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科技论文

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科技论文

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意识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意识,凝结着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根本看法,因此,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科技意识的状况如何,对于政府如何制订科技发展的政策和方略,对于民众支持和参与科技发展的态度与热情,以及对该社会科技社会功能实现的状况,必定具有重大影响,基于此,探索提高中华民族科技意识水平的途径和措施,乃是一件值得花气力去做的事情。

从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角度看,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科技意识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二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三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在第一、二两个阶段之间,还穿插了一段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炮制的“科学技术是上层建筑论”。这里,我们将按照以上线索,对新中国科技意识的发展,予以扼要回顾与前瞻。

自1949年至70年代中叶的20多年间,我国的科技意识基本上处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阶段。

“直接联系论”的表现很多。其中,在著名哲学家、前中央党校副校长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表现得尤为集中和典型。该书系50年代末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委托艾思奇组织中央党校和全国一批知名哲学家集体编写的一本高等学校哲学教科书,流传广泛,影响巨大。写进该书的科学论观点无疑是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意识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

该书对科学的看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它适应人们实践的需要,生产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是观察和实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和其他社会意识相比, 科学具有一系列个性: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生产具有直接的联系,自然科学来源于生产经验并为生产服务;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自然科学工作和科学工作者是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在以上的要点中,最关键的是两条:其一是,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它表明了作者忽视科学的社会属性、技术的源泉属性,而仅仅局限于知识体系形态理解科学的传统观念。其二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生产力具有直接的联系。其具体内容是:自然科学是人类生产经验的总结,自然科学是为生产服务的。它表明了作者对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科学的基本社会功能的看法。

不过,尽管作者有意识地把科学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起来,但是,他们始终是把科学与生产力的分离作为前提来看待这一直接联系的,就是说,作者把这种联系严格地限制在了科学对生产和生产力有重要影响的范围之内。我们把这种关于科学与生产和生产力关系的观点称为“直接联系论”。

中国之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前长期滞留于“直接联系论”的此岸,而不能到达“科学是生产力”的彼岸,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前苏联的影响。建国不久,毛泽东就向全国发出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号召。尽管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发生破裂,但前苏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观点和做法仍然对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包括前苏联理论界有关科学的性质和作用的观点。前苏联曾长期坚持自然科学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迟迟不承认科学是生产力。以至苏联学者80年代初还感慨万千地抱怨说:“马克思关于科学作为社会普遍生产力的思想,不知何故过去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如今在论述上述问题的著作中已开始提及。”〔1〕

二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对中国社会施加影响的局限性。

1949年以后,在旧中国十分薄弱的基础上,中国的科学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的科技水平不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威摄力也不够。此外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对许多发达国家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新技术革命又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因此,在实践中,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面貌对于中国人似乎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感性体验,中国忽视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而长期囿于直接联系论的认识水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直接联系论”把科学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没有将其纳入上层建筑范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科学对生产和生产力的作用,这是其明显的合理性。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一观点毕竟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意有一定距离,而且未能充分反映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事实。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缺陷。总的看来,这些缺陷主要是:

1、不能客观而充分地评价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和“科学是生产力”的论点相比,科学与生产和生产力有直接联系的观点,片面地把科学定位于社会意识的层面,因而,尽管它承认科学与生产和生产力有直接联系,但这种“直接”是可以或很容易大打折扣的。它低估了科学作为生产力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关键性推动作用。

2、夸大了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生产在来源上的依赖性, 对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性有所忽视。科学技术不仅来源于生产,是生产经验的总结,而且还是科学技术理论体系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直接联系论”片面强调科学技术来源于生产,难免导致忽视基础研究、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科学技术的独立发展等弊端。

3、 影响了对科学研究的劳动性质和科技工作者社会地位的客观评价。

局限于社会意识的角度看科学,就把科学与纯粹的精神现象等同起来了。事实上,科学研究具有以科学实验为核心的明显的实践本性,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它和技术的有机联系也使得它具有物质性的一面。粉碎“四人帮”以前,人们之所以把科学研究当作与物质生产迥然不同的精神性、消费性事业,将其与教育和文化相提并论(“科教文”),而把科技工作者排除在劳动者行列之外,这是与“直接联系论”的科技意识有直接关系的。

4、给“科学技术上层建筑论”的滋生留下了隐患。

把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这本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其“特殊性”?如果科学被人为地抹上一定的阶级色彩,就会发展到“科学是上层建筑”的地步了。事实证明,“直接联系论”为日后“四人帮”的“科学技术上层建筑论”的滋生留下了隐患。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提出了许多荒谬的观点。与科技工作有关的最突出的一个错误观点就是把科学技术列入上层建筑。他们宣传这个观点是连篇累牍、不遗余力的。最典型的就是“四人帮”的写作班子在1976年第3 期《红旗》杂志上化名“池恒”发表的文章《从资产阶级民主派到走资派》。该文一开头就说:“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回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正在教育、科技、文艺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健康地发展。批判的锋芒直指提出‘三项指示为纲’那个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把科学技术列入上层建筑,既歪曲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也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首先,从阶级性上看,科学技术与上层建筑具有根本的不同。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科学技术研究的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不以任何阶级的利益为转移。同时,科学技术知识的确定都是要经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检验的。这种检验是极为客观和严格的。因人而异的检验是为科学所排斥的。因此,科学技术知识既可以为不同的阶级所发现、认识、掌握,也可为不同的阶级利用。

其次,与经济基础关系的不同,也把科学技术与上层建筑严格区分开来了。从内容上说,科学技术不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它是与物质生产直接衔接的。而上层建筑则直接与经济基础相联系,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此外,与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自然科学的发展变化也不直接受经济基础变化的影响。或者说,经济基础的变化并不立即地、直接地通过自然科学的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它内部的逻辑矛盾和物质生产需要的合力而推动的。

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一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科技意识,“科学技术上层建筑论”起了很坏的作用,它成为“四人帮”在科技领域推行极左路线的理论基石。许多自然科学理论被无端地作为资产阶级反动理论受到批判和排斥,如相对论被认定为“相对主义”,遗传学被诬蔑为“20世纪以来流毒很广的最反动的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之一”,现代宇宙学被批判为“在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资产阶级影响下,自然科学这株大树的杈丫上生长出来的一朵盛开的却不结果实的花朵”;无数科技工作者被打成牛鬼蛇神,失去从事科学研究和人身的自由;大批科研机构被撤销、实验设备被拆散;拒绝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成果;诸如此类的“左”的做法和形形色色的荒谬观点,无不与“科学技术上层建筑论”强行把阶级性赋予科学技术工作和科学技术成果直接相关。为此,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四人帮”破坏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所散布的一切谬论,都在“科学技术上层建筑论”那里找到了‘理论根据’。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最早引起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视,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全面整顿”中的事。

1975年7月初,中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中国科学院要整顿, 要加强领导的报告,并决定委派干部,充实中国科学院的领导班子。国务院指示:科学院要抓紧进行整顿,尽快把科研搞上去,不要拖国民经济的后腿。经过调查研究之后,一个月内要将中科院的整顿方案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汇报。正是根据这一指示,新的中国科学院领导班子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的报告草稿。报告内容包括: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工作的成绩;我国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全面贯彻毛主席的科技路线;知识分子政策;科技十年规划轮廓的初步设想;中科院院部和直属单位的整顿问题等等。在全面贯彻毛主席的科技路线部分里,以十条领袖语录的形式,讲了十项科技工作的指导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就是这样出现的。报告写好后,向国务院领导作了初步汇报。邓小平副总理听取汇报时作了一系列指示。其中第一层意思就是: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科技人员是劳动者,强调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他说: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要好好议一下。后来,这个文件未来得及发表,“四人帮”就掀起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就未能及时与广大人民群众见面。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且理直气壮、酣畅淋漓地作了全面阐发。重申并全面阐发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为科学技术正名,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平反。

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科学技术是上层建筑论”的制约和束缚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受到冷落、排斥和破坏。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出现了一个喜人的跃进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为科技正名,增强人民的科技意识,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在科学大会上,邓小平讲马克思主义道理,摆鲜明生动的事实,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讲得非常透彻。这样,科学技术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就获得了准确的定位,从而使全国人民有了一个较为正确的科技意识。

2、为解放知识分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知识分子是划归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范畴的。尤其是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社会上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之风盛行,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我们党也同“左”的错误倾向进行过反复的斗争。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和1962年科技工作会议及文艺工作会议上,我们党都曾明确地宣布知识分子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在实践上也都在一段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纠正了“左”的错误。

和以前的斗争相比,这次全国科学大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解决彻底多了。过去,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主要依据事实,即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世界观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解放后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也占了相当比重等,而没有注意寻求合理的理论根据,因而根基不牢。这一次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以重申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前提的。承认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应当承认科学研究是一种与体力劳动具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更重要的劳动,进而就应当承认科技工作者与工人阶级同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这样,认定科技工作者乃至全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的看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既成功地实现了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的超越,更有力地实现了对“科学技术是上层建筑”的拨乱反正。它取消了极左势力强加在科学技术理论身上的阶级属性,摆正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关系,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形象和地位。因而,不仅在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宏大事业中建立了不朽功勋,而且为我国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十年之后,1988年,邓小平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接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首次公布了他的“第一生产力论”思想。他说:“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随之变化。……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几天之后, 邓小平在听取一次工作汇报时又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3〕之后, 他又多次谈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

不久,1991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确认该论断作为中国新时期科技工作以及包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内的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至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成为中国最新的科技意识。

第一生产力论成为中国的最新科技意识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两点。

(1)新科技革命潮流的历史必然。

新科技革命源于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7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渐趋活跃。不久,便以信息技术为龙头,在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方面,兴起了一场世界性的全方位的科技革命高潮。这场科技革命使得世界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一次现代化或后现代化的洗礼,已经或者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当前“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所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彼得·德鲁克语)、“信息已经成为绝顶关键的因素了”(托夫勒语)、“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趋密切,使科学变成了‘名列第一的生产力’”(哈贝马斯语)。

(2)社会主义国家面临挑战和机遇的历史必然。

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各国的形势发生巨变。只有少数国家依然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和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的兴盛相比,本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开始面临严重的挑战。挑战之一即是: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横向比较,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从发展战略上看,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把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发展很好地和新科技革命结合起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游离其外。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中国长期陷于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旋涡,而较少留意新科技革命,即是典型的一例。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竞相发展高科技产业,甚至不惜巨额投资,纷纷实施诸如“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尤里卡计划”(欧洲)、“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日本)等战略计划。这场全球性的新科技之争,实质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和平的战争”。无论哪个国家,谁在这场战争中落后,谁就有可能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在军事上被动挨打、在政治上成为强权政治的附庸。

很明显,社会主义国家摆脱困境的出路之一即是,重新明确对科学技术的知识,实事求是地估价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发展科技,积极参与这场新科技革命,把新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怎样实事求是地估价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呢?说到底就是要正视和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立足于中国当前的现实来理解,其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的角度说,该论断在肯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发展生产力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科学技术。 (2)从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事业的角度说,该论断进一步肯定: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学和教育入手。 (3)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角度说,该论断提醒人们:高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龙头,因而必须优先发展高科技、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现代科技要求现代化的科学体制与之相匹配,因而,为了高速发展科技以及最大限度地解放科技生产力,必须注重改革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4 )从人才的角度说,一方面该论断表明,科技工作者是第一生产力的主体,因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头部队;另一方面,该论断表明,现代劳动者应当是掌握一定科技知识的劳动者,因而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科技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总之,较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论”更进一步地概括和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更准确地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性作用。它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实践上,则为引导全国人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第二步战略转移即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相信,这一科技意识已经融入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之中,在中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

有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科技意识是否就发展到顶峰了呢?如果不是,中国科技意识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这个问题十分复杂,本质上是对科技意识发展的预测。这里只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教育有待继续强化和普及。

一种观点或思想是否真正成为人们的科技意识,关键不在于它是否被人们所了解或被人们口头上所接受,而是看它是否在人们的头脑中深深扎下根来,成为人们行为上的指南。用这个标准衡量,应当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距离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拥有的科技意识,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在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不少单位和地方仍然把追加资金、劳力和原材料视为发展生产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据调查,中国多年来一直维持着一种高投入的增长方式,总投资占国内总支出的比例长期徘徊在35%至43.4 %之间; 而且投资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长率1981—1991年为22.9%, 1991—1995年为34.7%,而GDP的年均增长率1981—1991年为10.2%, 1991—1995年为11.1%。〔4〕这种严酷的现实与口头上、 理论上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极不相称的;一些人十分迷信和崇拜权力,在他们眼里,权力和有权力的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键是运用手中的权力或寻求权力的保护;一些领导干部,则往往由于急功近利等缘故,自觉不自觉地否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例如,有些人总是把那些短期内足以显示政绩的所谓“贴金工程”之类的事情排在第一位,至于科技工作,基本上仍然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这些情况表明,要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真正成为全民科技意识,在大力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有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有待继续强化和普及。

(2 )未来的科技意识将朝着增加社会和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

科技意识的状况首先与科技自身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此外,它还受到社会发展的状况、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状况,以及人们看待科学技术的政治立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随着科技、社会、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发展,以及人们看待科学技术的政治立场的变化,科技意识是一定会不断发生相应变化的。

科学技术是一种具有多种品格、多种形象的事物。除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外,在一定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实践活动、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化类型、一种社会建制和一种知识系统,……。其中,尤为关键的是,科学技术既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科学技术不仅是经济范畴内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文化范畴内的重要内容。基础研究深化人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认识自不待言,即便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也不应简单地视为仅仅具有生产力一种属性。当代高投入的发展对人类传统观念和文化的巨大变革作用,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技第一生产力功能的充分实现,社会将朝着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社会和科学技术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因此,今后,科学技术除了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继续发挥主导和核心作用以外,必定会在社会的体制建设方面和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建设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时,中国的科技意识也将较之目前增添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内涵,从而显得更加全面、丰满一些。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它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日益加剧,科学技术的副作用也将日益突出起来。这样,到了一定时候,控制科学乃至抑制科学的观点也许将在大众科技意识中有所抬头。

注释:

〔1〕〔苏〕C.P.米库林斯基:《社会主义和科学》,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页。

〔2〕〔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275页。

〔4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标签:;  ;  ;  ;  ;  ;  ;  ;  

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