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论文_史春贤

史春贤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宁南6154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个性化护理实施于观察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代替常规护理实施于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护理环节中,促进其高热惊厥指标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重症肺炎;个性化护理;高热惊厥

重症肺炎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该病具有起病急、发病快、危险性高的特点,患儿一旦患病,极易出现高热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多会引发惊厥,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1]。针对该病治疗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即为药物干预。据权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将个性化护理作为辅助性手段于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中应用,可有效促进其高热惊厥指标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2]。鉴于此,本文特就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展开探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7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1,各19例,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3岁、1.5岁,平均年龄(2.24±0.14)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0例、18例,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3岁、2岁,平均年龄(2.29±0.11)岁。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入选患者基本数据资料的比对,结果显示,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不明显(P>0.05),符合实验分组的比较标准。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急救治疗措施,选择患儿侧卧体位,清除口腔内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使用无菌纱布将压舌板包裹,置于患儿上下齿间,防止患儿咬伤舌头,并将对乙酰氨基酚栓采用直肠直接给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使用。具体用药剂量为1粒/次,患者在用药治疗后,若高热不退,则可以在间隔4-6小时之后,进行二次给药,但是,24小时之内,应该确保该药物的使用剂量严格控制在4粒以下。除了上述手段外,还可以使用含量为10%的50mg/kg水合氯醛,采用胃管给药或是保留灌肠的方式进行。如果上述手段仍为将患儿的抽搐制止住,则可以使用含量为20%的甘露醇,对患儿进行静脉快速滴注,谨防脑水肿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辅之必要的药物,来纠正酸中毒现象的发生。

1.2.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等。个性化护理实施于观察组,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1)环境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尚小,对于气温变化较为敏感,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注意最好患儿的保暖工作,除此之外,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等不必要的刺激,防止外界因素诱发患者惊厥发作;(2)呼吸道护理:患儿常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因此,加强患儿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该在患儿休息室对其进行体位变换,并轻敲背部,促进其排痰;(3)安全护理;加床栏或适当约束四肢,保证患儿的安全,防止坠床及碰伤;(4)护理人员应叮嘱患儿家长,给予患儿多饮水,补充流失的水份,让其多进食流质、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粥、鸡蛋羹等;(5)心理护理:患儿在接受治疗的环节中,为了促进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增加,护理人员应该与患儿及其家长增加沟通频率,并以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所具备的心理特征为依据,选择其喜欢的游戏,促进彼此间信任感的增加。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指标展开评估。

1.4评价标准

满意度评分依据:非常满意:评分介于81-100分之间;满意:评分介于61-80分之间;不满意:评分介于0-60分之间。满意度=100%-不满意例数/n*100%。

1.5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1.0完成纳入实验研究数据的比对,计数资料采用的表述方式为“%”,检验方式为“X2”;计量资料采用的表述方式为“ ”,检验方式为“T”;设定P<0.05,为统计学差异成立的必要条件。

2结果

2.1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在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详细数据资料如表1记载所示。

表1 两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比对

3讨论

由于小儿的脑解剖生理结构相比较成年人而言,发育尚不成熟,因此,神经系统功能处于发育的不稳定阶段时,惊厥发生阈值很低,与此同时,一旦受到高热的刺激,将会使得患儿的大脑异常兴奋最是导致神经细胞发生异常,诱发惊厥的出现[3]。惊厥极有可能造成患儿的脑部供氧不足,导致缺血性损伤的出现,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出现癫痫、智力低下等一系列的后遗症,为患儿及其家庭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一旦发现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和惊厥,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便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4]。

个性化护理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护理方式,其护理旨在以患者的个体状况差异为依据,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具体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来降低其不良心理的出现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进而达到促进治疗效果提高的目的。他可以从每一个细节着手,予以患者具体化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中的试验研究结果充分阐明,观察组在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代替常规护理实施于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护理环节中,促进其高热惊厥指标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陆蕊君.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13):164-165.

[2]朱元芳,闵丽,舒小玲.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110例的个性化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03):429-431.

[3]尚雯悦.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1):142+152.

[4]童萍.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1):6233+6235.

论文作者:史春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论文_史春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