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趋势论文_刘海燕

浅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趋势论文_刘海燕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用电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多维度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制定有序用电方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采集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对社会用电有较大价值,符合电网智能化改革的需求。本文在介绍采集系统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观点,为采集系统深入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趋势

供电企业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供电企业提高电力服务质量,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关键形式,也是供电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完善该系统的具体应用,促进其向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供电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内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实时采集、处理和监控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系统,是当下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为实现用电管理和用电智能化而建立的辅助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结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众多现代化的技术,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采集点设置、远程抄表、用电监控、电费和负荷管理、线损分析以及异常用电管理等目的。

2 采集方式的划分

2.1 变压器用电信息采集

根据变压器的相关数据收集是依靠变压器用电信息采集器来具体完成的,该仪器拥有对用电计量器工作具体情况的监控与对网络环境的监测的相关能力,并能有效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划分,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也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与用户端进行实时传输。

2.2 抄表用电信息的采集

对于用户的基本用电信息采集来说,抄表设备是面对普通用户进行用电量收集的传感器,其主要结构为采集传感器与集中器,二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关联。两种仪器有比较具体清晰的分工,工作也不尽相同。集中器是将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储存,并与其他的便携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传递,与主机进行数据间交换。而采集器则是主要的采集传感器,能够轻松实现不同数量电表的相关用电信息的实际采集,并把这些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集中器。依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基本类型、简易类型。简易的整体过程比较简单,在简单读取数据后可以直接转送给集中器。但能够储存的用电数据量比较少,根据集中器的命令对相应的数据进行上传与储存。

2.3 电源终端信息采集

该方式依靠分布在电网监控仪器来完成。除此之外也能够有效完成用电仪器用电量的数据收集,并检测电网中电源的质量是否达到满足标注。可适当接受主站命令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公用电网的监控,并且应用于接入公共电网的用户侧分布式的电源。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趋势

3.1 新一代采集终端

采集终端负责采集与存储智能电能表数据,是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在智能电网快速建设过程中,采集终端应用领域得以迅速拓展。随着“互联网+”的提出,新一代智能终端的研究刻不容缓,而网络化、智能化是采集终端的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一代采集终端的网络化可理解为支持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当终端出现故障或发出报警时,可通过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快速对终端实现实时定位。通过采集主站系统实现可视化维护,快速定位终端,为终端的维护节约宝贵的时间。而新一代采集终端的智能化,则体现在交互性上。基于原有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的基本功能,采集终端可实现主动进行曲线分析、数据质量分析等功能。

3.2 海量化分析处理数据

电力工程的建设覆盖各个区域和行业,电力的供应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到的电力用户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全业务数据模型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有效保障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和高级应用。另外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以及多任务并发处理可以通过并行数据处理、多线程处理、集群技术以及分区存储技术等手段和技术来实现,从而有效提升主站运行的可靠性。

3.3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力网络能源研发模式改革。未来新型能源代替传统的石油能源是新能源改革的核心以及重点,其能够应对自然环境和能源总量问题。近些年政府电力网络企业全面促进分布式电源与新能源的研发运用,对能源资源加以精准估测与整合调度,提高绿色能源和电力网络的融合程度;通过传感器、通讯、以及自动管控等,降低高渗透率分布性电源对电力网络造成的干扰。使得分布性电源实现合理优化和电力网络的友好交流。智能电力网络促进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和过去的电力网络比较,智能电力网络则更加注重智能、自动化、环保等模式;电力生产则会更加注重商品的碳痕迹,注重商品的生态性质,达成环保生产;智能家居、电力设施等商品将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方向迈进。因特网、物联网、智能电网等的深层次结合,有利于达成公共服务的集约化,促进生活的智能化。

3.4 智能用电业务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面向广大电力用户的用电采集和监控系统,是电力公司开展电力营销、业务办理和客户服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系统工程实际建设中,需要对系统规模、营销业务架构、运行维护、通信基础、建设投资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符合本区域情况的部署方案,才能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作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一体化应用平台能支持多种通信信道和终端类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智能用户服务体系技术支持平台的基础应用提供数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合专用传感器,可实时监控用户异常用电状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与营销业务应用无缝连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费控”功能有利于促进预付费的推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配合国家实施的峰谷电价、阶梯电价等电费政策,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实现有序用电。

3.5 四表合一采集建设管理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号),明确支持水、气、电表集采集抄,建设跨行业能源运行动态数据集成平台,鼓励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复用。因此四表合一建设是用采下一步发展重点之一。通过“四表合一”和业务融合,构建公共事业统一服务平台,进一步摸索应用新技术方案和数据共享、交互的新模式,进而全面推进公共事业数据一体化抄收;开展客户用能大数据分析,智能推送用能建议,打造新型用户用能服务模式;支持全方位的“一站式”电子化业务服务,显著改善客户用能互动服务体验,促进客户能源消费理念转变,顺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推动构建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互联网+能源”运营模式,实现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供电企业用电管理和监控的智能化,合理改善了用电负荷,满足了用电的各种用电需求,提高了用户用电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林.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的优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6:31-32.

[2]郭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营销工作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6,12:88+111.

[3]王辉.对智能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再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187.

[4]陶庆军.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5:214-215.

论文作者:刘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浅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趋势论文_刘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