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P理论的回汉墓区比邻建设设计研究论文_叶伟杰

叶伟杰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老龄化形势越发严重,死亡人口逐年上升,加上各地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殡葬用地后备资源告急。鉴于规划土地划拨、相应国家生态墓葬、节约用地等前提,回、汉公墓比邻建设成为了优先选项。

本文分别从回民的墓葬习俗、汉族的墓葬习惯与拜祭流线入手,分析总结两民族墓葬的共同点和习俗矛盾之处,探讨回汉墓区建设的区域公用、区域划分或隔离方案;通过文献、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以实际建设项目为基础,从回民、汉族的墓葬习俗、多民族墓区比邻建设的案例或思路、墓区规划建设方案、物流SLP法运用在民用建筑布局的案例等方面入手,对回汉墓区比邻建设进行合理性论证和方案优化,最终探讨该设计策略的推广可行性。

关键词:回民;墓区;民族学;设计策略;SLP法

一、研究背景

根据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法规,允许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撒拉族、乌兹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和保安族等10个少数民族(以下简称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延续固有殡葬模式,这是尊重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实行殡葬改革提倡遗体火化时,国家民委和民政部就明文规定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保持殡葬习俗不变。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等城市这项工作走在前列,均由政府投资、建设及管理。由表1-1可以看出,在回民人口比重较大的大城市除北京、武汉等外,人均墓地面积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容需要,其中以广州的情况较为迫切。鉴于广州城市地位和回民人口比重等典型性,下文将以广州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

表1-1 全国各地回民公墓现状情况一览表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均来自当地民宗部门。

1.1回民公墓的现状与需求

广州市是少数民族散居区。2015年,广州有少数民族人口71.8万人,分属55个少数民族。其中,户籍少数民族人口8.8万人,人数较多的主要有壮族、回族、满族、土家族、瑶族;非户籍少数民族人口63万人,人数较多的民族主要有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广州市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城市之一。

广州市正使用的回民坟场只有一个,即新市回民坟场。每年约有150名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人员尸体需要在广州土葬,坟场用地更显紧张。2009年新市回民坟场基本葬满,后经市政府对该回民坟场进行深入挖潜,将原绿化用地改为墓葬用地并将一些散乱旧坟进行整理,增加了可葬面积。但截止2016年底,扩容后的穴位已基本用尽。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来广州生活居住、创业发展的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多,加之人口老化,坟场用地将更加紧张。

1.2汉族公墓的现状与需求

2016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04.3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6.06%。年末户籍人口870.49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3.73万人,出生率15.9‰;死亡人口4.72万人,死亡率5.5‰;自然增长人口9.01万人,自然增长率10.4‰。户籍迁入人口11.87万人,迁出人口4.62万人,机械增长人口7.25万人。

广州已建墓地的土地使用接近饱和,在墓地储备方面又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广州现有公墓12间,包括广州市银河公墓、广州市中华墓园等。划用地总面积4217亩,实际剩余未开发用地仅约1200亩,剩余率仅仅为28.45%。与同为国内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广州的公墓建设规划数量及用地面积仍然较为处于落后状况。从长远看,由于个别公墓用地已经饱和,未来几年公墓用地缺口较大,不能较好地满足市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丧葬需求。中华墓园、新塘华侨公墓、花都新华陵园、花都祥安墓园、从化华夏陵园等公墓的墓地开发量仅能够供今后1-2年使用,墓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3回、汉公墓现状选址方案

鉴于以上论述,回、汉公墓均迫于加快落实用地选址的进程,而原来城市规划的公共设施用地一般难以满足需求。为了同时满足城市化的用地需求,政府一般将公墓选址定在偏远郊区或地势环境相对较差的农、林用地,再进行改变用地性质手续。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2016年2月民政部等9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均提及节约用地、生态墓葬等要求。鉴此,为达到高效集约用地使用和精简改变用地性质手续的目的,广州民政局选取了部分城市郊区丘陵地区用作回汉公墓合建。

二、回、汉墓葬的异同和并设的可行性

2.1 回族、汉族墓葬形式

“回民”泛指广义上的“回教民族”,即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根据《古兰经》的内容,回民墓葬基本存在速葬、薄葬、土葬等特点。在办理丧事时,采取不用棺木的简葬,遗体需要严格按照“头北脚南面朝西”。祭奠时,不吹奏乐器、不放鞭炮;不讲究看风水、选日子;也不向送葬人磕头鞠躬、穿特殊服装等。

现代汉族的墓葬祭奠形式逐渐简化,但从民间传统习俗来讲一般可大致分为治丧、安葬、服丧、祭奠四个阶段。而祭奠一般又有“头七”,“三七”、“五七”、“七七”、“百日”等等。每年清明节,亲人携带香烛、贡品前往安葬处进行扫墓,部分地区会携带烧乳猪、白酒等。

2.2回族与汉族祭奠习俗的差异与矛盾

(1)汉族祭奠的部分贡品如乳猪、烧酒等,是回族的禁食品;

(2)汉族祭奠习惯焚烧纸活,回民“坐夜”者需要身上干净,忌讳烧纸钱纸活;

(3)回民传统“乃孜尔”(祭事)的时间与汉族不同,但近年也有部分回民也在汉族清明节时分进行祭奠,容易因交通拥堵而导致其他矛盾发生。

2.3 回汉公墓比邻建设的现状及并设可行性

通过采用文献调查和网上信息搜寻,回汉公墓比邻建设基本集中在多民族聚集地区以及城市城镇等人口密集、用地紧张地区。而上述地区回汉公墓建设基本采用空间隔离、地形隔断之类的“一刀切”划分方法,基本没有做到同类资源合并使用、公共空间有机结合,用地利用率较低,无法达到公墓并设、节约土地资源等目的。

结合公墓建筑群的特殊使用功能,其内部建筑群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主要确定于祭奠人流和工作人员流线的动向,在经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后,总结出以下几条使用流线:

(1)回民“米衣”流线

外部——业务楼——洗米衣房——米衣房——拜祭楼大厅——特定墓区

(2)回民祭奠流线

外部——业务楼——特定墓区

(3)汉族骨灰拜祭流线

外部——业务楼——骨灰楼——拜祭廊——骨灰楼——业务楼

(4)汉族墓碑拜祭流线

外部——业务楼——特定墓区

(5)日常工作人员流线

外部或服务楼——业务楼——骨灰楼/拜祭廊/各墓区

(6)工匠、维修队流线

服务楼——墓碑存放区——工作区——墓区/各设备房/骨灰楼

鉴于以上两个墓区较复杂的区域使用流线,为较好的理清其内部可融合的流线和公用空间、我们引入了原分析物流、工业系统布置的SLP理论。

三、SLP法及对墓区功能建筑的布局分析

3.1 SLP法在建筑布局运用简述

系统布置设计(SLP)是美国学者理查德·缪瑟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通过对工业系统规划布置中物流和非物流因素进行定量试算分析,最终得出最优布置方案的一种设施规划方法。下文将以广州某回汉并设公墓为例,采用SLP法对其建筑群设计布局进行分析和优化。

3.2 建筑单体间的物流强度分析

由于公墓建筑的特殊性,我们将进行祭奠活动的人流量作为分析法中的“物流量”;通过上文提及的使用流线,以及各建筑单体的最大开发容量,总结出各建筑单体的物流(人流)流量表:

表3-2-1 物流(人流)流量表

由于尚未确定建筑单体布局的物流(人流)距离,则暂定单体间距均匀分布,即其物流强度与物流量呈正相关。对各建筑单体的物流量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百分比进行以下物流强度关系图:超高物流强度A(物流强度占比前10%)、特高物流强度E(物流强度占比前20%)、较大物流强度I(物流强度占比前30%)、一般物流强度O(物流强度占比前10%)、可忽略搬运U(无物流关系)。

表3-2-2 物流强度相关图(空白处为“U”)

3.3 建筑单位相互关系(非物流)分析

根据排列组合公式,由上述11个建筑单位两两关系共有N *(N-1)/2=55组。根据图3-3-1建筑单位互相关系等级中的比例,综合表3-3-2所示的密切程度理由代码,的出建筑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图表3-3-3:

表3-3-1 建筑单位互相关系等级

表3-3-3建筑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图(空白处为“U”)

3.4 建筑单位综合互相关系分析

3.4.1 确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对物流和非物流关系对建筑布局总体的影响分析,量化其重要性对比,以m:n表示。若比值大于3:1则物流关系占主导地位,建筑布置只考虑物流即可,反之亦然。在上述案例中,物流(人流)和非物流对建筑布局几乎同等重要,在此暂定其重要性比值为1:1。

3.4.2 量化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的密切程度等级。

对上述物流强度相关图(表3-2-2)和建筑单位互相关系图(表3-3-3,非物流)中各密切程度等级进行量化,分别取值:A=4,E=3,I=2,O=1,U=0,X=-1。然后采用加权平均值公式确定两建筑单体i和j之间的密切程度关系CRij

CRij=mMRij+nNRij

其中MRij和NRij分解是物流相互关系等级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等级

3.4.3 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

将各建筑单位的物流和非物流关系进行上述算法运算,得出综合相互关系量化表3-4-1;再对其综合相互关系分数进行排序,根据以下比例进行关系密级划分,最终形成综合相互关系图3-4-2:A(绝对必要靠近)1~3%;E(特别重要靠近)2~5%;I(重要)3~8%;O(一般)5~15%;U(不重要)20~85%;X(不希望靠近)0~10%

表3-3-3综合相互关系量化表

表3-4-2综合相互关系分析图(空白处为“U”)

3.5 建筑单位位置相关图

3.5.1 建筑单位综合接近程度计算

根据SLP法理论,某作业单位的中和程度等于其与其他单位之间密切程度量化分值的总和。故将上述案例的综合互相关系分析图(三角矩阵)转化为斜轴对称的方阵表格。然后按行累加量化的关系密级分值并进行排序,得出图3-5-1。

表3-5-1综合接近程度表(“/”右侧数值为量化值,空白处为U/0)

3.5.2绘制建筑单位位置相关图

从综合相互关系分析图3-4-2中取出A级建筑单位对1-2,5-6,涉

及4个单位,按综合接近程度表中顺序为2,5,1,6;将排序最前的建筑单位2布置在位置相关图的中心位置,处理作业单位对2-1,根据密切程度画四根相连线段,表示为量化分值4,两建筑单位间距离最近,设为一个单位距离;若量化分值为2,则为两个单位距离,如此类推。然后布置综合接近程度次高的建筑单位5,处理作业单位对5-6.

然后处理关系等级为E的作业队,按上述流程操作,如此类推,最终得出建筑单位位置相关图:(综合相互关系为0~-1时,表示两建筑单位应远离)

表3-5-2建筑单体位置相关

根据得出的建筑单体位置关系图,套入各建筑单体的使用功能或占地面积,便能科学得出建筑群的布置总图。

四.结语

将工业系统布置设计(SLP)理论引入多民族公墓布置中,能从原来的定性分析有效地变成定量分析,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单元密切关系进一步量化,能较科学、直观地处理好布置关系,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竞恺,赖巧晖,蒋雨芬.现代墓园规划设计方法探讨——以广州市观音山公墓首期工程和广州市回民公墓设计方案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6(02)

[2]周传航.我国公墓墓葬发展和公墓土壤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马晓东.马子山回民公墓服务站[J]世界建筑,2015,(8)

[4]孔庆书,王震.基于SLP理论的高校大学科技园选址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6,07?

[5]高朋.基于SLP理论的校园设施布置规划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5?

上接第348页

低;单边停车也比两边停车效率低。原则就是,尽量减少行车道面积、增加停车位面积,从而提高停车效率。

车位布置还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车位布置避免阻挡门厅大堂出入口、避免墙柱阻挡开车门情况、避免车位下方布置集水井或排水沟导致车辆或人进出时受其影响。

4、设备用房布置要点

一般情况下,为减少计算容积率面积,尽量把设备用房设置于地下室,如变配电房、水泵房等。对于设备用房的布置原则,位置上建议是首选塔楼范围内,其原因一是塔楼范围内层高较高(无覆土),设备用房所需的层高要求比较高,刚好能利用塔楼范围内的空间;二是塔楼范围内因剪力墙较多较密,车位往往不好布置在其中,那空出来的空间不布置设备用房也是浪费了;三是塔楼范围内位置离地上建筑最近,对于设备管线不需拉很长,也是省成本的体现。

5、非机动车库布置要点

部分地区规划要求需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的,对于非机动车库位置的选择,如能放地面,则最好放地面,减轻地库负担;若需放地下室,则建议布置于车位、设备房以外的空间,因非机动车库所需的空间要求较机动车位、设备用房要灵活,因此建议在布置好车位、设备用房后再作非机动车的布置考虑。另需注意的是非机动车库的出入口最好在塔楼范围内,避免在室外园林中间凸出一个出入口,影响园林景观。

6、人防布置要点

对于人防墙、人防门的布置要点是,人防大门比人防墙要贵得多,因此设计人防单元划分时要注意尽量少开人防大门,尽量用人防墙分隔;人防墙的设置时,要尽量利用原有塔楼范围内的剪力墙作为人防墙,也是减少成本的做法。

对于人防主要口部的设置,可利用坡道作为主要口部出入口,代替直通室外园林的出入口,减少对室外园林的影响。对于人防次要口部的设置,一般利用塔楼的楼梯兼做人防次要出入口。

7、消防布置要点

消防设计上需注意防火分区的设置尽量与人防单元分区吻合,从而减少防火墙的设置;防火分区划分时多用防火墙分隔、少用防火卷帘分隔;防火卷帘的设置需注意避免阻挡车位;划分防火分区时也要有技巧,尽量利用塔楼的楼梯作为疏散出口,避免设置直通室外园林的疏散楼梯。

结语

上述对一般民用建筑地下车库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主要从设计原理及成本优化角度,浅析地库设计中关于地库规模确定、地库设计选型、剖面竖向分析及平面布置这几方面的设计要点,对地下车库设计能有效做到节省成本、节省用地、经济实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论文作者:叶伟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基于SLP理论的回汉墓区比邻建设设计研究论文_叶伟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