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激肽原酶与甲钴胺、α-硫辛酸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黄连存

(平阴县洪范池镇卫生院 山东 济南 250405)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胰激肽原酶、甲钴胺以及α-硫辛酸(L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DPN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胰激肽原酶+甲钴胺+LA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甲钴胺、α-硫辛酸结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胰激肽原酶;α-硫辛酸;甲钴胺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072-02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患者一种多发慢性并发症,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DPN通常会出现疼痛、麻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等症状和而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严重影响。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胰激肽原酶和甲钴胺、LA应用于DPN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DPN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性别:男、女分别为27例、13例;年龄:45~78岁,平均(50.4±2.6)岁;病程:2~10年,平均(7.5±1.6)年。观察组40例,性别:男、女分别为25例、15例;年龄:46~80岁,平均(52.1±1.4)岁;病程:2~11年,平均(7.9±2.3)年。两组在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后联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患者接受40U的胰激肽原酶肌肉注射,次数为1次/d,肌肉注射500μg甲钴胺,次数为1次/d。将600mgα-硫辛酸加入250ml的生理盐水中,然后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次数为1次/d,连续给药2周。单纯应用甲钴胺对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肌注500μg的甲钴胺。次数为1次/d,连续给药2周。治疗2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后接受相应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4 治疗效果评估

显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完全消失,与治疗前比较,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0m/s,或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0m/s;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凭借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别以(x-±s)、百分率表示计量、计数资料,P<0.05表示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3例(7.50%)患者出现轻微头痛,症状自行得到缓解,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NCV、MNC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的增加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DPN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该病有效治疗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α-硫辛酸为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其拥有独特双硫键的抗氧化分子结构,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对机体中多种活性氧、自由基进行清除,促进机体抗氧化剂再生,进而使得体内氧化应激逐渐减弱,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得纤溶系统活性增加,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有效抑制作用,降低血液黏度,避免血栓形成,促进机体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1]。有研究显示,将抗氧化剂应用于DPN患者治疗,可促进周围神经营养状态、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有效改善[2]。甲钴胺为一种辅酶VitB12钴宾酰胺制剂,其对神经组织表现出良好传递性,可对遭受损害神经组织进行有修复,同时可有效促进髓鞘脂质卵磷脂合成,使机体神经得到更好恢复[3]。血管病变为导致DPN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甲钴胺的应用对该病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胰激肽原酶为一种蛋白水解酶,其在促进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降血压、微循环改善等均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促进血流灌注增加,使机体代谢得到更好改善。在本次研究中,应用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α-硫辛酸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该组疗效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

总之,选用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α-硫辛酸方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更为确切,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于万水.大剂量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对改善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5(09):393-394.

[2]高莉,方向明,叶文春,等.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4,07(08):110-111.

[3]李文战,司金超,岳慧丽,等.丹红甲钴铵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5,(08):89-90.

论文作者:黄连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胰激肽原酶与甲钴胺、α-硫辛酸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黄连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