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你是最好的”逐渐“自我膨胀”_自我膨胀论文

频繁的“你是最好的”逐渐“自我膨胀”_自我膨胀论文

频频的“你最棒”渐渐的“自我膨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棒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不久,德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檀传宝与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教师面对面,为教育同行们的德育困惑支招。对话中,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的一位教师道出自己的困惑,他说:“现在的学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成长中受到来自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比较多,自信心受到打击,需要信心重建;另一类学生让老师头疼的是,一些家长过分依赖赏识教育,不管干什么都使劲地夸,说‘你真棒’、‘你是最好的,真是个男子汉’。家长称‘只要使劲夸,他就会使劲地学’。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家长对他的评价。他们的心灵敏感而脆弱,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需要身边人的鼓励、喝彩和掌声。但是,现代社会中,为鼓励孩子自信,不少家长将赏识教育的话语天天挂在嘴边,满耳充斥着“你最棒!太棒了!”结果,使得这种原本具有“催化作用”的赏识教育变得十分“廉价”,让孩子陷入过分的自我欣赏中,对批评和建议反倒不以为然。可谓频频的“你最棒”,渐渐的“自我膨胀”。

这种“廉价”的表扬只会使中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檀传宝教授说:“正确的赏识是,要细心观察和了解,把孩子的用心和努力都看在眼里,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其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其不断进步,而不能泛滥无节制。否则,会让学生变得娇气和自私,会成为学校、班级或者家庭小王国的主宰。

由此看来,泛滥的赏识教育会造成学生过分地自我欣赏。如教师、家长把赏识教育发挥到极致,大小事都表扬,没优点想方设法找优点也要表扬,甚至写了错字也要表扬,想方设法制造“已经有了进步”的假象,这未尝不是一种悲哀。错的就是错的,不要为了挽留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无原则地滥用赏识教育,扭曲了学生的是非观。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但表扬并非是多多益善,过分的表扬,是为孩子吹起了肥皂泡,构成了一个虚幻的精神世界,一旦破灭,他们该如何承受?以后走向残酷的社会,后果更不堪设想。

标签:;  

频繁的“你是最好的”逐渐“自我膨胀”_自我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