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加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论文_陈丹,

学前教育中加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论文_陈丹,

摘要:语言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其也是现代社会人类相互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而幼儿阶段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做好学前语言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也会从阐述学前语言教育的意义上入手,针对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措施,以便相关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对于学前教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学龄前儿童普遍年龄偏小,其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处在待开发阶段。所以,相关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作为首要教学任务,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化发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一、做好学前语言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增强幼儿认知能力

语言既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能代表一种特定的事物,所以幼儿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对事物进行相应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对幼儿语言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可以大大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时,幼教老师可以将身边的事物作为语言培训材料,让幼儿能够利用相应的语言将事物名称表达出来,这样就会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进而通过自身的接触和理解,来进行准确的表达。这种语言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充分锻炼幼儿的辨别能力,加深其对事物特征的理解。

(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开展学前语言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其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幼儿阶段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相关幼儿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全面做好学前语言教育工作,通过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阅读和参加语言交流活动等,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提高幼儿智力

语言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其在进行表达时,必须经过人的思维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对幼儿进行学前语言教育,对其智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过程中,会让幼儿接触大量的知识信息,而要想对这些知识做到全面吸收,就需要开发幼儿潜在的智力水平,因此,在学前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将将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还要重视幼儿语言能力对提高其智力水平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全面化发展。

二、强化幼儿学前语言能力的相关教学措施

(一)纠正幼儿语言发音方式

受地域、周围环境等因素所影响,很多学前儿童的发音和吐字都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而家长又常常忽略这种现象,所以使得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偏低。因此,在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时,相关教师就要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尽量从纠正幼儿规范吐字和发音上入手,让其学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首先,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要做到以身作则,始终采用标准的普通话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发音和吐字也会受教师所影响逐渐走向正轨。其次,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健康、乐观的榜样,引导幼儿能够使用一些正能量的词汇进行语言表达,锻炼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幼儿年龄偏小,其常常会说出一些奇怪的词汇和句子,这时,教师就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儿童化的语言与孩子们进行沟通,指导孩子往正确的语言道路上走,让其学会与人沟通,这样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有所提升,语言思维意识也会逐渐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前教育时期的幼儿出于天性使然,其会对一切新鲜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语言能力,相关教师就要结合幼儿的天性,来激发其学习语言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首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以及认知能力,采取适宜的语言方式与之进行沟通,以便使幼儿语言思维被大大激发出来,使其更好的掌握语言知识。其次,教师要为幼儿学习正规语言构建一个相应的环境,即采用健康、新鲜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使其能够对语言认识达到进一步的层次。因为学龄前儿童天性就爱说爱闹,所以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征,采用鼓励式语言引导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多听、多看、多说,这样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家里喜爱的故事书带到幼儿园来,并与小朋友一起分享,互相介绍所带书籍的名称以及故事梗概。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就会被大大激发出来,进而在与同学分享过程中,既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思维,又学会了与人分享,从而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健康全面化发展。

(三)增强幼儿语言行为能力

通常,人类语言行为的发生与语言思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基于此,处在学前阶段的幼儿,其表达欲望也是十分强烈,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尚未成熟,所以在某些环境下,其还会产生一定的害怕和胆怯心理,很难在众人面前完全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达。因此,针对这种现状,相关幼儿教师就要对幼儿语言行为能力的激发进行相应的重视,即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心理存在的语言表达症结,进以采取正确的辅导,帮助他们合理组织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内心想法,进而树立足够的自信,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真正掌握语言学习知识。

此外,教师还要结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开展一些趣味性的语言游戏,以便让孩子们在语言游戏中能锻炼自身的语言思维意识,很好的与他人进行玩耍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个“认识我”的主题班会,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到讲台上介绍自己。这样幼儿的语言行为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在介绍过程中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克服以往害怕和胆怯的心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最大化提升,相关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时,就要正确认知做好学前语言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帮助幼儿纠正不规范的语言发音方式,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增强幼儿语言行为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幼儿语言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春.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读与写(上,下

句),2018,04:20-21

[2]黄秀丽.浅议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能力[J]都市家教,2018,02:60-61

[3]周丽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分层培养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4(2):15-17.

[4]满爱杰.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

[5]焦 婷.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究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6]徐 芳.区域活动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6).

论文作者:陈丹,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学前教育中加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论文_陈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