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识经济的现状与展望_知识经济论文

美国知识经济的现状与展望_知识经济论文

美国知识经济的现状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美国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和新闻媒介都在不停地告诉我们一个新的现象,即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正在走入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之后,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的确能令世人欢呼雀跃、激动不已。从一般规律讲,当社会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时,它的发展肯定是不均衡的。作为知识经济的范例,人们似乎更多地在议论美国所出现的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所以,本文希望从分析美国的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入手,探讨美国进入知识时代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新思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一些理论思考。

一、美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了吗?

美国经济自90年代初起开始逐步走出不景气,进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并连年增长,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美国政府采取了比较正确的财政和经济政策之外,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经济复苏贡献极大。美国原有的三大支柱产业(建筑业、汽车业和钢铁业)的规模不断被削减,而计算机、通信、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却不断壮大。统计数字表明,在过去的3年内,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7%要归功于高技术产业, 而建筑业只占10%,汽车业只占4%。在过去的3年内,美国科技类股票价格的年增长率达35%,远高于其它种类的20%。

在过去的几年间,美国人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三个新的现象。首先,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市场运作方法。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产品和信息处理技术使得电子商务、产品展示、网上购物等等成了新的市场运行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荧幕上挑选商品,进行贸易洽谈和交换合同文本。互联网的普及不仅缩短了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时空距离,而且还使开发网络技术的美国制造商在本国网络建设和向国外推广互联网技术时获得了巨额的利润,成了大赢家。作为知识产品的网络技术使人们又一次发现,知识高度密集的产品能给美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知识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让人一目了然,勿庸置疑。

美国人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第二个新现象是许多企业在管理层中设立“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s)”。这个职位在传统的工业企业中是没有的。知识主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1 )重新审视知识创新对本企业的重要意义; (2)发展有别于企业知识创新的新的管理方法;(3)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4)为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5 )鼓励企业内部在工作实践中实行知识共享。“知识主管”这一新兴岗位的设立说明一些美国的企业决策层已经开始为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做组织上的准备和调整。无论这种做法成功与否,它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已逐渐为许多大公司和企业所接受。

美国人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第三个新现象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已连续4年被《资本家》杂志评为世界首富,他的财产总值达510亿美元。比尔·盖茨的成功与过去的石油大王、汽车大王的成功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这就是石油大王和汽车大王的财富是靠有形原料和产品的大量生产而积累起来的,而比尔·盖茨的财富积累则是靠以软件为载体的知识创新实现的。微软公司通过知识创新一步步打开计算机应用的大门,使之成为一门新兴产业。可以说,正是这一类知识型产业的不断崛起,才使得知识经济的基础开始确立,才使人们重新审视知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探讨完美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新现象之后,我们还要分析一下美国的个人消费结构,非农业人口就业结构和行业对GDP的贡献, 看看从这些统计数字中能否找到美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蛛丝马迹(见表一、表二、表三)。

就美国非农业人口就业结构来分析,参加高技术产业(如计算机制造,信息处理及服务和通讯业的就业人数为396.6 万(政府部门除外),约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为0.031%。 这个数字说明目前美国在知识经济类企业中工作的人数并没有在经济人口中占主导地位。如果加上在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中进行相关工作的人数,比例也不会大幅度提高。显然,如果美国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那么它在其支柱产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成功和发展并不是靠人数的大量增加来获得的。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对美国GDP贡献最大的行业依次为服务业、 制造业和金融、保险、不动产业。新的知识型产业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被统计者放入前两个产业中,没有单独列出,这一方面给人们从量化的角度审视知识经济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也表明美国官方的统计机构还没有找到衡量新经济时代的统计方法。

在个人消费结构方面,医疗保健、食品和住房仍是美国人花钱最多的项目。如果同前一年进行纵向的增长比较,我们会发现美国人在食品、服装和汽车的消费增长比较缓慢,分别为0.6%、2.3%和0.3%。 在金融服务、个人计算机、休闲娱乐和通讯服务等方面消费增长较快,分别为15.6%、18.1%、2.4%和8.8%。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显然与新技术产品进入个人的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它代表着一种趋势和市场的发展方向。

1996年OECD出版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即知识经济是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如果以这个定义为基础,再加上我们对美国人经济生活中新现象和结构性分析,我认为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认识,这就是美国经济确实在逐渐步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时代,但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并不是像某些美国学者所宣称的那样美国正进入到成熟的知识经济阶段,因为从统计结果看,支撑美国经济的主体依然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生产方式。

二、美国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关注什么?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国学者对美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很感兴趣,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来阐述知识经济的特点和重要性。总得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定义知识经济 美国学者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可以为分两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1.随着世界技术——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人类将从以物质资源为主要生产资料的时代转向以智力资源为主要生产资料的时代;2.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知识产业的兴起,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支配地位,与研究开发、信息处理和知识传输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新一代的支柱产业;3.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受地域或地理位置的限制和约束,经济全球化将使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在世界各处都能发生。第二种观点认为,知识和信息是紧密相关的,知识的生产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加工来完成的。所以,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显然,到目前为止,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还有许多争论,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结论,但这种发展中的争论不会影响美国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

(2)认同知识管理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 美国的企业在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来运用时,他们必然要面对的是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其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因为自知识存在以来,人们一直在通过收集,加工和传播等手段进行着对知识的管理。而现在的问题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知识管理的含义有哪些新的内容呢?一些美国学者认为,新时代的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资产进行系统管理,防止知识资产流失,通过决策、服务和产品创新等多种途径提高知识资产的价值。知识管理与以前的不同之处是这种管理是出于赢利目的,它将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新工具。事实上,不同领域的专家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倾向于自上而下,全面实施知识管理。他们所关心的是,为增加企业的知识资产,在知识管理方面应做哪些事。一般的技术专家与企业管理人员所关注知识管理有很大差别。他们关心的是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使用。不同行业人员对知识管理的不同要求使得人们在实施知识管理时必须与自己部门的实际相结合,不可能遵循某种统一的模式。

( 3)追求知识资本化 知识经济的原动力之一就是知识的创新、 传播和应用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人们现在不再仅仅满足于把知识当做人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理论和技艺,而是更多地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对知识的取舍。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财富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的时候,知识资本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知识经济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那么,美国人是如何看待知识资产和它的运行方式的呢?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的麦克·吉柏恩教授认为:“从数学计算上来说,知识资产的价值等于公司市价减去账面价值。从内涵上来说,知识资产等于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公司的知识财产。”所谓员工的知识结构,指的是员工工作时必备的知识、技术、创意及能力,并涵盖文化、价值、观念。这些并不为公司所有,而是随着员工的离开而消失。所谓的公司知识财产,指的是公司拥有的专利、版权、品牌、资料等等。这些财产属公司所有,并且可以交易。目前知识资产在市场上已得到认同,美国许多高技术公司的市场价格远远大于其实际资产就是很明显的例证。不过,知识资产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承认,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还没有一套科学地评估知识资产的体系,另一方面也说明知识经济时代还有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

知识资产在运行过程中有许多获利的方式,L.富尔德把它归纳成四种基本方式。第一,利用市场有关知识来抓住商业机会,比如向巴菲特那样利用对市场的分析来运作股票获利。第二,利用大众宣传媒介来向读者灌输某些知识,从而创造需求。第三,控制知识平台,创造人人要用的知识工具,比如像比尔·盖茨那样推出微软系列产品,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经济竞争中的最佳知识工具。第四,把知识作为商品销售。

三、几点思考

1.在对美国经济中的一些新现象和指标做了描述和分析之后,我认为美国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化还只处在萌芽阶段。从统计数字看,美国的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保险业仍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信息技术产业近几年发展很快,可以说是美国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之一,但其在美国GDP中所占的份额还不是很大。其余的高技术产业仍相对弱小, 还无法与传统的支柱产业相提并论。

2.美国经济正具备了迅速向知识经济转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括:(1)投资正在流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如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9年财政年度预算计划中,强调要把科技投资作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并提出要建立一项21世纪研究基金,大幅增加科研经费;(2 )以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为己任的美国科技园区做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航天、计算机、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知识含量很高的产业将成为今后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3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走向知识化和智能化。互联网的普及不仅为知识创新、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而且网上提供的各种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对传统的出版、电信、金融、商业和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4)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较多, 每年还有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外国人进入美国,参与美国的科研及开发工作。

3.美国关于知识经济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虽然出现了包括罗默(Romer)、卢卡斯(Lucas)和格斯曼(Gossman )在内的一批学者研究与知识经济有关的问题,但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到目前仍无答案。比如传统的核算体系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核算的要求。如何测定知识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如何测定知识的投资回报率?这些都是发展知识经济不可回避的问题。

总而言之,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初级阶段,要获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表一: 表二:

非农业人口的 1998.5

行业在GDP中 1996

就业结构 单位 千 所占份额 单位 10亿

总就业人数125512

GDP总额 7636

石油和采矿业 581 农业、林业、畜牧业 129.8

建筑业5917 采矿业 94.9

制造业18800建筑业 264.3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 375 制造业 1323.7

交通和公共设施6534 交通与公共设施 608.9

批发贸易 6806 批发贸易493.3

零售贸易 22417零售贸易648.5

金融、保险、不动产7306 金融、保险、不动产 1258.5

服务业37346服务业 1342.9

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服务 1577 商业服务295.7

政府部门 19805政府部门874.1

表三:

个人消费支出1997

支出结构单位10亿

个人消费总支出 5493.7

食品和香烟 832.3

服饰、珠宝 324.2

保健消费79.4

住房829.8

室内用品620.7

医疗957.3

个人商业活动459.1

交通636.4

娱乐462.9

教育与研究 129.4

宗教与福利活动 157.6

出国旅游及其他59.9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Employment and Earnings》,1998.10

美国商务部,《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1998.12

标签:;  ;  ;  

美国知识经济的现状与展望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