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黏液栓的影像诊断研究论文_于宗尧

支气管扩张黏液栓的影像诊断研究论文_于宗尧

于宗尧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殷庄卫生院影像科 江苏连云港 222146)

【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黏液栓的医学影像特征和鉴别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塞患者为研究36例为对象,首先使用数字DR进行检查,后对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对于16例患者实施区域性HRCT扫描。结果:数字化DR显示支气管扩张者共计36例,20例患者现实为肺部纹理柱状曾粗,表明存在支气管黏液栓。所有患者的普通CT影像均为分支状,棒状,结节状或者串珠状高密度阴影,其CT值为-19-32HU,HRCT和常规CT在诊断支气管黏液栓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在所有患者中共计15例被诊断为肺段肺叶病变合肺气肿。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黏液栓者,如果只使用数字化DR为其进行检查,有可能提升误诊率,在使用该设备的同时,对其使用CT作进一步确诊,可全面了解黏液栓具体情况和分布形态,知晓病变范围。

【关键词】X线平片;数字化DR;常规CT;支气管扩张;黏液栓;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090-02

支气管扩张也被称之为粘液嵌塞,属于支气管扩张的特殊表现方式[1],既往文献对其他种类肺部疾病黏液栓报道较多,但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黏液栓塞的文献比较稀少。使用公允化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诊断起到帮助。为了探究该疾病的合理医学影响检查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塞患者为研究36例为对象,全面探究这种疾病的影像表现,旨意提升相关诊断和鉴别水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塞患者为研究36例为对象,患者年龄区间为22.6~59.2岁,平均年龄为(38.5±4.5)岁。在此其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21例,病程区间为2d~21.5a,平均病程为(2.5±0.5)a。本实验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所有患者自愿参与实验调查,并签署了《同意书》。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首先使用数字DR进行检查,仪器型号为美诺瓦DR,参数为200mA,选择正侧位拍摄,后对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对于16例患者实施区域性HRCT扫描。

2.结果

在本次实验调查中可发现,使用数字化DR可见,20例患者的支气管扩张呈现出了柱状透亮现象,在此部分患者中,其肺部纹理相对集中,且增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16例患者仅呈现出肺部纹理集中现象,同时存在串珠状或者柱状增粗现象,为小结节状高密度影像.在这部分患者中,有1例误诊为单纯性支气管炎症,2例误诊为血管畸形,4例误诊为肺炎。

对患者行CT和HRCT可见,患者均为多支或者单支气管短棒状,柱状高密度团影。其CT值为-19-32HU,边缘甚为光滑,行多面观察可见,主轴朝向肺门,和X线平片相对照可见,以上影像为增粗集中化肺纹理。有10例患者X线平片显示,支气管扩张,使用CT检查可见其呈现为串珠状,柱状透亮影像,为“印戒征”。在此其中与有2例X线平片现实为一侧增粗条状,因此误诊为血管畸形。常规使用CT检查表明,连续层面内存在囊状高密度阴影,为气液平面,和以往相比,液面较高。经CT检查后少部分液体不存在强化现象。对患者实施相关治疗后,再次行X线平片检查可见,患者支气管影像为单侧柱状扩张支气管。值得说明的是,对患者行常规CT和HRCT检查表明,在黏液柱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在所有患者中,7例患者合并肺段肺气肿,8例合并肺叶肺气肿。患者的病变位置均在下叶,在此其中位于右下叶位置患者例数为15例。左侧16例。双下叶累及多段为5例。

3.讨论

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塞为支气管扩张发生感染以后的粘稠性炎症分泌物集聚,一般为支气管扩张的表现形式之一[2]。在常规CT影像中,支气管扩张主要表现为分支,短棒或者结节状高密度阴影,病变位置凝集成堆,边缘要进行多层面观察,主轴朝向肺门。该症状的CT值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和粘液栓的具体成分有密切关系,当蛋白含量高,粘稠的时候,CT值普遍偏高,相反粘液栓稀薄时,CT值较低。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应使用个性化窗宽窗位置,同时实施肺窗和纵膈窗交替连续观察。全面知晓病变束的出现,其主轴朝向肺门。和术后样本相比,分支状和短棒状影像代表了支气管扩张,而串珠状和结节状表示囊状支气管扩张。值得说明的是,病灶如果存在肺段或者肺叶位置,通常合并肺气肿,在本组中,该类型共计15例。

使用数字化DR影像为患者进行检查可知,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在X线胸部平片中的主要表现为肺部纹理柱状增粗,相对集中,串珠状影像,非低密度,其特点为指向肺门,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支气管扩张透亮影像,在诊断上较为容易,但如果仅靠此作为诊断依据,则会误诊为单纯性肺部结核,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在本次实验中,经数字化DR检查可见,16例患者仅呈现出肺部纹理集中现象,同时存在串珠状或者柱状增粗现象,为小结节状高密度影像。在这部分患者中,有1例误诊为单纯性支气管炎症,2例误诊为血管畸形,4例误诊为肺炎。

和其他疾病相比,单一性支气管炎症通常表现为肺部纹理增多,不明显增粗,经相关方式治愈后并未发下发生扩张支气管[3]。与其相比,支气管扩张黏液栓表现为肺部纹理相对集中,中度增粗,柱状,经抗感染或者支气管冲洗治疗后,行X线平片复查仍为柱状扩张或者囊状扩张。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表现都是斑片状物质渗出,肺部纹理和纤维条索走行并非一致。对于肺部动脉畸形者进行扫描时可发现,其血管呈现出显著强化现象,在此其中可见引出静脉和引入动脉。

值得说明的是,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肺癌(中心型)支气管黏液栓一般在肿瘤的远端,呈现出手指样改变,边缘相对模糊,肺门存在肿块,从这一点上来分析,和支气管粘液栓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黄雁西,宋琳,韩锋锋,叶文婧,李惠民,郭雪君.先天性支气管闭锁误诊为肺内型支气管囊肿一例并文献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04:6-8.

[2]邵艳波,徐华强,朱莉莉,陈方奇,袁新平.支气管黏液嵌塞的CT诊断[J].海南医学,2014,18:2700-2702.

[3]李永海,郝建成.支气管黏液嵌塞之影像(平片、CT、MRI)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3:1217-1218.

论文作者:于宗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支气管扩张黏液栓的影像诊断研究论文_于宗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