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_周朝晖

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_周朝晖

周朝晖 湖南省武冈市法相岩小学 422000

【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学生只有从情感、动作、思维等上,自主参于教与学,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此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探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仅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课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247-01

自主学习十分注重自主自由创新。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便能有效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实现上述目的。所以,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主动求知者,并他们在学习时,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其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体,将课堂环境营造成学生展现并发展自我的一个舞台。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重要。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为形象思维,后来才逐渐过渡为抽象思维。所以,在课堂上,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形象鲜明、形式生动活泼的情境,并以此来吸引他们注意,并很自然地融入情境之中,进行课堂学习。例如,在讲解《海底世界》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情节:“有位海龟爷爷正在漫游新奇的海底世界”,以引导他们展开课文学习。刚开始,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将海底画面加以显出,再将新课导入,并提问:你们有曾到过海底吗?同学们,知道海底究竟有些什么吗?请同学们将潜水衣穿好、潜水镜戴上,和海龟爷爷导游,一起来漫游这个海底世界,好不好?对全文总结后,请各自汇报给海龟爷爷,自己通过漫游海底世界所产生的感受。这样的教学设计十分新奇,且与儿童的新奇感及好奇心很吻合。如此一来,通过以情感人、以境诱人来交融情境等,能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二、巧用情境,增强学习动机

在学习中,动机是一种原动力,学生只有具备学习动机后,才会积极参与学习,而通过巧用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倘若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刻板教学办法与观念,那学生势必会削弱学习动机。所以,对情境引入后,还应从文章中不一样的情节以及内容出发,有效持续情境。例如,教师在讲解《十里长街送总理》前,便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渲染一种悲哀的气氛,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情景之中。再要求学生想象,倘若你在这样的情景之中,会如何想、如何说。这样学生便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便教师不用讲解,他们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群众的那种悲痛的心情以及对总理的真挚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建议,激励个性展示

作为一名学生,理应拥有学习、求知、受尊重的权利。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可以为学生制定太多的框框,以防扼杀他们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仅提示或建议,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表见解,以此激励他们充分展示个性。例如,在讲解《荔枝》时,便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进行阅读,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感情,既可以深入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又可以深入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还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事情本身内容。部分学生结合“我”花了大半个月的工资,为母亲买荔枝的内容,讲述了作者孝敬母亲的那种爱,也有部分学生结合母亲在捧荔枝时的神态和动作,讲述了母亲喜爱荔枝之情,还部分学生结合母亲悄悄将水果端走的细节,讲述了母亲爱儿子的情感……在这样的课堂上,全班学生均很活跃,还积极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四、全面调动感官,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现行的新课程提出:教学活动属于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活动。教师课堂上,主要进行点拨、引导、组织。学生需要以自身的活动,来学习知识。即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主角,学生才是主角。离开了学生参与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定是不高的。心理学是有提出:在课堂上,只有鼓励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才能一直处于积极寻求、探索答案的理想学习状态。例如,在讲解《龙的传人》时,便可以先引导学生提问。再指导学生立足问题,自主展开学习,用直线划出找到的答案,并将问号标在不理解的地方。在学生自学时,还应让其多动脑想、动手划、动嘴读。这样动脑、动手、动口地培养学生,可以让其尽可能地发挥智慧和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知识、提高技能。再如,在讲解《刻舟求剑》时,还可以基于学生的熟读,组织小组画图、圈划、讨论等自主学习活动,使其交流、讨论不懂及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吸收、补充、纠正,便使其在同样的时间内,增多了发言、锻炼的机会,最终讨论的问题也即更完整、详细了。所以,在课堂上,通过充分调动同学的各种感官,能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将其参与率提高,并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和生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心观察每位同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其营造一个融洽、自由的环境,使其均成为学习上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此外,还应要求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外,还应在离开教材、教师、课堂时,也会主动思索,积极探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便在夯实语文基础的同时,将语文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文丽.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王维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任春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167.

论文作者:周朝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_周朝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