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构建中耦合原理论文_刘佳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构建中耦合原理论文_刘佳

浙江大学

摘要:为了实现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对于“耦合”原理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行讨论,耦合原理对于形成景园环境的场所特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应用“耦合”理念,对当代风景园林建设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耦合原理;设计

1 引言

人们对于世界的发展,普遍认为是“系统”与“过程”两个方向。研究“系统”和“过程”对于参数化风景园林的建设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耦合的目标,耦合的核心,耦合的标准三个方面探讨耦合原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上的应用。

2 方法

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受到系统科学的很大影响,这一设计系统具备多个目标,“因地制宜”是其根本,唯有坚持这一理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耦合”以现代化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将“设计”和“场所”两大系统之间的紧密关系展现出来,在风景园林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得以体现。耦合原理对于形成景园环境的场所特色和实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严格遵循对环境影响最小和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则。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引入"耦合"理念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机遇耦合原理,对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进行重进构建,建立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体系,并对各个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参数化平台,以此为基础,讨论参数化的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过程。

2.1 耦合的目标:系统化设计

耦合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场所和设计两大系统之间的联系。“耦合”发生于系统内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际上是寻找新引进的环境要素和原生场所之间联系的过程。所以,将“耦合”作用应用到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建立场所和设计之间的“耦合”联系。研究“耦合”实际上就是建立这种联系,基于系统架构开展相应的设计,寻找足够支撑多目标的设计依据、形成特色场所,最终实现场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系统化设计来说,其最主要的点是将设计的场所与各个要素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重点关注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过程中重视多变量,不局限于单一因子。

2.2 耦合的核心:场所适宜性

所谓“适宜性”,指的是适当、恰当或得体,而场所适宜性的概念是以对多种设计目的进行综合考虑为基础,挑选出最恰当、和场所契合的设计应当具备的特点。“适宜性”既可以体现设计对场所的意义,"同时可以涵盖场所具备的"潜能",也就是场所可以为土地提供相应的支持并维护其用途,这一能力可以帮助场所实现可持续化,但是不会影响场所的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造成其特征退化。关于场所适宜性的追求方面,应当体现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场所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项目策划为起点,产生规划总图,到最后选址景观节点和设计单个景观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设计尺度不同,包含的环节也不同。“耦合”即依据环境条件的不同,选取最为合适的项目,然后再引进到场所中,这一过程主要针对的是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策划环节。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总体规划,产生规划总图,即根据不同的项目选取最合适的环境加以支撑。第三个环节指的是控制单一项目,包含了例如确定建筑规模,覆盖率,体量、高度、建设强度等,也就是规划设计中的详细控制层面。所以,“耦合”的三个阶段和设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过程的“策划一总规一详规”三阶段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逐步递进将整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都包含在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耦合的标准:耦合度

以往的设计方法大部分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基于认知场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多的依赖设计师的感觉,所以最终的设计成果大多具有主观性和或然性。但是,对于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来说,不仅是对艺术性的肯定,同时还要具备理性。而场所将征是客观存在的,不受设计者认知的影响,身为一个景园设计师,应当根据自身判断和设计趋势,对场所的不同特征进行强化,最终产生多样化的设计结果。使任意的设计都不完全相同,设计者自身主观意识的不同,对同一场地的认知和在设计能力上的差距,都会对设计过程和最终的设计方案产生巨大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都更加习惯从不同的多种方案中选择最合适的,在设计市场上最为常见的方式是方案招标,招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从不同方案中寻找出与场所特质最为契合的方案。但是因为人们缺乏对场所的准确认识,所以方案的选择往往沦落为“选秀”与“选美”的结果。选出最好的方案更多的由主事者确定,丧失了方案比选的意义。不可不说的是,场所存在着客观的条件这是事实,而这些客观条件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变化,只是为设计提供了基本要素,而不是设计的全部内容。因为不同的方案关于场所的理解有很大不同,这也使得方案之间有了高下和优劣的区别。“耦合度”体现的是设计方案和场所之间的关联度,同时可以用其对设计和场所之间适应程度的数值区间进行表示。“耦合度”可以表示设计对场所的响应程度,能够准确判断出设计方案的优劣和高下。应用耦合法则进行方案选择,实际上是为了从多个方案中正确选出和场所最为契合的构思,设计与场所的“耦合度”是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耦合度”为方案高下的比较提供了评价根据,对于校验设计方案可行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的事物都起源于本体,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多目标性从生态、空间、文化和功能四个基本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是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充分利用GIS软件分析场所数据,从设计中的空间、生态、功能、文化四个目标系统进行量化评价,能够帮助建立起一个可以评价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和场所之间耦合度的体系。以多目标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为基础,通过类比等方法进行优化,可以为多个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借鉴。

3 结果讨论

本文从目标、核心与标准三个层面对“耦合”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层研究。“耦合”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场所和设计之间的联系,最为主要的核心是两者间的相互契合。设计出一个人工系统和场所中原生系统能够和谐共生的环境,是维护景园环境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耦合”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研究契合度实现和谐系统的建立。“耦合度”表示的是设计和场所之间的响应程度,不只是能够判断场所和设计之前的契合度,同时也可以作为判断设计优劣和高下的指标。

4 结论

风景园林牵涉到众多的要素,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关于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到多样的设计目标。而其场所也非常复杂,包含了水体、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动植物及人文等诸多因素,同时每个场也具备一定的个性。利用参数化的方法构建场所分析和景园设计之间的耦合关联是本文研究的重难点之一,将耦合原理应用到现代原理风景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家子. 参数化景观设施在园林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1(3).

[2]詹咪莎. 风景园林参数化规划设计研究[D]. 浙江农林大学, 2015.

[3]蔡凌豪.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景观为例[J]. 中国园林, 2015, 31(7):15-20.

[4]刘司南, 吕锐, 王霞. 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实践——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景观为例[J]. 中国园林, 2017, 33(5):50-55.

[5]曹凯中, 朱育帆. 参数化图解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启示[J]. 风景园林, 2013(1):65-68.

论文作者:刘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构建中耦合原理论文_刘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