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齐兆志

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齐兆志

引言

当前阶段下,土地储备不仅有益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也是保证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由于农业经营效益低下,相当多数量的农村土地被闲置,另一方面,甚至于成为荒地,这对于保护土地资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土地储备风险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处理,将会严重制约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接下来将主要从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土地储备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地储备的风险管理策略等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分析,促进土地储备效率的提升。

1.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土地是开展农业的基础,只有具备充足的土地资源,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对于土地储备来说,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可以减少土地储备过程中的管理损失,提高土地的科学利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储备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开展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在进行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及具体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因此,进行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土地储备风险的影响因素

2.1制度风险

对于土地储备来说,土地储备与相关的政策以及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提高土地储备的管理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随着土地市场化趋势的发展,各种相关的土地制度却并没有健全,根本就无法满足土地资源市场化的发展需求,从而造成了土地储备的管理风险。尤其是在土地经营权不断流转的发展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储备管理就更加困难,加剧了土地储备的风险管理。由于缺乏相应的土地管理法规的约束,这样就使得土地储备部门在进行土地储备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由此可见,离开科学的制度管理,就会使得土地管理的风险进一步增加,不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良好利用。所以,针对土地储备制度风险的影响因素来说,必须要加以重视,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2.2经营风险

土地储备具有及时可供、产权明晰的特点,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市场交易,促进土地的使用效率。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发展而言,由于各种政策以及实际发展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土地储备管理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对于土地储备来说,主要是国家参与到了市场调节与分配之中,这样就存在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不利于科学地进行土地储备管理。如果当土地储备的数量较多时,国家可能相对经营起来较容易,但是当储备的土地数量较少时,就使得国家的宏观管理出现一些经营问题。而且当土地储备的时候,必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支持,这样如果出现土地积压,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经营风险。所以,面对经营风险的时候,必须要土地储备经营风险的时候,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2.3融资风险

随着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工作的不断进步,资金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土地储备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根据目前的实际发展来看土地储备管理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以及储备基金两个方面,很明显容易的渠道是有限的。而且在实际的土地储备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远远不止如此。对于国家方面来说,国家的财政资金的支持是十分有限的,不能满足土地储备的基本资金需求,这样一来就会给土地储备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土地储备资金的另一方面的来源就是基金,而基金主要来自于银行的贷款筹集,一旦不能偿付银行的贷款,必然要进行偿还,这样也增加了融资风险,不利于促进土地储备风险的降低。因此,在进行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融资风险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地储备的风险管理策略

3.1完善制度风险响应机制

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储备的风险管理,就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提高土地储备管理的基本效率。风险响应制度是开展一切商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风险响应机制,更好地降低土地储备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针对土地储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估,这样可以为风险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要的实际依据,使得机制的建立更加的科学合理,促进土地储备管理的科学化;其次,风险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要根据土地储备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建立专门的小组成员,去进行土地储备风险的实际调查,这样可以使风险响应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针对风险响应机制还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毕竟土地储备管理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通过这样的发展与研究思路,可以更好地促进土地储备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

3.2完善经营风险分担机制

在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下,完善经营风险分担机制,是降低土地储备风险的重要措施。对于土地储备管理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来说,同样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这样既可以加强土地储备的良好管理,还可以减少土地储备管理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首先,对于经营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来说,必须要对具体的土地储备资源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了解,这样可以更科学的对土地的经营进行合理的分配,提高经营效益;其次,经营风险分担机制还应该包括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的内容规定。通过对土地资源市场的调查,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合理化的储备,这样就可以降低一定的经营风险;最后,当出现营销风险的时候,经营风险分担机制可以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案与思路,这样可以更好地减少土地储备风险。

3.3构架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在土地储备风险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构架多渠道的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融资的多元化,降低土地融资的风险。首先,构架多渠道的融资机制,要进一步保证国家财政投资的支持,这样就可以为土地储备管理提供一个资金的基础保证;其次,制定土地基金制度。按照一定比例在土地出让价款中提取土地基金,保证土地储备管理的科学开展;最后,在土地储备制度相对完善的城市开展土地资产证券化试点,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土地储备的融资,吸引更多的人来进行土地储备的投资管理。由此可见,构架多渠道的融资机制,提高了融资的效率,拓展了渠道,可以更好地处理土地储备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促进土地储备管理的科学化。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土地储备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风险,为此文中对这些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土地储备管理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重庆市城市土地储备风险研究[D].西南大学,2014(12):23-39.

[2]王晓.土地收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4(23):45-58.

[3]章勇.基于PPP模式的土地储备项目的实用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13):56-67.

[4]刘雯波.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15):67-70.

[5]余勤.基于决策效率的土地储备风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25):23-38.

论文作者:齐兆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齐兆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