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论文_刘红梅

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论文_刘红梅

嫩江县多宝山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黑河市 161416

摘要: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组织合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其虽然已经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为农户创造了很多经济价值,但是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组织规模的壮大,无法吸引更多的会员,内部的管理也不明确,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地位不明显,这些都为农村经济组织合作的发展带来了风险和不利的影响。为了摆脱这种处境,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需要建立起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对其的政策优惠和大力支持,加快招商引资的力度,促进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1导言

农户要想和企业及市场取得联系,必须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采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形式,这样才能够实现互益和互惠,这样相互合作的经济联合组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农民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须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采用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模式,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2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验和问题

2.1 主要经验

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经验是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产生了很多好的协会以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这些组织虽然没有硬性的约束,内部也比较松散,法律和经济地位不明确,但是政府也比较重视其地位。在政府的组织和重点培养下,很多农业经济合作协会和龙头企业得以发展。政府的一些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为这些组织提供了很多技术方面的支持,让农户从中获得了不少利益,这些组织在政府单位的帮助下,才能够得到显著的成长。这些好的经验需要继续保持和依靠,以稳定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形成更大的规模,能够为农户带来更多的利益和价值。

2.2 主要问题

很多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服务领域不够广泛和明确,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经济运作质量也不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内部管理和结构比较松散,成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一是协会规模不大。很多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不大,发展也不均衡,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很难形成聚合效应,效益不好,难以吸引更多的会员。二是内部管理不严。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内部管理也不严格,外部环境也不好,发展方向不明确,在办理事务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章程,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活动不正常,没有组织和经济实力,只能够收取会员费,进行一定数量产品的销售,无法吸引更多的会员。很多会员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市场行情如果好,也不顾及和组织合作签订的合同,擅自向外销售,导致运行困难。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政府如果不出面协调,很多事情无法进行,因此这类组织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三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地位不明确。很多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地位不明确,这些组织一旦遇到经济纠纷,无法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也对这些合作组织的性质、宗旨以及服务等方面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约束力不强,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这些农村合作经济服务组织也没有在相关部门进行过登记,法人的主体没有明确,无法对其形成约束,导致其发展受到阻碍,无法进行有序的竞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3.1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建设

为了加强我国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相关部要依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完善建设,特别是针对龙头企业与农产品运营销售模式的组织与发展,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治理和经济投入。

3.2建立农业合作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迅速,传统的单一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要建立并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模式,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首先,农业合作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向“组织化”过渡,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要加大支持力度,使农业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好氛围,针对一些小型经济发展模式与家庭式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来说,相关部分要根据发展情况,引导他们向“集体型”发展模式过渡,将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品牌化。其次,相关部门要分析掌握国际与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及时提出合理性的发展建议。

3.3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的发展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是直接将农产品进行销售,但是这种模式下的销售利润相对较少,而很容易受到市场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如果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改进,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的发展。为了使我国农业经济能够顺利发展,要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而相关部门可以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两个环节。首先,针以农产品加工这是食品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充分的体现了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能够结合的方法,然后再经过二次加工将农产品包装成人们需要的必需品,工业的加工环节不但提升了农产品的自身价值,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其次,农产品在销售方面,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打破地域带来的限制,在提高农产品销售过程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关健性的作用,在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与重视下,农村的经济管理者要把握机会,带领农村经济发展走向更美好的阶段。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的完善,并协调农民群众与土地的关系,合理的利用资金,从而优化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并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使农产品的生产模式放弃传统的单一性。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不断加强,这是推动农村经济机械化模式发展的基础,通过高科技技术的引入,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阴文清.新常态下农村两委与合作经济组织:从有限互动到深化合作[J].经济研究导刊,2017(24):30-34+40.

[2]黄立华.论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7(03):96.

[3]高继云.论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合作组织[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35.

[4]李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增收问题剖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02):7+16.

论文作者:刘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论文_刘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