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王佑君 张凤兰

昆明市延安医院眼科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50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6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2%,对照组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门诊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眼睛是人体重要感觉器官,随着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各类眼科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且眼科疾病大部分伴有全身性病理症状,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到工作与学习以外,还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担忧等不良情绪,影响预后。随着人们对眼科护理服务需求增多,传统护理方式暴露出很多不足,不能获得更高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更加贴近患者身心需求,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得到了患者认同。研究选取本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0例眼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方法随机在本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眼科疾病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认知及意识障碍、不配合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实验组26例,对照组24例。实验组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9.5±2.5)岁,文化水平:小学文化水平3例,初中文化水平5例,高中文化水平10例,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8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2.5±2.6)岁,文化水平:小学文化水平5例,初中文化水平6例,高中文化水平10例,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口头上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散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视力进行测量。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环境护理。鉴于每日门诊患者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环境嘈杂,容易使患者的不安情绪与焦虑情绪增强,护理人员可在走廊设置候诊座椅,指导患者在座椅上休息,对特殊情况的患者,比如,情绪不受控、突发疾病单独提供病房,进一步安抚与治疗,在候诊墙上张贴眼科疾病健康知识与就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图文并茂,使患者更容易领会与理解;在走廊上设置地标线与箭头,提供更为清晰的指引,在人流量较大的部位增派导诊护士,以随时随地为患者提供指引,维持良好的就诊与候诊秩序[1-2]。(2)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需热情耐心、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对患者表现出的担忧与焦虑等情绪细心疏导,讲解本院特色、专业的治疗技术、设备与技术过硬的治疗团队,让患者安心、放心治疗;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充分解答,不能含糊其辞,同时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引导患者保持平常心态[3-4]。(3)规范化操作。在进行散瞳、测量视力过程中,护理人员事先讲解操作的目的与意义,讲解操作过程及容易产生的症状,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各项护理操作需专业、及时、周到,使患者安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对于患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过多询问,对患者病情与疾病史保密,对患者充分理解与信任。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评分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进行评分[5-6]。焦虑自评量表(SAS)1~4分制,设置问题15个,0~100分,>50分为焦虑,分数越高说明焦虑越严重;抑郁评分量表(SDS),1~4分制,设置问题15个,0~100分,>50分为抑郁,分数越高,说明抑郁越严重。护理质量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越好。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操作水平、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标准差(±s)与(%)计量与计数,使用检验计数资料,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2%,对照组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视力作为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在眼睛出现病变后容易使心理与生理发生改变,激发患者负面情绪,使护患关系紧张。人性化护理模式随医学技术发展而产生,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基础上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始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最贴心、最周到的护理服务,进而使护患间沟通更加顺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眼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患者不同需求均得到满足,人性化护理将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作为出发点,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安心的诊疗环境作为目标,从环境改善、心理指导与病情检查、健康教育、隐私保护等方面强化干预,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使眼科护理体现出全程化与全方位的护理特点,提高了候诊与就诊的舒适性,减少护理疏漏,进而改善护患关系,实现预期护理目标[7-8]。此外,人性化护理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从患者入院后便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办理各项诊疗手续,提供清晰、准确的治疗指引,使患者减少对医院陌生感与诊疗时的盲目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2%,对照组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作用与价值。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可逐步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王娟.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6,05:193-195.

[2]古风琴.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23:250-251.

[3]贾继贤. 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08:1018-1019.

[4]蔡丽逢,陈艳琼,刘冬情. 人性化护理在三甲综合医院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科学,2015,10:112-114.

[5]刘智,虞仕芬.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9:243-244.

[6]殷利萍. 在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250.

[7] xue-fei li.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 in hospital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 analysis [J]. Journal of jilin medical, 2014 01:626.

[8]Daphne. People-oriented humaniz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incentive mechanism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the nutrition nurse influence [J]. China's health industry, 2015, 13:26-28.

论文作者:王佑君 张凤兰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王佑君 张凤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