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研究论文_邓磊

醴陵市中医院 湖南株洲 412200

【摘 要】目的 研究同时总结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病人接受内镜下套扎和硬化治疗的具体措施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所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资料15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别施行分组,A组病人接受内镜下硬化术进行治疗,B组病人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病人接受醋酸奥曲肽与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之后为病人提供心得安口服治疗,对比三组病人产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几率,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三组病人中产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内镜治疗对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不取决于治疗方案,但是内镜下硬化术治疗能够提升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风险,临床中需要谨慎应用。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内镜下套扎术;内镜下硬化术;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在临床肝硬化伴随门静脉高压病人中十分多见,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出现和发展与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随着门脉压力的升高,病人胃黏膜病变不断加重,但是和肝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关系报道不一[1]。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都属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因素,最近几年以来,由于内镜下硬化术以及内镜下套扎术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会诱发或是加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出现风险[2]。本文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所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资料150例施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所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资料150例施行分析(2016.1-2017.1),所选病人全部通过胃镜获得证实,病人排除门静脉高压性胃病,150例病人中男性92例,女性58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51.26±16.82岁,病人肝硬化疾病病程时间平均为6.04±1.33年;根据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别施行分组,A组病人接受内镜下硬化术进行治疗,B组病人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病人接受醋酸奥曲肽与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之后为病人提供心得安口服治疗。

1.2方法

关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标准和分级参照标准:病人存在粉红色细小斑点或是猩红热样疹病人存在黏膜皱襞表面具有条索发红,存在蛇皮征或是马赛克征,代表轻型;病人存在散在樱桃红斑点,弥漫出血性病变,代表重型。

内镜下硬化术组病人每周接受注射1次,内镜下套扎术组病人每间隔2周套扎1次,手术之后采取醋酸奥曲肽以及奥美拉唑施行静脉注射,同时指导病人长时间口服心得安,每天3次,每次10mg,对于病人的心率实施监测处于60次以上。

对照组病人接受醋酸奥曲肽以及奥美拉唑静脉注射进行止血治疗,止血之后为病人提供心得安口服。内镜下硬化术平均每次每例病人注射鱼肝油酸钠,剂量为18.5ml,内镜下套扎术平均每次每例病人套扎6.8环。

1.3评价标准

对3组病人食管静脉曲张消除之后,为其施行3个月的随访,给予病人胃镜复查1次,在复查之后通过文字和图像形式对其复查资料实施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所得的各项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施行数据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期间,t 值采取检验计量资料,卡方采取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通过P 值加以判定,其标准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如果 所得P 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50例病人随访时间为17.5±7.4个月,一共产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病人50例,详细数值见表1,三组病人中产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分型情况见表2;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病人施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病人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病情保持稳定,A组与B组病人没有产生再次出血病人,对照组病人在随访期间一共产生再次出血12例,全部通过内科治疗之后获得止血,没有出现由于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表1 三组病人出现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几率对比 例(%)

3讨论

最近几年以来,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疾病的出现机制具体包含:门静脉高压以及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炎症递质,微生物因素,胃黏膜防御机制损伤,现在普遍认为门静脉高压属于引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重要因素。文献资料显示,利用肝静脉压力梯度直接测定,可见重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病人门脉压力明显升高,由于病人门脉压力的上升,内脏血管会出现病理变化,包括门脉高压症病人脾静脉以及胃冠状静脉全部具有动脉化构型改建,将原有静脉扩张淤血作为基础,血流速度升高,导致尾静脉系统表现为高血容量以及低灌注压,造成胃黏膜缺氧,胃壁存在独特血管结构,胃浆膜外曲张血管和穿壁静脉相连,导致反常血流进入到病人胃壁黏膜下层,出现曲张静脉,带病人胃壁淤血现象加重,产生糜烂坏死[3]。

内镜下对食管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能够使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加重,出现机制是因为门静脉高压出现之后,胃部静脉血无法正常回流到门静脉,引发胃内血流产生瘀滞,导致胃黏膜毛细血管扩张与充血,血管内膜出现增厚,引发胃黏膜下层和间质层产生水肿,降低胃黏膜血氧供应,造成胃黏膜非常容易遭受各类因素损伤出现糜烂与出血[4]。内镜下套扎术治疗所引发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对照组病人之间对比不存在显著区别,套扎治疗闭塞食管静脉,侧支还没有完全闭塞,胃静脉血流受阻得到缓解,所以产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几率较低,由于治疗时间的增加,食管静脉到奇静脉侧支循环再次建立,所以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获得缓解[5]。

综上所述,内镜治疗对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所产生的影响和治疗方案不具有取决作用,但是内镜下硬化术治疗会提高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风险,所以在开展内镜下硬化术治疗期间需要提高防治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加重导致的非静脉曲张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参考文献:

[1] 潘一明,谢敏,殷凯,等. 左侧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 14 例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4):662-663,669

[2] 钟碧波,寇继光,尹小武,等.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胃底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术后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2):68-69

[3] 陶平,黄冠,潘超,等.门脉高压性胃病大鼠 VEGF 及 其受体 FLT-1 和 FLK-1 的表达[ J] .南京医科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6(5):589-592.

[4] 曹建淳,张俊杰,葛艳丽,等.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 版),2014,35(5):79-81.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 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 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55(5):220-222.

论文作者:邓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内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研究论文_邓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