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论文_王向前

探析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论文_王向前

琼海泰达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 5714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建筑科学性以及技术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过程复杂以及标准要求比较高等特点,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做好对施工过程技术的质量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就建筑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为建筑施工技术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操作过程;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品质,因此需要做好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与控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使其能够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匹配,建设出质量高、实用性强的建筑物逐渐成为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基础性施工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基础性的施工始终是施工的第一步程序,所以,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从而为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这里的准备主要指的是通电、通水、交通同时保证场地的平整性。其次,需要进行定位放线的操作。结合施工的具体要求,需要将施工的设计要求在地面上进行落实,从而为施工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房屋的位置在满足统一规划的需求之外,还需要综合建筑方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对房屋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为了提升建筑施工的准确程度,也为施工过程提供一定的便利性,需要在基槽外房屋的转角位置对龙门柱进行安装。龙门柱需要牢固同时垂直,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相对标高进行确定,也就是标准高度的控制点,这也是基槽开挖的参考之一。在此之后,需要进行基槽开挖的工作。在对房屋的位置以及基础的轴线进行确定的条件下,需要结合设计的要求,对挖槽的灰线进行设定,结合土地的具体性质以及地下水的水位对槽边坡进行确定。在对基槽进行开挖工作之后,需要对基槽的土质状况进行查验,确定基槽的边坡是否出现了塌陷的问题。在含水率比较高的土层当中进行基槽开挖工作时,需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不断强化支撑,防止出现塌方的问题。当基槽的挖掘深度与设计深度相符合时,需要与质检部门以及设计单位做好沟通的工作,以此来实现对基槽的检验。在对其进行检查时,需要对土质状况进行记录,若是土层出现异常状况,则需要做好相关的标记工作,与此同时,也需要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当基槽已经挖掘到设计的高度时,需要做好基地的清扫工作,保持其平整,若是发现土质异常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施工工作。

二、墙体砌筑

1.墙体作用及其分类

(1)墙体作用

在房屋体系中,墙体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承重、围护、分割空间体系等等。首先,在建筑物的承重系统当中,墙体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同楼层以及屋面的负荷量都会借助相应的结构传递到相应的墙体上,这种墙往往被叫做承重墙。其次,墙体也具有一定的围护作用,这体现在墙体能够御寒、防干扰和隔音等方面。分隔也是墙体的重要功能之一,结合房屋的使用状况及其功能,将整个房屋建筑分割为大小以及形状各异的房间,都需要墙体发挥出其分隔的作用,此时它能够充分发挥出其隔断噪音以及干扰的作用。

(2)墙体分类

按照墙体的具体作用以及构造来对墙体进行分类,其可以分为承重墙、非承重墙、维护墙三类。以构成墙体的材料为标准,墙体能够被分为石墙、砖墙等不同的类型。

2.墙体的组砌

通常情况下,砖砌体是砖块以及砂浆料以不同的形式组合而成的整体。为了能够构建起牢固结实的墙体结构,就需要严格遵守以下三个不同的原则:首先,墙体当中的砖块必须使用错位堆砌的形式。砖砌体是一块一块的砖堆砌而成的,其填充材料主要是沙石料,从而组合成为坚固的墙体。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价值,砌筑是必须进行错缝连接,通常情况下错缝的长度被控制在六厘米以上,从而更好地满足搭接的要求。其次,需要对水平方向上灰缝的厚度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灰缝通常控制在十毫米左右,若是水平方向上的灰缝厚度比较大,那么在受力的过程中,压缩变形就会增加,还可能使得墙体出现偏移,这不利于墙体结构的牢固,若是水平方向上的灰缝厚度比较小,那么会降低砂浆的粘合性,从而无法保证砖体之间的粘合,对整体性能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墙体结构的牢固,就必须控制水平方向上的灰缝的厚度。与此同时,墙体结构需要具有足够的牢固性。房屋建筑群体的墙体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状态,进而呈现出空间体系。此时墙体之间进行的连接就显得十分重要。从理论角度上来分析,相互接合的墙体需要同一时间进行砌筑。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点很难保证,为此建筑上采用接搓的技术进行施工。

三、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过程

首先,应该借助钢筋来对构造柱进行绑扎,再对柱子上的杂物进行有效清理,在此基础上,对构造柱两侧的模板进行支撑,模板需要借助支撑法或者螺栓等方法进行连接提升其牢固性。其次,对于圈梁来讲,绑钢筋以及支撑模板的时间可先可后。由于模板只是侧面的模板,侧模立在横担上,也需要确保模板断面尺寸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对隐蔽工程的检查核对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钢筋的直径、间距,圈梁断面的尺寸、钢筋直径及其间距等等,对垫块完好性进行查验。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灌。此时需要先对构造柱进行浇灌,再此之后再对圈梁等部位进行浇灌,同时需要控制混凝土防治出现漏浆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构件本身比较小,因此不要产生过多的振动。

四、楼板的安装

1.楼板吊装

在对楼板进行吊装时,可以采用水平吊装、竖直吊装等不同的方式。在吊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装技术交底,以此来避免出现运输冲撞等问题。同时确定所使用的设备都是安全且可靠的,有专门的人员指导进行楼板安装,整个过程也需要施工人员的配合,在准确的位置下浆,安装完成后应避免出现移动的现象,以此来保证楼板安装的质量。

2.检查验收

完成楼板的安装工作之后,需要与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一同进行验收和查验的工作,主要的检查内容涵盖着楼板浩、支座的尺寸等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通常情况下,楼板在梁上的支撑长度应该大于八毫米,若是不存在圈梁的结构,那么支撑长度需要大于十毫米,若是不满足这些要求,应该适当做出调整。

五、柱子施工

1.吊装操作

结合柱子本身在吊装过程中运动的特点,吊装柱子可以分为旋转法以及滑行法两种不同的方式。按照起重机的数量来划分,可以分为单机吊装以及双机吊装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在对中小型的柱子进行吊装施工的过程中,单机吊装的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2.起吊及固定操作

当开始对柱子进行吊装时,需要将吊车吊装设备保持垂直,当柱子落下之后,需要对中线进行复查,查验其是否落实,以此来避免柱子出现落倒的现象。在对重量比较大或者比较细的长柱时,为了防止柱子出现倾倒的问题,应该借助吊边校法进行校准,同时用坚硬的石块将柱脚位置锁死,以此来保证吊装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带动着工业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保证施工建设的品质是提升建筑物质量的基础,也是为建筑事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一步,因此相关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格外重视对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启斌.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04):17-18.

[2]冯海阳.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9(08):219.

[3]杨林,王双成.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34.

[4]王志辉.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居舍,2019(12):16+94.

论文作者:王向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探析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论文_王向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