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宁的早期作品——《当侍从的人》的解读论文_王艳男

马卡宁的早期作品——《当侍从的人》的解读论文_王艳男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150080)

摘要:马卡宁是当代俄罗斯文坛上最为活跃的作家之一.至今为止还在积极的创作。马卡宁创作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20多部小说集,其中包括20多部中长篇小说。他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60一80年代初的早期、80年代的中期和90年代至今的近期。《当侍从的人》写于1982年,属于马卡宁的早期作品。

关键词:军队;英国;中国

一.作者早期作品创作特点

早期创作中,马卡宁立足于日常生活,描绘60、70年代苏联社会经历的“安乐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在战后重建工作结束,物质生活达至温饱甚至富裕之后出现的。马卡宁着力表现在这种“温饱的考验”中,一些人怎样由于个人意志薄弱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最终放弃正义原则,随波逐流,成为新一代市侩的现实历程,尤其是他们的心路历程。在考察他们心理蜕变和道德立场模糊乃至丧失过程的基础上,引发出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深层思索。

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人过中年,激情不再,现实无情地把他们抛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逼迫他们作出选择。在描述他们庸俗化过程的同时,马卡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说明人在庸俗化的过程中善的逐步丧失。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基本上是写实的,主要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现实人物。叙述的中心是主人公的经历,情节的发展由主人公的性格、追求、行为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决定。小说常常给人以一种电影画面感,情节发展的进程有时好像是快速转换的电影镜头。

二.《当侍从的人》的叙事进程与主题意义的呈现

《当侍从的人》写于1982年,这篇小说在苏联当代文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的形象——当“侍从”的人。这种人生就“一副善于弯曲的脊椎”,“习惯于谨慎小心”,他们不是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生活,而是靠对上司察颜色、曲意奉承过日子,得意时趾高气扬,失宠时失魂落魄。作品用一种精细的、略带幽默的讽刺笔法,着重描绘了当“侍从”的人失宠后复杂痛苦的心情,揭示了这种人既可鄙又可悲的性格及其心理特征。评论认为这是一出“当代小官吏的悲喜剧”,作家“准确而辛辣地刻划了现代消费者和市侩的又一变种——当“侍从”的人的心理。”还有的评论指出:马卡宁集中注意考察了人性萎缩这一危险现象”,“这是文学提出的非常及时的社会警告。

《当侍从的人》情节简单:罗季翁采夫和维卡是工程设计公司里的两个工作人员,经过一个市侩的经理秘书阿格拉娅·安德烈耶夫娜十多年的锻治与调教,把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一个十足的俯首帖耳、察言观色的现代奴才的侍从工作人员。罗季翁采夫和维卡并以此为傲,认为自己是个得到重用的人,尽管两个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陪着阿格拉娅喝茶、闲聊。当被他们视为生命的侍从工作被新来的年轻人取代的时候,他们仿佛从人生巅峰跌倒了人生低谷,他灵魂的无措与茫然显露无疑,精神恍惚,仿佛生活的所有都失去了意义。罗季翁采夫由得意转为失宠后,通过各种行为来排泄心中的苦闷。最终在酒后,“自由这个见解又深深打动了他”。尽管在小说的结尾处点到主人公在失意徘徊后又获得了人生的真谛——自由。但是结尾这样处理并不能真正的表明他确实获得了自由,对于罗季翁采夫而言,他把阿格拉娅奉若神明,对她忠心耿耿,在他的意识里真的有自由这一含义么?仿佛被关在监狱里十几年的人,当被放出来的时候,他还能够适应外面的世界么?那么,对于他而言,毫无疑问在监狱里比在外面更加的自由。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个在牢里待了几十年的人,越狱成功后,本来以为等着他的是外面的美好世界,但是最后他却选择了自杀,因为相比适应外面的社会,死亡更加的自由。罗季翁采夫就是那个心里被套上枷锁的人,外在的自由对于他确是一种折磨。

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得宠——失宠——自由。小说以电影片段式的插叙形式进行,在叙述罗季翁采夫的失宠后的状态时,插入得宠时的情节进行对比,从而来展现这种奴役心理形成的外在社会原因,小说从多角度来表现社会中人的市侩和虚伪本质。

一方面,罗季翁采夫在确定自己失宠后,仍旧无法接受现实,一心一意的寻找这个娄子,把近期有可能惹阿格拉娅生气的事件排成了“喝茶之一、喝茶之二”。在科里工作的同时还想着“那充满阳光工作室的饮茶”——他的欢乐、他的事业、他工作的真正意义。在走廊里碰到阿格拉娅时变得紧张、不知所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0天是个临界点,这之前的他还在妄想回到“神明”身边,故作高傲,装作不在意旁人的冷嘲热讽。大约十天后,他骨子里的奴性仿佛爆发了,满脑子都是阿格拉娅,仿佛爱上了她,他想象着阿格拉娅没有他该怎么生活:那么奇怪,真好象爱上她了,是的,这种感情只能和热恋相比,因为有时候,他象年轻小伙子似的,突然想象着,阿格拉娅·安德列耶夫娜染病在身,大家都离开了她(只有他一人帮她取药啊,开药方啊,常常是他把药给她送到家里,她呢,形单影只,终于明白,实际上谁对她忠心耿耿—他浮想联翩,任之所至了)。在行为上,身为侍从,有些习惯也是一时难以改变的:总是到二楼那充满阳光的接待室的门口徘徊;早上在地铁口习惯性的买鲜花送给阿格拉娅。与人碰面时总是给予别人那多年被调教出的模式化的微笑。所有的事情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渐渐淡忘,但是在失宠后的每一天对于罗季翁采夫来说都是一种屈辱,都是一种折磨。他试图跳出那个奴性的自己,之前的他即使喝酒也是很节制的,因为阿格拉娅不喜欢。被抛弃后的他选择用酒精来麻痹自己,希望摆脱现实世界的折磨。酒后的他竟然无处诉说自己的烦恼,对着两个陌生人絮叨自己遇到的不公正待遇。看到最久的青年躺在路边,他感叹着自己的大好青春就这样逝去,在当侍从的工作上度过了十多年。在等车的时候又向旁边的女人哭诉。当女人对她说:“你可以无拘无束了自由了。”他似乎才有所释怀。但是笔者认为这种释怀是矛盾的,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奴性,怎可能就因为“自由”两个字就可以抗衡。

随着时间的变化,维卡对罗季翁采夫的态度也戏剧性的发生变化:在知道罗季翁采夫失宠后,她还和丈夫到罗季翁采夫家里,两家人共同寻找失宠的原因,之后就是时常的给罗季翁采夫打电话,鼓励并劝说他要他振作,争取重回“神明”的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季翁采夫的位置被年轻的小伙子萨宁所取代,维卡便不再理睬罗季翁采夫,甚至认为他俩之间十多年的感情什么都不是,友谊都不存在。可笑的是,当维卡也面临被人取代的危机时,维卡却第一时间去找了喝的醉醺醺的罗季翁采夫寻求帮助。周围人的态度也因为罗季翁采夫的失宠而改变。科长让他干平时根本不会安排给他的工作,其他的同事也开始刁难他。并且对他议论纷纷。体现了社会中人潜在的市侩本质。

采访时马卡宁被问到:“您的早期小说《克留恰列夫和阿里姆什金》中提到,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某个人幸运,就会有另一个人倒霉,上帝的被子是不够每个人盖的。您是这样认为的吗?”他回答:“我感兴趣的是,这样的想法落人某个人的头脑里后,他会怎么做。至于事情是否真是这样,我们谁也不知道。使我感到有趣的是观察思想怎样使意识变形。”他的这种思想在《当侍从的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罗季翁采夫在经过十多年的锻治后丧失了个性。意识完全由他人主导与支配,阿格拉娅的的思想,奴役的思想已经完全改变了一个年轻的的大学生意识与行为。与其说他变成了阿格拉娅的侍从,不如说他变成了社会的侍从。

通过上述对叙事进程的梳理,我们发现了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由别人主导的成分之间所形成的逻辑递进关系,进而看到了它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作者通过罗季翁采夫对意愿的悖离,反照出其自身所存在的分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奴役与自由,哪一个才是罗季翁采夫的意愿,对于他而言什么又是真正的自由。批评家克里莫娃曾对马卡宁的作品做出过这样的总结:“马卡宁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盘棋,在每一局里都是主人公自己与自己对弈,在这里,赢家与输家都是一个人。”(Климова)而通过我们上述对于《当侍从的人》的分析,这种“自己与自己的对弈”并不依靠明显的褒贬评价表达出来,而是作者通过隐性结构的设计来实现。“侍从”失意后内心的挣扎正是通过这种内在与外在的行为来表现的。

马卡宁写出了一批风采独具的作品,塑造出了丰富多采的普通人形象,马卡宁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体现了作者对人性与生命的理解和探索。甚至可以说,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他在不同时期对人性的试验,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人物逼入极端状态,对人性、对人的灵魂进行考问一样。《当侍从的人》探讨了社会中人市侩的外在和内在成因,体现出了马卡宁对人以及人性的关照。

参考文献

[1] Климова Т.Метанарративные стратегии прозы В.Маканина [J]. Вестник Том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10.

[2] 侯玮红.论马卡宁的小说创作.[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3] 侯玮红. 论马卡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J].外国文学评论,2001

[4] B·马卡宁;山征.当“侍从”的人.[J] 苏联文学,1983.

[5] 侯玮红.21世纪的文学是形象和思维的体系——马卡宁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3.

作者简介:王艳男(1991——)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

论文作者:王艳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马卡宁的早期作品——《当侍从的人》的解读论文_王艳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