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陈红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1505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直肠癌肠造口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适应率、造口自我护理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理适应率及造口自我护理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及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直肠癌肠造口;临床应用效果

直肠癌是是大肠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病率在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患病率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的充分体现[1]。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62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将护理效果与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效果较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直肠癌肠造口患者124例,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5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7.3±6.9)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实施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态度和蔼主动与患者沟通,将疾病相关知识耐心向患者讲解,由于肠造口改变了粪便正常出口,患者易出现消极、孤寂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提供情感与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口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2)造屡口护理:术后严密观察造口情况,肛门袋选择适宜;温生理盐水定期灌洗造口,造口周围保持清洁、干燥,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可涂抹氧化锌软膏;给予伴有腹泻者可洛派丁胺口服,为避免并发症发生应减少排便次数;训练开放造口者定时排便,通过长期反复刺激训练,使患者养成造口定时排便习的惯。(3)饮食护理:嘱患者食用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加强营养知识宣教,指导患者进食规律,告知患者及家属忌食粗纤维、坚硬、油炸食物,产气及刺激性食物勿食用。(4)舒适护理:病房朝阳,通风良好,为避免过多干扰患者休息应合理安排好护理时间,尊重患者隐私,行暴露操作时用屏风遮挡,病房保持床铺整洁;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嘱其家属多鼓励并关心患者。(5)造口袋选择:选择理想的造口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造口袋与皮肤之间粘贴牢固,排泄物不会渗漏;粘接件及收集袋薄膜对皮肤无不良刺激;薄膜柔软,隔臭性能良好,佩戴时无声响。(5)粘贴剂选择:皮肤状况良好的患者使用普通氧化铅粘贴用品;护肤佳粘贴用品粘性良好,吸水性强,皮肤顺应性较好,可有效预防皮肤问题;平衡粘贴用品粘性适中,但吸水性能特别强,并具有良好的热延伸性,粘贴严密,可有效防止渗漏,pH值与皮肤相近,刺激小,能有效保护皮肤,适用于体表折皱较多、皮肤状况较差的患者。(7)健康宣教: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应避穿紧身裤,以免摩擦造口;病情稳定、体力恢复后不能做剧烈运动;外出活动时随身携带造口用具,以便更换;患者如肠道产气较多,常出现造口袋胀气,可用大头针在造口袋顶部处刺一个小孔,用普通不干胶带封住小孔即可继续使用;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可使用腰带和腰带底盘;嘱患者出院后与护士保持联系,及时电话随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理适应率、造口自我护理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部分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心理适应率及造口自我护理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部分观察指标比较(例,%)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必要手段之一是肠造口手术[2],通过造口显著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 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往往会引起患者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程度的改变患者的躯体、生理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活量等 [2]。本研究通过对62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心理适应率及造口自我护理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及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廷芬.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9-20.

[2]余娟.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2014,8(22):245.

[3]童晶.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5):151.

论文作者:陈红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