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策略初探论文_ 赵莎,

——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赵莎 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由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辅导员培训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高校辅导员职业知识的培训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培训的质量和辅导员日后的工作实效。本文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现状,提出优化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的策略。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质量,从而提高辅导员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辅导员;培训; 职业知识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1]。而经调查得知,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存在着学历结构复杂、非思政专业毕业居多、职业知识和能力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不足、对辅导员职业认识不够充分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辅导员的培训,尤其是职业知识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针对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本文做了如下调查。

一、我校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现状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校部分辅导员的职业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7份,收回有效问卷33份,占总比的89%。其中男性5名,占总比的15%,女性28名,占总比的85%。专科学历1人,占总比的3%,本科27人,占总比的82%,研究生5人,占总比的15%。初级职称4人,占总比的12%,中级职称5人,占总比的15%,无职称24人,占比73%。兼职辅导员2人,占总比的6%,专职辅导员31,占比94%。在校担任辅导员一至两年的为18人,占比55%,三年及以上的为15人,占总比的45%。从调查情况来看,该校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如下三点:

1. 培训力度不够大

根据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培训计划,辅导员需定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本培训期限为:入职培训不少于40标准学时(10天);中级不少于48标准学时(16学时/年,3年12天);高级不少于128标准学时(16学时/年,8年32天)[1]。有调查表明,在入职培训方面,81.7%的辅导员参加过培训,16.5%的未参加过[2]。而该校辅导员入职前基本未参加入职培训,之后的培训力度也不够大,如表1所示。尤其是入职一到两年的辅导员, 认为培训次数不够或严重不足的占总比的44.4%。

2. 学校对辅导员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43号令第十四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每年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校级培训,每5年参加1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3]

政策的实施最终需要各大高校去落实,而实际上很少有高校能够严格按相关文件执行,未参加培训就上岗或者每年培训学时不够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归根到底是因为高校相关领导未对辅导员培训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近两年来,随着该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辅导员的职业知识培训逐渐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但通过本次调查可见,该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如表2所示。

3. 培训内容的实效性不足

在全国各大高校辅导员队伍中,非思政专业毕业者居多,这就会导致辅导员的在实际工作中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而缺乏科学理论方法的指导。但由于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对刚入职的需要马上处理学生管理实务工作的辅导员而言,急需的是具有实效性的培训,如学校各职能部门结构及人事情况、学生困难家庭认定工作相关要求、学生违纪处理办法、突发危机事件应对策略等。表3为该校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时效性调查,由此可见,该校需加强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的实效性。

二、优化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策略

1. 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机制

高校辅导员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需要国家、省市级政府以及学校的三方努力。目前,国家的相关方面的政策已经为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提供了制度保障,省市级政府也联合了相关有资质的高校建立了研修基地。所以,作为高校辅导员建设的基层组织,各大高校也应该积极相应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各研修基地,为辅导员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平台。首先,各大高校相关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及辅导员培训在整个高校建设及日常工作中起到的潜力在的、长效的作用;其次,制定相关制度至少保证辅导员每一年受到了教育部规定的课时培训;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实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的监督考核制度,保证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切实有效展开。

2. 科学规划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内容

在对辅导员的培训过程中,辅导员职业知识内容的选取是整个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决定了该次培训是否能在日后的工作中体现它的价值。否则就会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那么,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内容应该怎样选取呢?本文基于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该校部分辅导员的职业知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出该校辅导员的职业知识短板,希望可以为高校辅导员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

2.1 法律法规知识

高校政治辅导员担负着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双重任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对于辅导员完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4]。高校辅导员只有了解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依法执教、管理学生、服务学生,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本次调查将辅导员职业知识分为基础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日常管理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六个模板。在调查该校辅导员职业知识短板模块时,选择法律法规知识的人数最多,占总比的52%。与法规法规相关的短板子科目及所占比例如表4所示。

注:“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为中国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3”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5”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6”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7”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8”为都不太了解。本题为多选题。

2.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子科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本次调查中,42%的辅导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是自己的短板,其子科目被视为短板科目的比例如表5所示。

注:“1”为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2”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3”为思想政治教育史;“4”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5”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6”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7”为都不太了解。本题为多选题。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能力是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的体现,其直接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关乎的是学生的切实利益。它要求辅导员必须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用于管理学生、教导学生、服务学生。最重要的是辅导员必须时常关注国内国外关于这一模块知识的更新,保持常学常新。具体来说,这一模块的知识主要包括: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相关知识;时事与政策;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所带专业学生毕业需具备的证书及相关政策;网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在本次调查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是自己的职业知识短板模块的辅导员占比为36%,其子科目被视为短板科目的比例如表6所示。

注:“1”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相关知识;“2”为时事与政策;“3”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4”为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知识;“5”为所带专业学生毕业需具备的证书及相关政策;“6”为网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相关知识;“7”为都不太了解。本题为多选题。

?

3. 增进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辅导员培训主要是采用研修基地专业培训和讲座的形式进行,这两种方式相当于课堂教学中的教授法,能够让学习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但它也有一个缺点,即通过这种方式接受的信息多储存于人的短时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不加以强化就会被遗忘。所以,除了采用研修基地学习、讲座、网络课程、讨论与交流、学习经典案例等方法,我们也可以通过调研、团队训练、情景模拟、参观考察等方法增加辅导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综上,面对该校高辅导员培训力度不够大、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培训内容实效性不足的现状,该校应全面优化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策略,如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机制、科学规划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内容、增进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方式多样化等,以增强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养,培养出更多的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EB/OL].(2014-03-27)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s7060/201403/t20140327_167113.html

[2] 王民忠, 赵锋, 彭庆红. 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调查与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 2007(8):42-44.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9)http://www.moe.edu.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4] 刘皓.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意义[J]. 科技信息, 2013(9):306-307.

论文作者: 赵莎,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高校辅导员职业知识培训策略初探论文_ 赵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