、手三里、合谷、鱼际。颈六七:缺盆、天宗、臂臑、手三里、内关。颈八:缺盆、极泉、肩贞、天井、小海。通经主要使用一些神经刺激点和一些重点穴位,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力度,一定能达到最佳疗效。

2.3 关节整复法

颈部扳法也就是笔者常用的颈椎旋转复位法。这个手法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也有一定的风险!笔者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推拿医生,必须做好扳法,因为扳法是整复的主要手法。做扳法之前一定要询问病因和病史,对外伤和原因不明者,必须做出科学诊断。做扳法时更不要以响声为标准,达到理筋和活动关节的作用就算达到治疗目的。扳法是沿着颈椎在纵轴活动的手法。以患者颈椎脊突向右侧偏歪为例:患者正坐,术者站于右后方,让患者头部前曲,术者右手托住下颌部,左手拇指顶住偏歪的脊突向左侧屈向右侧旋转到最大限度,做一个有控制力度的瞬间扳动,同时左手向左侧推偏歪的棘突,这时可听到响声,扳法结束达到复位目的。扳法对关节错缝也就是小关节紊乱效果最佳。

3.结果

笔者在临床常用颈部拔伸法。患者坐在凳子上,术者右臂夹住患者的下颌部,左手托住枕部做颈部活动,待颈部放松后瞬间像上后方拔伸,有时也能有响声。这个手法不在于力度的大小,巧就巧在他的瞬间用力,尽管没有听到弹响声,也不论哪个节段错位,只要拉开椎间隙,就有理筋整复的作用。颈椎拔伸法是安全的,不会损伤脊髓和椎动脉,因拔伸法只有向后上方牵拉没有扭转。无论是旋转定位扳法还是拔伸法,都需要笔者们手法纯熟力度适当,最后用轻柔的整理手法推、揉、搓、叩击类手法治疗结束。这就是笔者多年在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点滴体会。

【参考文献】

[1]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6-225.

[2]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

论文作者:刘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论文_刘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