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设计制造与安全论文_黄子良

浅谈电梯设计制造与安全论文_黄子良

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5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电梯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电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电梯运行仍存在着诸多隐患,导致电梯事故频发,电梯安全已引发社会全面关注。为了保证电梯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电梯设计时就要充分地考虑到防止电梯运行时所要发生的各种危险,并且针对可能所要发生的各种危险采取各种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电梯设计;制造;安全;危险

前言: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电梯己经与人们日常生活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电梯的安全设计来减少危险,以达到对电梯的安全性能要求,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即是在电梯的功能设计过程中将电梯的安全问题一并考虑进去,而且电梯的安全问题是电梯功能设计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进行适当合理的结构设计以达到避免或降低风险的目标,通过采用禁止对使用者进人危险区域的设计避免危险的发生。

1.电梯基本结构

1.1机房

机房包括电源开关、曳引机、控制柜、限速器等。曳引机是电梯的主拖机械,可分有齿轮和无齿轮曳引机。有齿轮曳引机。有齿轮曳引机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箱、电磁制动器和曳引轮。其中,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齿轮箱,直接由电机驱动曳引轮。电磁制动器通电时打开,断电时闭合。

1.2井道

井道包括导轨、对重、缓冲器、限速钢丝绳张紧装置、限位装置、井照明等。导轨通过导轨架被固定在井道壁上,导轨是轿厢上下行的轨道。对重与轿厢相称托起平衡作用,它与平衡补偿装置组成了曳引式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

1.3厅门

厅门有中分式、旁开式等。自动厅门的开闭是由轿厢通过门刀带动的为防止有人从厅门外将厅门打开,厅门安有门锁装置,门锁有机械门锁和电联锁。电梯各层厅门上方和侧方有指示灯,表明轿厢运行方向和所在层站。外召唤盒装在厅门旁边。首层和顶层各有一个按钮,其余各层装有两个按钮。厅门紧急开锁装置一般装在顶层和首层厅门上,以便检修和救缓乘客时在厅外开门。紧急开锁的三角钥匙应由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开启厅门,开启时必须注意安全。

1.4轿厢

轿厢是用来运送人员或货物的容器,它的结构应当牢固、坚实、美观。通过减速机构和开门机构带动轿门做开门运动。常见的有综分式自动开门机和双折式自动开门机。导靴是使轿厢和对正装置沿导轨运行的装置。轿厢导靴安装在轿厢上梁和轿厢底部安全钳座下面。对重的导靴安装在对重架上部和底部。导靴可分为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操纵箱安装在轿厢内其包括按钮组、照明开关、钥匙开关、风扇开关、应急按钮、开关门按钮、蜂鸣器、运行方向指示灯[1]。

2机械结构设计

2.1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主要对轿厢系统和对重系统的活动自由度进行限制,轿厢和对重只能在导轨方向上做垂直运行,导向系统主要包括导轨、导靴和导轨架。其中导轨主要发挥导向作用,避免对重和轿厢出现水平移动,保证轿厢和对重在井道内有一定的相对位置,避免轿厢偏斜和振动。安全钳动作时,导轨成为重要的支撑件,避免轿厢和对重高速下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向系统中的导轨与电梯舒适感有着密切的关系,紧急情况下,安全钳动作,导轨固定轿厢导轨可以对升降的方向进行精确控制[2]。

2.2轿厢系统

轿厢是可以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组件,主要结构包括上梁、下梁、立柱和拉杆。轿厢内设置有操纵系统、数码指示系统、应急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和规格铭牌等。针对乘客电梯而言,设置有可靠的超载报警系统,可以对轿厢的重量的进行检验,载重超过额定载重的110%时,电梯发出警告,电梯厅轿门不会关闭。轿厢系统中的轿厢架安装有拉杆,可以提高刚韧度,避免轿厢出现严重的倾斜和振动。针对轿厢本体而言,主要包括轿门、轿顶等,轿顶安装有通风设备、照明设备和门机系统,新式电梯己经取消了安全窗设置。轿厢主要发挥支撑作用,轿厢底部的称重传感器发挥重要的作用,及时检查电梯的载重,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重视对称重系统的检查。为了提高电梯轿厢的机械强度,在轿壁的背面一般安装有可靠的加强型筋板。

2.3门系统

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封堵轿厢入口和层站入口,由于开合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中分门、旁开门等,门系统主要包含轿厢门、厅门、门机和门锁系统。电梯运行过程中,厅轿门关闭,门锁系统避免闲杂人员打开厅门,出现坠井的安全事故。门系统设计方面需要在保证电梯可靠运行的同时,重点考虑非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即避免非工作人员坠入,也要保证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门锁系统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门挂系统上的门轮尺寸合理,保证厅门开合顺利。例如日立MCA型垂直电梯在厅门锁钩末端加装一根细线,俗称“救命绳”,保证检修人员在轿顶拉动细线,方便打开厅门,救命绳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兔轿厢运行过程中摩擦或者挂断[3]。

2.4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的作用是平衡轿厢的重量;重量平衡系统主要包括对重和重量补偿链,对重又包括对重架、对重佗、压紧装置和反绳轮等。电梯运行过程中,导向轮和曳引轮牵引轿厢,对重钢丝绳和轿厢连接实现平衡,补偿链补偿钢丝绳重量;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对重重量需现场测试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减轻或增加对重及轿厢重量。

3提高电梯安全的策略

3.1电梯的安全设计制造

每种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都是通过科学的研究设计、高强度的试验以及严格的生产制造实现的。随着电梯产品功能的增加和新技术的应用,其复杂性不断提高,对电梯设计制造亦要有一个不断认识、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始终把新产品和非标产品设计及制造的安全可靠性放在首位。研究电梯的设计制造技术,及电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要用技术手段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3.2电梯的系统安全

3.2.1电梯设计

通过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提高电梯的整体质量,降低电梯系统安全风险。同时对每个零部件的设计,应使其具有可靠的机械和电气结构,能够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承受各种干扰和应力,且不会出现失效。设计人员在安全设计时,还应考虑到各种危险情形,在厢式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置明显易用的钥匙操作式、拆卸手柄式、护盖可锁式启停开关,方便管理人员实施营救。

3.2.2电梯材料的选择

在电梯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当充分考虑材料的自身特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腐蚀、老化等现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材料,例如电梯的厅轿门所用的板材必须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作为拽引绳的材料也必须具有一定抗拉强度、门锁要具有不易损坏老化的性质等等,充分考虑到每一个部件的材料选择使用,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标准执行。

3.2.3在电梯的制造工艺

不仅要对已有的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合理安排优化每一个工艺步骤,增加其安全可靠性,而且必须认真绘制工艺流程图表,从每一个材料零部件入库开始,到最终的产品包装成品,严格按照产品标准书的标准要求,对每一个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结语:

保障全社会的电梯安全运行,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发生,是一项系统性安全工程。从电梯的设计制造开始,在源头做好质量工作;从电梯安装和维护过程入手,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把关;同时呼吁每一个电梯使用者去参与其中,从自身做起,形成良好的电梯使用习惯。

参考文献:

[1]朱庆亮.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的电梯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9-10.

[2]熊兴福,曹雯婷.基于老年使用者的手扶式电梯设计探究[J].包装工程,2016,22:129-133.

[3]郁秋.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的电梯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3:25-26.

论文作者:黄子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浅谈电梯设计制造与安全论文_黄子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