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障碍与解决政策论文

俄罗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障碍与解决政策

赵 伟

摘 要: 追求高等教育公平是《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诉求。针对俄罗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男女大学生性别不均衡、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社会分层不平等、文化资本差异大、生源地有较大差异、物质贫富差距、市场化带来教育高消费现象,俄罗斯政府采取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基础、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消除地区差异、调整兵役政策、经济奖励和补偿政策等措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关键词: 俄罗斯;高等教育;公平;政策

在俄罗斯现代社会中,教育被看作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教育领域的公平被看成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之一。保障教育公平被写进《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不仅表明了国家对公民受教育权的态度,而且也表明了公民本身对教育权公平的重视与期待。近年来,俄罗斯的社会公平问题逐渐被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映射出俄罗斯社会公平的一角。现有俄罗斯教育公平的研究多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而对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甚少。然而俄罗斯政府清除障碍、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一、俄罗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精神诉求

教育权和生存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将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看作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肩负着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实现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表明一个国家的文明、民主程度。现代民主社会中,各国都将教育公平看成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将高等教育公平看成是实现民主社会自由平等的基础。

俄罗斯高等教育公平是俄罗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俄罗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俄罗斯联邦宪法》中明确指出要保障俄罗斯公民平等接受教育,不受性别、居住地、民族、宗教等情况限制。《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教育政策保障每个公民获得教育权利,以实现教育普及和民主;俄罗斯公民有权在竞试的基础上免费接受首次的高等教育。《教育法》还明确要扩大俄罗斯联邦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为接受高等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的平等机会创造条件;保证俄罗斯联邦公民自由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的形式、教育机构和培养方向的权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数学计算,就是得反复操练,举一反三,不能的练习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

综上,俄罗斯追求高等教育公平首先是实现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其次是实现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平等,进而实现社会公平。

突出基层建设投入,实现了监管工作全覆盖。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在全区率先成立村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全县157个村(社区)均设有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每站聘请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1412个自然屯各聘请1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协助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开展工作,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二、俄罗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障碍

在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些影响着高等教育平等权利实现的障碍,这些障碍因素不但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些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男女大学生性别不均衡

第一,腰部过伸时L4/L5棘突间隙痛主要与棘突吻合有关。腰部过伸时L4右下关节突撞击L5峡部,峡部裂隙增大,杵状棘突末端连同浮动半椎板向后移位,加之骶棘肌放松,杵状棘突更易后移而非向前;L4,5棘突靠近先行碰撞,限制了L4右下关节突进一步撞击L5峡部,致峡部痛不如弯腰时剧烈。L4,5相邻棘突T1及T2加权像不规则高信号提示骨挫伤,为腰椎过伸时L4与L5棘突撞击引起;L4/L5椎间盘退行性变与棘突吻合导致的力学异常有关。

上述的各类法律法规都表明,俄罗斯公民不论性别、民族和宗教差异,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方面是平等的,其中包括高校准入性的平等,也包括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权利的平等。俄罗斯在法律法规上,从基本大法到具体高等教育法规,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国家统一考试避免了因为考试带给学生的经济窘境和地域不公平。因此,更多的中学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成绩优异者可进入俄罗斯最好的高校学习。

俄罗斯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集中于中央区和伏尔加区。中央区和伏尔加区的高等教育机构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全联邦高等教育机构的48.8%、48.9%和44.1%(见表1)。由于高等教育机构集中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因此,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也被称为“莫斯科人的大学”和“圣彼得堡人的大学”,其他边远地区的学生进入这两所高等教育机构的机会相对较少,造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二)一二手房价倒挂现象加重,摇号、抢房、炒房等现象扰乱市场预判。随着“限价”纳入调控工具箱,多个城市出现一二手房价倒挂情况,成都、南京、武汉等地一二手住房平均形成0.5-1.9万元/平方米价差,市场供需结构出现扭曲。一方面,低价房压缩了房企利润空间,为规避监管采取各种手段与政府博弈,囤地、变相延长工期、捂盘惜售、壳公司炒房、售转租等乱象频出;另一方面,在房价只涨未跌的刚兑预期下,“买到即赚到”的购房心理催生全民购房,刺激新的投机需求。4月以来,成都、杭州等二线城市一房难求,多地采取“摇号+冻结资金”措施控制参与购房者数量,中签率屡创新低,市场泡沫化程度进一步加大。

表1 高等教育机构各地区分布数据图

(三)社会分层的不平等

是否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还与应届毕业生的社会出身紧密相连。社会学研究表明,近年来俄罗斯大学生数量的增长虽然促进了社会成分的多样化,但是并没有引起社会成分发生巨大的变化。[3]161总体上,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多数是来自城市的、受过教育的、物质上有保障的双亲完整的家庭。

有关学者对俄罗斯国立和市属大学中四年级大学生的社会成分进行调查,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38%的受访大学生来自具有高技能的专家家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自我产出的程度很高。“领导”和具有一定物质财富的企业主占学生家长群体的27.6%,居第二位。随后是具有中等学历水平的职员群体,占比为24%,工人和农村家庭的孩子占少数,只有7.8%。[3]165

表2 四年级大学生家庭出身

表2的数据表明,父母为专家或者企业部门领导的学生占57.8%,其中约四分之一学生的母亲工作在科学、教育和卫生领域。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大学生中来自工人和农民家庭的孩子只有7.8%。可见,社会分层的不平等传递到大学生群体身上。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可获性问题,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动力问题,父母在这种动力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资本差异大

在确定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时,文化资本同样起着关键作用。高学历是父母文化资本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关受访大学生父母学历的调查研究显示(见表3),超过一半的父母具有高等学历,三分之一以上的父母具有中等专业或技术学历。表2和表3的数据均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的出身都与教育环境有关,高学历具有无可争议的价值。

表3 大学生父母的学历情况(占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百分比)

另一个消除社会和地域不平等的机制就是发展俄罗斯远程教育。为了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俄罗斯于2001年颁布《“发展统一的教育信息环境(2001-2005年)”联邦专项纲要》和《“电子俄罗斯(2002-2010年)”联邦专项纲要》,促进俄罗斯教育信息化发展。2005年教育科学部颁布《关于远程教育应用技术》,规划俄罗斯远程教育的发展。2013年新修订的《教育法》颁布实施,其中第二章第16条“利用电子教学手段实施教育大纲”中专门对远程教育进行权威的界定,即远程教育技术是学生与教师之间间接或不完全间接地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教育技术。

目前,本地区小麦田以播后苗前土壤封闭结合小麦返青拔节期茎叶喷雾为主要化除措施,使用的化学除草剂品种主要有乙草胺、苯磺隆、异丙隆等。但随着化学除草剂长期使用,硬草、猪殃殃和繁缕等恶性杂草耐药性明显上升,有效防除的药剂品种不多。因此虽然不同耕作制度小麦田呈现不同的杂草群落,但本研究结果表明硬草+猪殃殃+繁缕是本地区不同耕作制度下小麦田杂草群落的基本结构。当然,耕作水平、品种更新、播种方式、水肥管理等也显著影响田间杂草的种群发生和群落组成[10-13]。生产上需要密切关注上述因素对杂草发生、分布的影响,把握杂草种群变化趋势,制定针对性的杂草防控策略。

(五)生源地有较大差异

地区因素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可获性的重要因素。尽管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农村居民都处于非常不利的状况。与那些居住在离城区很远的农村孩子相比较,来自城区中心和距离城市不远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到联邦主体首府继续接受教育。对中心城市的居民来说,高等教育可获性比农村的居民高出1.7倍,城市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机会比农村中学毕业生高出1.14倍。同时,很多首都大学的门槛比较高,而各地区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新学校与大量的大学分部则为农村学生敞开大门。

(六)贫富差距

目前,家庭的物质状况也成为影响俄罗斯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对俄罗斯家庭来说如果要保障孩子能接受高等教育,那么需要承担巨大经济负担。家庭物质基础好坏和孩子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存在紧密的联系。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不同,教育消费观也具有明显差异。资料显示,处于两极的收入群体对教育的投资差别巨大,相差16倍。[3]166因此,消费差异与高等教育费用紧密相连,那些准备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就会为此付出大笔资金。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处于劣势,对他们来说,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率非常低。根据社会问卷调查,受访者放弃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是想工作以帮助家里,或缺少足够的物质基础,没办法支付备考、交通以及进入高校学习的费用。

因此,在现代俄罗斯,除了社会出身、家庭文化资本、中学教学质量,应届中学毕业生的家庭物质状况、中学毕业生的居住地等都成为高等教育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同时也需要指出,这些障碍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单独拿出来都不能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这些因素综合一起之后会产生累加效果,致使他们不想也没有动力接受高等教育。

(七)市场化带来教育高消费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经济,出现有偿教育服务,大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涌现。在日益严重的社会两极化和收入不平等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形成和发展有偿服务和非国立教育。这一举措为社会各阶层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多种机会。一方面,有偿教育服务扩大了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量指标显示高等教育普及率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尽管大学招生的指标总数有所扩大,但发展有偿教育服务也间接导致学生在获得有偿高等教育时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在大学里,有偿的教育服务费用比免费教育高出很多倍,例如有偿教育学费一年为2.57万卢布,免费教育的学费为0.62万卢布。因此,在有偿教育服务出现之后,上大学的学费(明确表明的)比免费教育高出10倍。不仅如此,还有“灰色”的费用和“黑色”的费用。2005年国立和市属大学的学生平均一年花销数额为1.6万卢布,而在非国立大学仅一个学期的花销就达1.5万卢布;每年大学中自费生花销是公费生的4~6倍。

文在寅:“这是用西方的绘画方式结合东方的技术制作出来的。左边的画是长白瀑布,右边的画是济州岛城山日出峰。”

三、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安排

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进而达成社会公平,俄罗斯政府首先从法律法规上重视教育公平;其次,针对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采取扩大入学机会、消除地区差异、调整兵役政策、经济奖励补偿政策等措施,达到高等教育公平。

(一)夯实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律基础

俄罗斯基本国家文献中都一再强调教育机会平等,这凸显了俄罗斯教育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作用。1992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在竞试基础上免费接受高等教育。为实现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对于需要社会救济的公民,国家全部或部分地负担其受教育期间的供养费,并为一些发育不全的公民提供特殊教育。凡是国家认证的高等教育机构,无论其法律-组织性质如何,其本科毕业生都有同等权利继续接受硕士和副博士及博士教育。

在高等教育可获性方面,俄罗斯男性与女性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但在实际的教育统计数据中却存在男女大学生性别的不均衡,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男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平等。

我坐月子的时候,一天吃一只,把鸡全吃了。妈每天帮我带孩子,洗洗涮涮,从不让我沾凉水。没满百天,她就说:“我知道你在家待不住,挂着油站。你去吧,去上班吧!”

1993年6月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标准条例》再次重申俄罗斯公民有权在竞试的基础上接受免费高等职业教育。对于通过终结性考核的学生,学校颁发由联邦国家管理机关认证的高等教育文凭。1996年颁布的《俄罗斯高等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2004年做出相应修订,2013年起其主要内容并入《教育法》)规定,凡是属于一二级残疾、孤儿、贫困者的在读大学生,国家会资助其完成学业,并增加其助学金额度。大学生有权在被高校开除五年之后,按自己意愿根据正当理由继续在高校学习。2013年新修订后的《教育法》也规定,俄罗斯保障公民在竞试的基础上接受免费的首次高等教育的权利。

1993-1994学年女大学生人数为134.7万人,2000-2001学年为268.6万人,2009-2010学年为425.4万人,2012-2013学年为335.6万人,分别占学生总数的51.34%、56.7%、57.3%、55.2%。可见,进入21世纪之后,高等教育系统中女性的数量在波动中增长。尤其是在2005-2006学年初期,女大学生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达到58%[1],表明俄罗斯女性在高等教育获得性方面高于男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口结构问题,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服兵役问题。俄罗斯规定,年龄在18~27岁的男性公民均须应征服义务兵役。义务兵的服役期限为24个月,具有高等学历者的服役期为12个月。因此,与女性相比,一些适龄男性需服兵役从而减少了上大学的机会。同时,一些在读大学生服兵役也降低了男性在大学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二)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政策

苏联时期教育领域的重要法令《苏联立法纲要》中的“国民教育基本原则”规定:一切教学教育机构均为国立和公立性质。苏联时期,一切教育机构均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其创办者均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同归属国民教育国家管理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管辖。

苏联解体之后,1992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教育机构的创办者可以是:国家政权管理机构和地方自治机构;本国、外国和境外的企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机构及其所属的团体和协会;本国、外国和境外的各种社会和个人基金会;在俄罗斯联邦境内注册的各种社会宗教组织;俄罗斯联邦及其他国家的公民。此外还允许联合创办教育机构。这标志着国家已经不是举办教育的唯一主体,社会和个人也有权利办学。这一条款的实行调动了社会和个人办学的积极性,私立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1994年《关于教育领域非国有化垄断法(草案)》颁布后,教育机构创办者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由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构转让给自然人和法人,以及他们的联合公司。私有化政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愈加明显。

根据办学主体的不同,教育机构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国立(联邦)、地方(共和国和地区)、非国立(私立)教育机构。同时,为公平起见,《教育法》赋予非国立教育机构与国立、地方教育机构很多相同的权利和责任。无论是国立、地方的,还是非国立的教育机构的创办都需要经过教育管理机关的审批,都需通过国家认证才能确定其国家地位。非国立教育机构获得国家认可之后,有权领取国家或地方拨款——拨款的标准不低于所在地区或地方教育机构的标准,并且其非经营性活动一律免予征税。

在板的边缘施加固定约束和均布载荷q。假设板的边长比在a/b≤1.5的范围内,并且板边缘的位移与弹性焊件的变形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边缘应保持为直线。

这些优惠条件大大促进非国立教育的蓬勃发展,各地区的私立学校风起云涌,尤其是非国立高等学校数量剧增,1993年私立高校有78所,在校学生数为6.99万人;1994年私立高校猛增到157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1.05万人;1995年私立高校继续增至193所,在校学生人数为13.55万人;1996年私立高校增加到244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6.25万人。进入21世纪之后,2000年私立高校为358所,学生有47.1万人;2009年私立高校为452所,学生人数是128.3万人;2014年私立高校则为391所,学生人数为88.5万人;2015-2016学年私立高校有366所,在校学生人数为70.51万人。[4]29私立教育近几年在俄罗斯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序管理规划下,虽然增加的速度放缓,但已经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教育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俄罗斯办学体制改革打破了国家垄断教育的格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明显增多,俄罗斯公民的高等教育可获性大大提高。

(三)消除地域差异政策

1.国家统一考试政策

苏联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高校的招生考试和中学毕业考试一直采用截然不同的两类考试制度。俄罗斯的中学毕业生必须先通过本校命题的毕业考试获得中学毕业文凭,再通过各高校命题的入学考试才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这种考试制度存在明显弊端——俄罗斯地域辽阔,如边远地区的学生想考入莫斯科大学,就要坐七天七夜的火车来到莫斯科,这给参加外地大学招生考试的学生带来巨大经济压力,有些学生因此放弃进入大学或进入一流大学的学习机会。

为减轻考生的学习压力和经济压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俄罗斯在2001年出台《关于试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决定》,确定将中学毕业会考和大学入学考试合二为一,变为国家统一考试。考试以笔试为主,通过五分制与百分制间的转换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全国的统一考试科目以普通教育标准为准,包括数学、俄语、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俄罗斯历史、社会常识、外语等。考试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详答题三大类,其中考试题难易程度不等,既有考核应届生的基础题,也有遴选优秀学生的拔高题。

公募体育基金会可以直接面向公众开展慈善公益募捐活动募集资金。按照登记部门类型的不同,还可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公募体育基金会。全国性的公募体育基金会登记部门为民政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地方性的公募体育基金会登记部门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且只能在其登记注册的行政区域内开展募捐活动。目前,我国公募体育基金会已有30家,占体育基金会的42.3%,其中全国性公募体育基金会有3家,分别是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其余27家为地方性公募体育基金会。

自2001年开始实施国家统一考试试验之后,俄罗斯每年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地区和人数都在不断增加。2001年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试验的俄联邦主体有5个,2007年则有82个俄联邦主体申请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试验,考生人数为1145240人。[5]2009年之后,国家统一考试在全俄境内实施。

据2000年数据统计,俄罗斯各地区大学生人数差异显著。莫斯科每万名居民大学生数为704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6倍;圣彼得堡为610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9倍;萨哈林地区为89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35;印古什吉共和国为84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33。[2]

2.远程教育

这些矛盾引起教育政策制定者们激烈的辩论。因此,出现针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批评绝非偶然,这些批评之声主要源于高等教育可获性的不断分层和日益加深的教育不公平。

无论孩子在什么样的学校学习,家庭的文化资源对其是否决定接受高等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高学历父母的孩子比父母学历低的孩子更容易在升入大学前积累教育资源。孩子在中学时参加课外学习的相关资料也能证明这一观点。在出身低学历家庭的孩子中不参加课外学习的数量比参加课外学习的孩子高出一倍,比例达69.9%。同时,在高学历家庭中,参加课外学习的孩子比例要高得多,超过一半以上,达到55.4%。不同学历背景的家庭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学习:接受学习预备课程的孩子中有37.4%来自高学历家庭,21.2%来自低学历家庭;参加辅导的孩子中有24.5%来自高学历家庭,只有9.1%来自低学历家庭。[3]168

莫斯科国立经济统计信息大学在远程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这所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已经与联邦主体和国外的280个教育机构联网。现代人文研究院(莫斯科)则专门提供远程服务,目前有10万名大学生在这所高校学习。随着俄罗斯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提高,俄罗斯信息产业市场进一步增长,这将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并助推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

如今,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俄罗斯实施教育活动比较普及的手段之一。通过远程教育,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掌握远程教育技术的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地域差异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可获性不公平情况有所改善。

国家统一考试和远程教育的实施,为俄罗斯边远地区的学生创造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17年俄罗斯联邦万名居民中大学生人数为289人;莫斯科万名居民中大学生人数下降到57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7倍;圣彼得堡万名居民中大学生人数下降到549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而地处边远的印古什吉共和国万名居民中大学生人数上升到157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0.54倍;萨哈林地区万名居民中大学生人数上升到144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0.49。[6]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万名居民中大学生人数开始下降,而边远地区万名居民中大学生的人数比例上升。俄罗斯解决高等教育区域不平衡政策逐渐开始发挥作用。

(四)消除男女大学生性别不对称的兵役政策

2006年普京签署《有关缩短服兵役期限的某些立法的变更》,文件规定从2008年1月开始服兵役期限缩短为一年,同时也要减少因为服兵役而耽误上大学的人员数量。2013年根据《教育法》和联邦法律《军人级别》的规定,某些军人可以不参加入学考试,在非竞试的基础上进入大学学习。其中包括在车臣共和国民族武装冲突中完成任务的军人以及被派往北高加索武装冲突地区的军人。这些措施对大学中男女生性别差异有所缓解。2014-2015学年,女性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略有下降,达到53.9%,2015-2016学年下降到53.4%[4]40,比2005-2006学年58%的比例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

(五)经济奖励和补偿政策

1.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

为减轻高等教育费用给俄罗斯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俄罗斯政府通过国家(市属)学术奖学金支持大学生,奖学金基本水平在600卢布左右。同时,各种专门的奖学金、补助、福利的数量都在增加,其具体数额也因大学不同而有所区别。大学独立分配学术奖学金和社会资助基金,有针对性、有差异地支持大学生,具体数额由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确定。社会资助基金按照一定程序指定发放给以下大学生:孤儿和没有父母照顾的学生、残疾人、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和其他放射性灾害影响的学生以及退伍军人。

是啊,雪花那么多,可都了无分量,雪花要去哪儿,风说了算。风有时候把它们吹到屋檐下,它们就在屋檐下结了冰;风有时候把它们吹到树梢上,它们就给树穿上一件薄薄的衣衫;有时候被吹到水里,可怜它们还没来得及感叹一声,就被水吞没了。

需要社会援助的大学生还可以领到国家或市属的社会基金,数量不少于基本学术奖学金的50%。如果大学生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表现突出,就可以得到总统和政府奖学金。该奖学金由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创立,其数量不断扩大。原则上,任何一名打算在大学学习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免费宿舍、免费或优惠的车费和免费餐劵等。但是,提供这些资助要依靠地方、地区财政预算,也要考虑到大学的实际能力。另外,在低收入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时,一些针对物质资源不公的补偿性措施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除各类奖学金外,俄罗斯大学生还可享受公费助学金政策。最近几年俄罗斯的助学金总额在不断增加。2012年各大学总共向大学生和研究生拨付了助学金230 亿卢布(约合人民币45 亿元)。[7]2018-2019学年,大学生最低助学金达到1633卢布/人,加上社会助学金共计2453卢布/人。[8]目前俄罗斯有170 万人享受公费助学金,支付总额达500 亿卢布(约合人民币98 亿元)。

2.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资助

式中:N为GA操作代数;Nmax为最大GA代数;Pc(1)和Pm(1)为初始交叉率和初始变异率;c和m为Pc和Pm的比例系数

《教育法》规定,孤儿和无家长监护的儿童在教育机构里的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并对弱势大学生进行资助。对于需资助的大学生,《教育法》第五章中规定:为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平等,需要得到社会资助的公民会获得国家全部或者部分资助,以支持完成其学业。对联邦国家教育机构来说,支持学生的类别、程序和数量都是由联邦法律确定,对于所属联邦主体的教育机构和市属教育机构来说,资助事宜也都由联邦法律确定。让社会弱势群体都能接受高等教育,这不是仅仅凭借教育系统就能解决的问题。1995年俄罗斯通过的联邦法令《俄罗斯有关残疾人社会保护的决定》为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做出积极努力。但在实践中,法律规定与其实施之间仍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2016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对该法令进行修订,其中特别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必须为残疾人及其家长提供相应的教育信息,以及为残疾人提供合适的教育大纲。

近几年,俄罗期高校招收残疾人的比例有所扩大,同时也扩大了残疾人教育大纲的数量和可选择性。但在教育领域实现一体化模式暂时还比较困难,主要是由于教育机构基础设施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的需要。因此,新建设的宿舍楼都按照标准文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所有的宿舍都能提供无障碍通道。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制度具体准则》及《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加强预算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加强核算,努力节约经济资源,从而实现建设节约型行政事业单位的伟大目标。

除上述政策之外,俄罗斯在招生方面采用单独招生和目标招生等办法扩大高等教育的可获性。另外,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俄罗斯不存在种族限制和特权。这些做法都充分体现俄罗斯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诚意和行动。根据教育机会平等标准,俄罗斯是经合组织成员国当中居于前列的国家之一,2015年俄罗斯具有高等教育文凭的人数占25~64岁居民总数的30.2%。[4]12

考虑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问题所需解决的是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最优的问题,宜于采用遗传算法处理此类问题,计算结果也应是可选的解决方案集合,即Pareto解集[17]。在此基础上运用权重系数转换法将多目标优化转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而得出所求变量的最优解[18]。本研究在求得多个Pareto解的基础上,分别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目标函数的权重设为0.4、0.3和 0.3,得出敏感性因子的最优解为x1=0.0050,x2=0.0749,x3=0.0367,并将其代入 SD 模型流图对应变量中再次运行模拟即可得到各类用地面积的优化预测值。

俄罗斯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实现教育公平的机会。但这种政策的安排要依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也要考虑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正值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民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市场化、分配制度的改变都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冲击,也给教育公平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因此,俄罗斯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更加不易。但俄罗斯民族自古有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有着优秀的高等教育传统。所以,有理由相信,俄罗斯高等教育未来将会朝着公平目标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Фeдepaльнaя cлyжбa гocyдapcтвeннoй cтaтиcтики.Poccийcкий cтaтиcтичecкий eжeгoдник[M].Mocквa:ИИЦ Cтaтиcтикa Poccии,2014:135.

[2]李莉.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来自俄罗斯的经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70—75+81.

[3]M.В.Лapиoнoвoй.Aнaлитичecкий дoклaд пo выcшeмy oбpaзoвaнию в Poccийcкoй фeдepaции [M].Mocквa:Издaтeльcкий дoм ГУ ВШЭ,2007.

[4]Oбpaзoвaниe в цифpax 2017[M].Mocквa:Haц. иccлeд. yн-т Выcшaя шкoлa экoнoмики,2017.

[5]Cтaтиcтичecкий cбopник.Фeдepaльнaя cлyжбa гocyдapcтвeннoй cтaтиcтики[EВ/OL]. (2010-05-18).http://stat.edu.ru/.

[6]Чиcлeннocть cтyдeнтoв, oбyчaющиxcя пo oбpaзoвaтeльным пpoгpaммaм выcшeгo oбpaзoвaния - пpoгpaммaм бaкaлaвpиaтa,cпeциaлитeтa, мaгиcтpaтypы, нa 10000 чeлoвeк нaceлeния[EВ/OL]. (2010-05-18).http://www.gks.ru/free_doc/new_site/business/it/mon-sub/1.1.2.xls.

[7]秦璟.俄罗斯170 万学生将继续享受公费助学金[J].世界教育信息 ,2013(9):76—77.

[8]Cтипeндия для poccийcкиx cтyдeнтoв в 2019 гoдy[EВ/OL].(2019-05-18).https:// fi n2019.com /cash/stipendiya-v-rossii-2019/.

The Obstacl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Russia to Realize the Higher Education Fair

ZHAO Wei

Abstract: Pursing eq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spiritual appeal of the Russian Constitution and the Education Law. In view of the gender imbala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Russian higher education ,the im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the unequal social strati fi cation,the larg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capital,the large differences in student sources,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and the high consumption of education through marketization,the Russian government has adop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gal basis of higher education,expanding enrollment rate,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compensation policies,eliminate the regional gaps,adjust military service policies, to achieve the equ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Russia;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policy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762-(2019)05-0089-08

收稿日期: 2019-04-25

作者简介: 赵伟(1971-),女,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本文系2016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俄罗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过程研究”(项目编号:16EDD01)、佳木斯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国家创新发展视域下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JDGP02)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祝晓芳 苏媛)

标签:;  ;  ;  ;  ;  

俄罗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障碍与解决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