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研究论文_罗效萍,董韫,袁慧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研究论文_罗效萍,董韫,袁慧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 云南 红河 66110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81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风险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周、3个月观察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风险管理;重度颅脑外伤;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280-02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是当前医疗界的共识,一旦发生护理风险就会导致患者伤残、功能损害或者死亡,给患者以及家属的工作生活均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损害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的形象。重度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急诊创伤疾病,诱因多样且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多表现为颅骨骨折、头皮外伤等,致残以及致死率高,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风险,因此进行必要的风险防控至关重要[1]。本研究中以81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例,主要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15年1月-2016年7月;样本选取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我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病患中选取81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分组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2±5.3)岁。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7±5.5)岁。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照医嘱以及疾病护理规定机械性执行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常规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定时巡房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包括:

1.2.1建立责任护理小组 根据重度颅脑外伤的疾病特点以及护理要求成立责任护理小组,每组由1名主治医生、1名责任护士、3名护理人员组成,由责任护士担任组长,组织成员加强培训力度,邀请专业、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风险防范经验分享,深化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理念以及指导其熟悉掌握具体护理管理措施以尽快适应新环境,并注意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技能操作水平,结合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制定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

1.2.2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方案 由责任护士组织成员定期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总结归纳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实施应急方案;同时注意考虑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采取措施合理规避,以确保方案能够有条不紊顺利实施。

1.2.3加强护理记录管理 操作过程中注意加强记录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将每天的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并签上自己的名字,保证记录书写的规范性。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分类整理以及总结,找准发生原因并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护理前、护理后2周、3个月采用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恢复越好。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院内感染、护理纠纷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自制问卷调查对比,判定标准:满意:>80分,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GOS评分采用t检验,以(x-±s)表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GOS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前、护理后2周、3个月GOS评分分别为(5.7±1.5)分、(8.7±3.5)分、(5.2±1.4)分;对照组分别为(5.5±1.2)分、(6.9±3.2)分、(3.5±1.5)分。通过SSP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可知,护理前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t=0.417,P>0.05),护理后2周、3个月观察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6.154、6.98;P<0.05)。

2.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0%(8/40);护理满意度77.5%(31/40),其中满意20例,较满意11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41例患者护理中只出现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2.4%;护理满意度为97.6%(40/41),其中满意24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1例。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5.936、6.522;P<0.05)。

3.讨论

重度颅脑外伤多源于头部遭受外界暴力间接或者直接造成,病情危急且进展快,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容易诱发其它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另外由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临床护理工作风险较大,因此操作过程中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其快速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判断和处理,为了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率,在护理工作中加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2-3]。

与其它护理模式相比,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树立风险防控意识,保证所有工作具有时间性、顺序性以及预见性,因此可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另外该项护理模式可有效避免操作中重复无效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将其应用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是改善患临床症状、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结果显示:护理后2周、3个月观察组GOS评分更具优势,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风险管理的应用必要且有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深受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池建.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163-164.

[2]陈小梅,王明思,程秀娥等.颅脑外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体会[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24(5):494-494.

[3]赵磊,蔡晓佳,史晓博等.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10):233-234.

论文作者:罗效萍,董韫,袁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研究论文_罗效萍,董韫,袁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