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论文_李明

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论文_李明

(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 潍坊 261041)

【摘 要】2016年7月南方洪水,迅速占领新闻各大版面,以安徽、江苏、湖北为主的省份洪涝灾害严重,造成数以亿计的损失,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海绵城市的设想重新提上日程,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有利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动城市现代化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与传统的城市洪涝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从海绵城市建设的产生背景以及实施过程出发,结合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解决,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海绵城市;困难;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0-0022-02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希望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以及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蓄水、渗水、净水”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促进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开发。打破常规,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态旅游场所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建设海绵城市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但受制于技术上的缺失和管理上的不完善,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脚步缓慢[1]。

1.海绵城市的产生背景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全球变暖现象日趋严重,造成全球海平面上涨,水位线上升。据统计,内涝最严重的2011年,全国共计损失4000余亿元。2010年以来,六年的时间,年均损失也在千亿元以上。城市内涝基本覆盖34个省市地区,全国城乡年均受灾人口在1.2亿人左右。2013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现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城市规划防洪排涝的重要指导思想[2]。

生态建设决定城市发展。未来的城市是生态城市,科技城市,为建设更好的城市,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为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水平,也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城市水利正常的生态平衡,海绵城市的建设变得迫在眉睫。

2.建设海绵城市遇到的困难

城市海绵体的建造规划包括城市海绵体的选择和布局,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是阻碍城市海绵体建造的首要原因,海绵体规划既要考虑城市的自然地形条件及河湖水系格局,也要考虑地理水纹条件及降雨情况,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一些外界条件的干扰,像人为因素、外界因素。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因素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时候,规划师一定要进行实地的勘探,对各方面进行了解并熟知,根据城市水文情况,气候变化以及地质条件等做好万全准备,以防这些因素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和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注重于地上建筑物的美观实用,却忽视了地下建筑。我国的城市排水系统严重落后,很多一线或二线城市的排水系统甚至还是几十年前的设备。我国城市基本上对于排水系统的设计报预期要小于一年,一些比较老旧的城区甚至只有六个月左右,不仅如此,市政排水管网与下游河道的衔接不协调,在遇到特大暴雨时,甚至会导致倒灌现象的发生。传统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防洪规划、以及城市地下管道管理维护的落后以及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意识的缺失,使得我国受灾城市的数量、规模、经济损失程度和人员死伤趋势呈逐年上涨的态势[3]。

2.2 河流的消失

城市的聚集离不开水源,我国主要城市四周都拥有天然的河流、湖泊、水塘等天然水体,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紧张,许多湖泊被开发利用,填埋变成建筑用地,河道锐减。这就造成城市在遇到特大暴雨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排水,以至于城市内涝严重。

2.3 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维护不善,

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堵塞严重,导致排水不畅,马路清洁工经常把灰尘,垃圾扫到下水道口,严重影响排水效果。

3.落实建设海绵城市的措施方法

3.1 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综合当地的地势地况,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低影响开发意识,对当地的水文地质以及雨水气候条件进行一个综合的合理分析,设计人员还需对各环节进行协调,明确海绵城市的建设用地情况,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基于城市特性,进行适合的改造,设计实用的排水系统,修复完善生态系统,对河流、湖泊进行河道清淤,退耕还湖,从而有效的解决城市内涝问题[4]。

3.2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雨洪管理是一个舶来词,指的是对城市雨水的控制和利用。目前我国的地下水系统不够完善,技术上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我们应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提高自我。目前水系统比较先进的有美国的BMP\LID,澳大利亚的WSUD、英国的SUDS、新西兰的LIUDD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能够促进我国的城市建设,也能够提高我国的水利管理系统[5]。

4.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不成熟,条件达不到都成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在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中,总体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等要充分落实到海绵城市建设当中来,结合自身的条件因素找到适合城市的个性化私人订制。

参考文献

[1]卜德鹏.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51.

[2]李岩.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5,(5):26-27.

[3]耿建平.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5):78-78.

[4]康殿旭,苗伟.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7):38.

[5]张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14,14(9):5-7.

论文作者: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论文_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