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型麻风长期误诊一例报告论文_魏菊红

瘤型麻风长期误诊一例报告论文_魏菊红

(青海省同仁慢性病防治院;青海同仁811301)

患者男,46岁,农民,青海省海南州人,因头面躯干、四肢红斑性结节、伴灼热麻木疼痛一年半来我院就诊。患者于一年半前左足背出现一红色小丘疹,灼热痛痒,搔抓后红斑丘疹增多,很快至左踝关节麻木肿胀活动受限。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皮肤过敏症”“荨麻疹”等,用钙剂、地塞米松、抗组胺药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但停药后即复发。逐渐全身出现樱桃大至核桃大红斑性结节,麻木奇痛难忍,常夜不能寐。患者于2007年-2009年曾在海西格尔木铜矿打工,接触铜铁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皮肤科情况;皮损主要分布于面部、躯干、四肢,其中面部红斑弥漫性增厚,鼻唇及耳垂红厚变大,樱桃大结节密集分布于与深在性浸润混润形成轻微“狮面”样外观。躯干四肢可见樱桃至核桃大红斑结节,密集量多,互不融合,对称分布。双上臂内侧可见数个略高出皮面的皮下结节,质中,1-2cm大小,触之滑动。双侧耳大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粗大。化验血常规;RBC4.4x1012/L,WBC9.9x1012/L,HGB110g/L皮肤查菌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症断为瘤型麻风,入院治疗。

讨论;从本病例患者分析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皮疹初期曾有麻木后减轻,闭汗也不明显,而痛痒十分突出至彻夜难眠,加之面部的红斑结节形似风团,易误诊为“荨麻疹”。二是本病例患者曾在海西州铜矿打工有接触铜铁史,可能手足皮肤经常破损,直接或间接传染上麻风病。本病例患者提示我们在日常诊疗中,如发现在打工者中有一种慢性局部或全身的、进行性的、无痛无痒或虽有疼痛但周围神经肿大及相应功能障碍,经一般治疗无效果者,就要考虑患有麻风病的可能。立即转送麻风病防治机构做相关的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裁断传染源以确保彻底消灭麻风病。

论文作者:魏菊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瘤型麻风长期误诊一例报告论文_魏菊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