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电气信息领域新兴学科,是一种基础性和工程性都很强的专业学科。电气工程与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专业发展过程以及专业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技;发展现状
当前, 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逐步实现了由多岛自动化向系统集成进行转变, 新型的系统集成化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成功实现了通道共用、功能互补、信息共享, 弥补了多岛自动化的互不连接、功能单一和信息独享的不足。透过计算机的模拟操作,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和监控, 从而达到精密有效的控制。目前,PC技术和网络手段已经慢慢地渗透到工商管理中了,采用P C的入机界面可以灵活地、直观地掌握数据的动态运动。在传统的测量仪表中放置微处理器, 就可以让原始的数据设备具备数字通信和计算的现代化功能, 大大地优化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方式, 并且极大地节约生产成本。再使用总线将数个测量控制仪表相互连接,遵循规范公开的通信协议,将远程监控计算机与仪表及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相互连接起来, 完成信息与数据传输交换程序,建立实际性的自动控制系统。
一、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自成立至今,已逾两个多世纪,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已日趋精细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延伸学科包括: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及其控制。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经历了由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变革,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广泛应用于电能变换、钢铁、冶金、电力牵引、船舶推进等领域;电机与电器及其控制主要研究步进电机、无刷励磁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特种电机的控制、调速,在电机驱动方面,如电动汽车、高性能可靠电机等领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另一个延伸学科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迅猛发展时期,社会用电需求逐年增加,每年用电增长量超过10%。2013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近13亿kW。我国目前的电力正向着大容量、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控制、运行中,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实施了对电网数据的实时监控,更有利于电网调控一体化,方便电网信息一体化、远动控制、调度自动化,提高电网安全性、稳定性;电力系统的传统发电方式主要为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传统的发电形式能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较高。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发展,如何安全、经济地使用新型能源是当今电力学科的热点研究话题。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神经网络、最优控制理论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代电气工程领域技术已发展为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具有自我故障诊断、计算机仿真建模等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世纪是知识与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无论是国家的进步还是个人的发展,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力量,才能立足于世界,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平台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气设备的设计周期越来越短,设备工作效率越来越高。PLC工业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等计算机技术使电气工程学科涉足更多领域,使工业控制更加精益化、智能化。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立了灵活的集成控制系统,满足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需求,另外,也满足了商业企业从管理层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底层之间的数据存取、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的出现,让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网络更加快捷方便,从而降低了成本。成本控制是工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就是节约工业成本,提高工业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未来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但相比于起步早、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外电气自动化技术,我国的电气工程化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特别是部分高端核心技术还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手中。所以,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要集中在技术的研发上。掌握研发技术的核心部分, 实现知识产权的自主化。
提高科研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 才能保证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世界竞争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操作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电气自动化的设备使用不当,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实现数字化与自动化的有机结合。电气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所产生的典型代表形式为数字化技术。这是一种富含自动化创新经验,并且有效实现信息动态、高分辨率表现的重要措施。将这些信息与地球空间信息整合, 建立一个科学精确的数字化地球, 将各种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 与网络有机结合。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
电气的自动化系统结构自身的通用性, 对于一个高稳定性的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极大地保障了企业网络结构内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企业管理系统这几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工作的通畅性。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人员也可以通过外界互联网, 对实地的生产设备现状进行监督。在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网络规划的过程中, 要充分地保证与整个自动化生产线处在一个系统的通讯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黄济荣.现代控制理论与交流电机调速[J].机车电传动,2005(1).
[2]王晓辉.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电气工程,2009.
[3]黄雪芳.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5(7).
论文作者:赵超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学科论文; 我国论文; 信息论文; 领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