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心病患者病程不同阶段心电图、心脏彩超改变情况的临床意义探讨论文_吴娅妮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电诊科 1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高心病患者病程不同阶段心电图、心脏彩超改变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诊治的60例高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检查手段分为心电图组与心脏彩超组各30例,分别应用心电图检查与心脏彩超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心脏彩超组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的检出率(60.0%、90.0%)均高于心电图组,P<0.05;心电图组与心脏彩超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16.7%、20.0%)相当,P>0.05。结论:与心电图检查相比,心脏彩超检查检出高心病患者病程不同阶段的准确度更高,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的评估,值得推行。

【关键词】高心病;病程;心电图;心脏彩超

高心病即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导致心脏结构及功能出现病变。该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一般为高血压的症状,到了中后期后才会出现心衰、疲劳、咯血、下肢负重等症状,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心电图能通过心脏产生、传导的兴奋情况对疾病的病程及心室厚度等情况进行推测,对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心脏彩超主要以超声波的形式进行检查,可反映高心病早期的病变,具有无痛、无放射性等特点[3]。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高心病患者病程不同阶段心电图、心脏彩超改变情况的临床意义,就我院6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对比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诊治的60例高心病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证实,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乏力等症状,排除肝肾功能障碍与精神疾病患者[4]。根据不同检查手段将患者分为心电图组与心脏彩超组各30例。心电图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2~91岁,平均(77.6±2.1)岁;病程4~16年,平均(11.6±3.7)年。心脏彩超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4~90岁,平均(78.0±2.3)岁;病程4~15年,平均(11.4±3.3)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心电图组:应用Delmar2738-503型12导联心电图(美国太空实验室),患者取仰卧位,酒精擦拭导联连接处,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安排专业的心电图医生进行分析。

心脏彩超组:应用西门子ACUSON 3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0~4.0MHz,患者取左侧卧位,于左室长轴切面取样,检测左室收缩、室壁厚度以及腔室内部情况,随后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处取样至二尖瓣口,检测舒张期的血流频谱、E峰值、A峰值最大速度,并详细记录E波、A/E的加减速度时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PS21.0系统,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脏彩超组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的检出率(60.0%、90.0%)均高于心电图组,P<0.05;心电图组与心脏彩超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16.7%、20.0%)相当,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的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达近7亿人。尤其是我国,受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膳食结构等的变化,高血压患者人群在近些年大大增加。高血压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动脉舒张压或收缩压持续攀升,患者常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疲劳等症状,严重时会对心、脑、肾等器官产生影响,引发心梗、肾衰、中风瘫痪等重大疾病。高血压为高心病的主要致病原因,长期高血压导致心功能及心脏结构出现病变。高心病初期,患者的心脏只会出现负压增加,无有实质性变化,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的心肌纤维会慢慢增大,导致左心室肥厚,进一步导致心功能受损。

针对高心病患者而言,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心电图检查与心脏彩超检查。心电图主要是记录心肌机械收缩情况,心脏肥厚与心室缺血的检出率较低,因此其临床应用受限[5]。此外,冠心病与高心病的临床症状相似,因此二者易出现误诊。心脏彩超检查的成像清晰,对脏器周边的器官也能清楚显现出来,具有实体感,可准确了解脏器的解剖结构;还可直观地观察出瓣膜返流、心腔扩大以及心脏肥厚的情况,以此反映心功能状态[6]。已有的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心脏彩超可对左心室的具体部位及厚度进行检测,且可对肥厚性心肌病与高心病进行鉴别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心电图组相比,心脏彩超组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提示心脏彩超检查高心病的准确率优于心电图检查。

综上所述,与心电图检查相比,心脏彩超检查检出高心病患者病程不同阶段的准确度更高,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的评估,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王敏.高心病患者病程不同阶段心电图、心脏彩超改变情况的临床意义[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5):75-77.

[2]任军勇,刘炯鸥.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对比性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1):17-19.

[3]彭林林.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135+138.

[4]王娟.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140-141.

[5]火明顺,罗静,张艳丽,等.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4):110-111.

[6]张琛琛.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9):71-72.

论文作者:吴娅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高心病患者病程不同阶段心电图、心脏彩超改变情况的临床意义探讨论文_吴娅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