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课内阅读的方法及时拓展到课外论文_潘淑爱

浅谈如何将课内阅读的方法及时拓展到课外论文_潘淑爱

潘淑爱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黄浦江路小学 26655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多地来源于丰富的课外阅读,因此,“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数量、质量以及阅读的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小学生的阅读与欣赏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就目前来讲,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如阅读的习惯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厚、阅读的数量未达到要求等等,但最根本的是学生阅读中方法不当,积累语言的意识不强。那么,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如何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将课内阅读的方法及时拓展到课外,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呢?在小学第三学段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进行有效的课内阅读教学,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可以说,没有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就根本说不上在课外阅读方面求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里的阅读方法有很多,但都应“以读为本”。只有在指导学生多读、熟读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字词句篇的基本表达方法。另外,教师还要训练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教师应“授之以渔”,然后让学生用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去指导课外的阅读实践。

二、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对学生的读书方法进行指导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如果只发给学生一本书让他们自己看,其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因此教师应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和认知水平,强调孩子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1.要对读书方式进行指导。读的方式有精读、略读(浏览)、跳读等很多种,但以下这三种方式最常用:

(1)精读。对一些短小精悍、文采优美的文章可细致品味地读,以丰富学生的语言,铢积寸累,方能出口成章。(2)略读。对一些故事性强、情节迂回的课外读物粗略浏览,知其章节要义,以丰富学生的认知,蓄积其感知生活的源泉。(3)跳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导学生读书时对文章内容能择其所需阅读,眼睛扫视书面,在文字的海洋中把无关的统统抛开,当目光掠过所需要的资料时迅速抓住,或标号,或摘抄,或强化记忆等。

2.要对读书具体方法作指导。

(1)圈点划疑法。圈: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以便查阅工具书予以理解。点:点出能体现文章内容的重点字词,以便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划出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以便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的表现手法。疑: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向老师、家长请教。(2)摘抄剪报法。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有目的地一边阅读一边摘录所需要的有关内容,如好词佳句、优秀段落等。摘记要写清什么时候、摘于什么书刊、作者是谁,以便理解应用和查考。可指导学生选择报刊杂志,并进行剪报、贴报,学会收集资料和分类整理。(3)日记练笔法。指导学生养成随读随记的好习惯,将一天中所看书的内容、自己的看法、感想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做既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借鉴帮助的一种形式,又是一种精神体操,是一个学生体验世界、丰富心灵情感的独特方式。

此外还有许多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批注“挑剔”法、直奔中心法等,这里不一一赘述。万变不离其宗,总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善于根据课外读物特点和自身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读书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能形成“真读书”的本领。

三、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受益于课外”

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同样,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适时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所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生成成就感,从而激发自己再去广泛阅读,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三学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经典的传统著作。另外,这个学段的孩子已开始学着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和人生,开始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期间可以组织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体会交流、诗歌背诵比赛、读书笔记展示、演讲赛、辩论赛、成语接龙、社会调查以及作文比赛等,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同时,可通过课外的专题研究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及时将课内阅读的方法拓展到课外,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

论文作者:潘淑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将课内阅读的方法及时拓展到课外论文_潘淑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