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力线路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论文_顾越辰

谈电力线路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论文_顾越辰

(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801)

摘要:安全是工程管理的立身之本,据资料显示,82%的工程安全事故是由于风险管控突破临界。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再次表明:要有效控制工程安全事故,就必须先控制好风险因素。在工程安全管理中实施体系化、标准化运作,才能有效的降低风险度,在安全管理规范上实现可控在控。

关键词:安全;工程;风险;控制

1 电力线路工程建设的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领域,这是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它是企业对实施的项目可能在财产、责任和人身伤亡方面给企业造成的风险进行预见式地、系统地、连续地识别。项目管理者(特别是项目风险管理人员若不能准确地识别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就失去了处理这些风险的最佳时机,就将无意识地被动地自留这些风险。

风险识别包括列出所有项目相关的过程、人、机、环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可以确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是所有对项目产生严重后果的风险都是高风险,而几个不经意的小风险的合计结果也会对项目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危险因素来讲:风险是每个人和风险因素的结合体,它与不幸事故有着客观联系,且具有不确定性,其发生的频率是难以用概率测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互相依存、互为表里。前者是表面的,以客观的概率测度:后者是心理状态,凭人的主观意识而臆断。

从预想和结果变动来讲:风险是在风险状态下的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变动的结果。如果这种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风险状态不发生变动,则风险为零;如果可能产生几种结果,则风险不为零。而变动越大,风险也越大。预想和结果的变动意味着臆断和实际的结果不一致或偏离,因此风险产生于预测的结果和现实的偏离。

从对系统规律来讲:事物内部总是包含着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个对立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此消彼长。它的风险管理措施就归纳为:“促进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因此,项目的风险源起于以下原因:(1)风险产生于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背离。(2)风险产生于事物的偶然性;如山洪爆发对项目实施的影响。(3)风险产生于外界的干扰;如环境、民族政策、地方关系、赔偿等。(4)风险源于人们为消除风险的代价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两者权衡的结果;如跨越高压线路是申请停电费用多,还是搭跨越架但不停电的代价高,或者既搭跨越架又申请停电的损失大。(5)风险产生于人们的非正常行为,如违章作业。对于输配电工程项目的风险则主要产生于两方面:一是质量(设备、材料、施工)把关不严造成重大质量事故。二是安全措施不力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

2 施工实践中的安全管理

2.1基础工程包括土石方的开挖以及爆破作业。在水坑和流砂坑开挖过程中,可采用挡土板防止塌方,因此施工人员要经常对挡土板有无变形以及是否出现裂纹进行检查。在更换挡土板时,要先装后拆,坑壁有适当坡度时,可以不用挡土板。当采用掏挖柱基础时,要对土质进行鉴定,不得采用挖洞法进行挖坑。

2.2杆搭工程的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采用外拉线组立塔杆时,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规定。升降抱杆时,工作人员要站在安全位置。双面吊装时,提升速度要与摇臂变幅角保持一致,起吊过程中,制动系统中心、杆塔中心和抱杆顶点要在同一垂直面上。

2.3架线工程的额安全管理。越线架立柱埋深要大于0.5m,保证越线架牢固稳当。越线架与公路、铁路以及低压配电线等的距离不得小于相关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在搭建越线架时要联系有关单位,大、小横杆间距要符合相关规定。在搭建和拆除越线架时,要设安全监护人。严禁以整体推到方式对越线架进行拆除。在放线时,要对放线滑车进行检查。在放线过程中,要保持通信信号畅通,避免在信号模糊状态下盲目放线引发事故。放线完毕后,要进行紧线。紧线过程要布置好现场,选择合适的工作器具。紧线段的杆塔要符合紧线的要求,包括采用临时拉线进行补强、横担临时补强以及每天进行必要的跨越配电线路检查,避免发生倒送电以及误送电等问题。紧线前应该由专人检查现场布置、通信等情况。紧线作业要有专人监护,信号模糊或者中断时,要立即停止作业,这就要求监护人员要尽心尽责,不得擅离职守。

2.4对安全检查实施改进。只有掌握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不断改进安全检查和督查方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对被检查对象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工作原理相当了解,检查才能有的放矢,从而避免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要把检查发现的所有问题和隐患一条一条落实、一项一项整改,不留死角、不留尾巴,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以此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安全检查要在“严”字上和“全”字上很下工夫。“全”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严”就是用事先的思想认识执行规范严格,在工作严密的基础上,体现对违章、违规后果的严厉处罚。有些单位和领导思想认识不端正,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容;只注重检查,不注重整改,其结果是检查归检查,问题归问题,检查结束后隐患依然存在,这样必然给安全管理带来负面效应。安全检查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对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纰漏视而不见、司空见惯。安全检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工序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基础、组塔和架线三个工序安全检查。(2)季节安全检查:一般分为春季、秋季安全大检查,为解决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作安全准备。(3)班前班后安全检查:每天开工前、工完后都应对现场进行一次检查。(4)经常性安全检查:安全负责人和安全员应坚持经常性安全巡查。(5)定期安全检查:施工班坚持日检,施工队坚持周检,项目部坚持月检。(6)突击性安全检查:对重要工序、施工难点及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部位要坚持突击安全检查。

3 结束语

电力改造工程项目一般庞大而复杂,所涉安全施工问题及安全风险较多,因而要在其中做好风险管控,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文有,宋振华.谈电力线路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154-154.

[2]杜玉忠,赵迎.浅谈输电线路班组的安全风险管理[C]//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电力安全论坛.2010.

[3]庞海.浅谈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0):81-82.

[4]刘杲.小议输电线路施工[J].科技风,2010(1):169.

论文作者:顾越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谈电力线路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论文_顾越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