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丙肝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分析论文_王宜珍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一病区传染科 212400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丙肝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共251例。对所有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进行抽血检验,主要对其乙肝、丙肝方面进行检验。然后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在乙肝表面抗原检验方面,血液透析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无手术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有手术史与无手术史患者之间不存在有很大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乙肝、丙肝的感染率较之正常人的感染率较高。在乙肝、丙肝感染因素中,输血史与手术史是最为主要的两个因素,除此之外,这还与血液透析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血液管道的重复利用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在患者继续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整个过程中的灭菌、杀毒、隔离等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在医疗技术、医疗理念等方面有所提升,尽可能的减少患者血液透析的次数,减少血液透析对患者的危害。

【关键词】乙肝;丙肝;血液透析;心理反应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10-01

血液透析,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因为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存在有极大的危险性,所以患者经常会出免疫能力下降的现象,那么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的概率和可能要明显的高于正常健康人群。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乙肝、丙肝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分析,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共25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进行抽血检验,对其乙肝、丙肝感染进行检测,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共25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进行抽血检验。本文所选取的对象均无乙肝、丙肝病史,并且多有患者的血液透析在一个月时间以上。251例患者中,包含有男性患者166例,女性患者85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13~80岁之间。所有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进行透析实践爱你最短的为1个月,最长的为16年。血液透析进行一年以上的患者有149例。所有患者每周进行1~3次血液透析,并且每次的时常约为4~5个小时。有输血史的患者占了总数的35.5%,约为89人,有手术史的患者占总数的32.3%,约为81人。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s),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 结果

在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方面,有38例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成阳性,丙型肝炎检测成阳性的有32例。二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5.1%和12.7%。

在患者性别与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关系方面,经过血液透析的男患者出现乙肝表面抗原的概率要明显的多于女性血液透析患者。但是在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男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女性血液透析患者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手术史与输血史的关联对比方面,血液透析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无手术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有手术史与无手术史患者之间不存在有很大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的目的主要是净化血液,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种重要的现代疗法,血液透析的医疗技术挽救了很多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性命,但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为疾病的折磨或者疾病自身本来具有的特点,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乙肝和丙肝或者亦是如此,所以要对该患者的疾病进行治愈治疗,首先就是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呵护[1]。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依赖透析机器才能得以生存,自身在饮食以及工作、社交活动等反面都受制于疾病,他们不能自主正常的生活。心理总会担心自己会拖累家人,思想上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和负担。除了紧张、恐惧、焦虑、自卑以及苦恼的心理因素之外,部分乙肝、丙肝患者还会出现抑郁、负罪感等负面的心理因素,有的患者甚至对生命和生活产生了绝望和失望的消极心理。这严重影响力患者的生活和疾病的康复,医护人员对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细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把自己的困扰和苦恼宣泄出来,同时还要帮助患者从对医生护士的相对依赖中独立出来,尽可能的做到心理方面的自行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强调患者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患者家属的积极支持,能够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患者精神生活的质量也会随之而提升。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的乙肝、丙肝的感染率较之正常人的感染率较高。在乙肝、丙肝感染因素中,输血史与手术史是最为主要的两个因素。血液透析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无手术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有手术史与无手术史患者之间不存在有很大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除此之外,这还与血液透析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血液管道的重复利用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在患者继续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整个过程中的灭菌、杀毒、隔离等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在医疗技术、医疗理念等方面有所提升,尽可能的减少患者血液透析的次数,减少血液透析对患者的危害[2]。

参考文献:

[1]崔文英.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国血液净化,2008,07(7):399-402.

[2]杨慧芳,俞建芬,张娟. 血液透析患者乙肝、丙肝感染现状分析与护理体会[J]. 实用医学杂志,2008,11(24):2002-2003.

论文作者:王宜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乙肝、丙肝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分析论文_王宜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