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路径研究论文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路径研究论文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胡 琴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300)

摘 要: 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场域。高职院校应发挥“工学结合”优势,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 课程思政;实践;协同

一、课程思政的新要求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指示,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同时其他课程要种好自身育人的“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排在首位,要求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是在过去“大思政”、“协同育人”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场域。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均在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教学专业实践在育人目标、形式以及实践主体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要求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协同育人。协同融合实践育人模式符合“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高校协同融合实践育人在平台搭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在现有基础上以“课程思政”新要求为指引,进一步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在实践教学环节协同能力,既有利于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又有利于“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现状

1.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的探索与经验。一直以来,思政课实践教学因受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有限、实践资源紧缺等主、客观原因,其实施并不充分,育人实效亦大打折扣。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课程实训、专业赛项、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实践,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育人的优势与特色。一些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融合开展上做出了有益探索,借力于专业实践条件成熟、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思政课实践基地不足、学生覆盖面少、组织管理难、经费短缺、安全难保证等现实困境。

我认为不是巧合,因为大家知道英莲的谐音是‘应怜’,所以,我认为作者的意思是,黛玉尽管生活在贾府,但寄人篱下,婚姻无法自主,其实和香菱的处境相似,香菱是被薛蟠强抢过来的,此外,黛玉的婚姻也与薛家有关,宝玉是被薛宝钗抢过去了。

2.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的反思与问题。虽然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融合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二者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亟待提高,存在“融不进”、“合不起”的窘境,未真正形成实践与教育合力。

2.立足学生成长需求,深化协同融合内涵。教育始终要以学生成长需求为依归。课程思政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统一的基础就在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困惑需要在现实中得以解答,在仿真或社会化活动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又需要正确的理论思想予以指导。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在设计实施方案时,不能各自为政。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例如医学系的同学在进行职业道德实践时,结合医患关系这个社会热点,从自身专业出发,利用仿真医疗场景拍摄有关医生职业道德的微电影。在专业实践中,特别是顶岗实习这类真实的职业场景,根据学生所见、所闻、所感,开展专题研讨、问卷调查、榜样人物专访等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有利于专业实践顺利开展,又有利于深化学生思想认识。

“大公司或者电视台一般会有决策程序,并非一人拍板,如果办成了,这个袋子或者箱子负责人就会留下;如果最终没有通过,负责人会说,那天一起吃饭,你好像落了东西,我没看是什么,你叫人拿走吧。”业内人士说。

协同融合教育合力未充分显现。受前述原因的影响,现阶段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的协同融合存在形式大于实质的问题。虽然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结合专业开展,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专业实践,专业课教师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仍存在自说自话、相互分离的问题,距离思政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挖掘思政元素的“同频共振”要求还有相当一大截。

协同融合长效保障机制未建立。一些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思政课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改革,然而,这些协作大部分是个别二级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自行开展,协作的广度和深度有限,甚至不少协作是临时性的。实践协同育人在整体设计、具体实施、师资配备上缺乏学校层面的制度保障,严重影响了协同的有效性、可持续性。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路径优化

1.建立协同育人平台,构建长效保障机制。思政课实践教育和专业实践涉及学校多个部门和机构,关系到全校所有专业,必须建立一个协同育人平台,负责统筹协调工作。该平台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教务处主管,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学工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平台旨在明确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在多个实践教育教学主体间形成协同育人的普遍共识。依托平台,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协同育人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构建定期沟通、资源整合、师资建设、经费支持等多重长效保障机制。

协同融合多主体共识未形成。实践教学的融合协同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校内涉及教务处、学工部、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个职能部门或教学机构,在校外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众多实践教学基地。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存在不同程度的重技能轻素质倾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对思政课教育重视不足,协同育人理念在校内外多个主体之间未形成普遍共识。

3.发挥“工学结合”优势,形成实践育人合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为其实践育人提供了优势和特色。课程思政背景下,这一优势应得到更大范围的发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协同融合,不仅仅发生在校内不同学院、职能部门之间,还包括校外众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实践育人的条件与资源充沛。就教师资源来说,校外指导老师多为部门的负责人或骨干力量,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社会经历。校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要组建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实践教师团队。此外,还要充分整合现有实践资源,根据不同实践教育实施主体的特征、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行业或地方基础,开展不同类型的融合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融合实践的项目化、品牌化。例如,利用丰富的企业、企业家资源,开展“走近企业家”、“大城工匠”等特色调研、走访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

着重发展家庭式和社区式模式。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家庭式护理模式严重缺失,而家庭式护理模式具有极大的优势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既可克服专业性医院缺失的问题,又可满足人们的心理,是理想型发展模式。中小城市应增加对该模式的投入,大力发展家庭式临终关怀服务。同时,可以同国家新近提出的“陪亲假”配套实施,即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由企业或政府制定适当的方案,给予适当合理的陪亲假,让子女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临终者,并且配合家庭式临终关怀专业人员给临终者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氛围,保证临终者的生命质量。再次,开设相关机构,专门提供家庭式服务,促使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完善。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优势及过去实践协同育人探索,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课程思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须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新要求,不断深化实践环节协同育人,加强制度机制保障,形成高效、长效的实践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刘欣.“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76-81.

[3]马前锋,滕跃民,张玉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实训课的课中课同向同行模式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142-144,150.

[4]王志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2):183-185.

From the Perspective of"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Research o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ath between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U Qin
(Shunde Polytechnic,Foshan,Guangdong 528300,China)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Work-study Combination"and strengthe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synergistic education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actice;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42-0042-02

收稿日期: 2019-02-18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JDSZK077);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东高校‘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践研究"(2018JKSJD105);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16-SZJGXM3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胡琴(1983-),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