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应忆菲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应忆菲

摘要:在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保障路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固性,进而提高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出行群众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特殊化,干扰施工的因素比较多,比如,错综复杂的地下管道,路基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等有着较大的难度系数。同时,施工中常以机械作业为主,辅以人工施工,分段平行施工、流水施工二者是经常采用的方法。路基工程施工涉及多个方面,施工要求也体现在不同层面,比如,市政道路荷载的主要承担者便是路基,地质、水文等条件动态变化,都会对路基产生不同层次的破坏、侵蚀等,包括过往车辆重压,必须在高效施工的基础上确保路基更加坚固、稳定、耐用。

1 市政公路路基施工中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1.1 市政公路路基强度控制不到位

由于多因素影响,导致市政公路路基的强度产生不足,但是路基强度控制的指标主要是压实度与路基的弯沉。导致这两个指标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以下面几个。首先,受天气影响,导致对路基填料中的含水量控制效果不佳,进而影响路基的压实度;其次,当填料产生变化时,没有及时的进行检测,做出调整,降低路基压实度;然后是没有按照试验段来确定的数据来进行铺路导致压质量问题;最后,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还受到机械功率大小以及压实次数的影响,导致质量出现问题。

1.2 路基施工过程中不均匀沉降

在市政公路施工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施工设施,在对市政公路进行挖掘,建设地下管道工程,这对路基质量的影响最大。在建设地下管道工程时。通常需要挖掘四到六米的深度,各个沟道之间回填的深度差距太大,而市政公路的建设时间比较短暂,沟道之间回填自然沉降效果很差,容易导致路基下沉。

1.3 路基施工中存在“弹簧土”

这种所谓的弹簧土,就是没有被压实的软弹路基,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公路路基在填之前,路表处理不干净;在路基填料中,含水量太大,导致碾压不到位;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碾压速度太快,导致填料被揉挤;路基填料的厚度太大,压实的深度比较小,导致路基压面出现夹层,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容易导致出现弹簧土的原因[1]。

1.4 路基施工存在交叉施工

随着市政公路建设公路的发展,对地下相应设施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在市政公路路基工程中已经加了排水,电力,以及天然气等配套设施,这些都是处于路面以下的,而市政公路的路基需要采用重型标准来压实,但是在管道回填范围内,是不允许采用重型机器来压实的,因此,在管道回填和原路基之间存在的部分,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施工测量

当前,路基施工测量主要以中线、导线、水准点复测、纵断面测设、横断面测设等方法为主。在其测量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测量原则。在测量前,要对测量所需使用到的仪器进行检测,从而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参加测量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并熟记施工图纸的标注要点,以便于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其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中线的复测,设置好临时水准点标高与加桩的地面标高,控制好测量放线的测量误差,进而确保横断面定位的精准度。此外,提前对道路下面铺设的各种管线管网进行探测,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触碰到重要管网,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2.2 路基挖方

在进行路基挖方前,需要保障截水沟和排水沟的排水通畅,同时做好各种防渗工作,防止路基施工用地周围的建筑发生渗水,并影响路基挖方施工中各种障碍物的拆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路基挖方工作开始后,施工单位要保障路基挖方中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塌事件发生,同时还要确保施工过程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及建筑结构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施工单位通常会对路基进行分层开挖,并借助于自卸式汽车和挖掘机来完成路基挖方工作。最后,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2]。

2.3 路基填筑与压实

在开展路基填方工作前,必须选取一定长度的路段来进行填方实验,以此来对整体路段的土质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控。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应首先对松铺系数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压实要求的基本标准和技术参数,而后通过对压实要求的测试,来确定填筑与压实所需的技术参数、基本标准以及设备要求。

2.4 路基排水

路基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投入使用后的路基工程,可以在雨天或者雪天,及时将路面的积水快速排出,防止因积水过多而导致的路面下渗问题,进而防止路基下陷事故的发生。当前的路基排水主要以分散排水和集中排水为主,分散排水适合用在地势平坦的地面,而集中排水则适合地势较为多变的地面,在路面两旁设置急流槽、边沟、斜坡等设施,帮助雨水排出。此外,想要做好路基排水,还必须对路基进行硬化处理,将路基边坡进行特殊加固处理,在一些地下水位偏高的绿化地带或市政用水区域,必须通过设置路肩排水沟来防止横向排水受阻的情况发生。

2.5 路桥过渡段路基的施工

路基难度施工最大的是道路和桥梁的交接点,同时这个部位也是路基在投入使用后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极易发生沉降问题,从而对行驶的车辆带来危险。因此,必须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控制好路桥过渡段的路基施工质量,在保障搭板厚度、桥面厚度、结构层厚度相同的基础上,确保所选的地基处理技术符合施工要求,以此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要求[3]。

3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3.1 技术交底

这是提高市政公路路基的重要手段,在项目开始前,负责技术和负责施工的人需要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把保存和归档相关的信息资料,这样有利于施工人员正确的了解施工方案,对施工的关键处提高注意力,确保顺利进行施工以及质量安全

3.2 测量控制和计量控制

测量控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中的误差,更好的稳定路基工程。在测量工作中需要对公路的走向和边线进行准确的测量,确保与图纸一致,为后期的施工做好充足的准备。计量控制需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投料,资源投入,对项目产品等检测和开发采取合理的计量方式,有效保证了资源和人员设备的分配利用达到最大,有效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3.3 路基压实标准

监测路基施工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灰剂量试验、灌砂压实度测验和现场检验,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路基的实验数据和标准进行对比,确保路基稳定。此外,填料的含水量需要控制在正负百分之二以内,确保路基压实效果。

3.4 路基成品保护控制

随着施工的进行,路基被分段完成,这种已经完成施工的路基称为路基成品,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路基成品的保护,避免受到损坏和影响,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验收质量。因此,需要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普及保护路基成品的意义,定时做好后期维护工作,通过温湿度控制来避免路基成品因温缩出现裂缝现象,有效了提高路基的质量[4]。

结束语

市政道路路基建设关系着道路的使用寿命、行车舒适度、市容市貌、行车安全,所以多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近几年我国城市化建设逐步推进,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社会变化给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需要进一步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究,以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可靠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晓艳.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208.

[2]陈金鸿.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22.

[3]孟海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153.

[4]黄健.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8,44(08):141-142.

论文作者:应忆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应忆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