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福建省外语教育发展研究论文_何远盼 王萍萍 吴旭杭

“一带一路”与福建省外语教育发展研究论文_何远盼 王萍萍 吴旭杭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省 福州市)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2017年科研项目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离不开语言服务与语言人才制定和实施多语种教育政策是全球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总趋势。当前中国外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成立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领导小组;关键语言为主体的多元语言政策;培养卓越复合型涉外人才等,是今后规划和制定中福建省外语教育政策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本文在研究中以外语教学改革为核心,从“一带一路”大环境出发,分析当前福建省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提出外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语教育;语言政策;语言规划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东盟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语言作为互通互联的重要工具,推进“一带一路”合作需要丰富的语言人才,国家及地方应当审时度势,做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与规划。“一带一路”覆盖国内外近70个国家和地区,语言状况十分复杂。“一带一路”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语言辅路。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福建省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势在必行。

二、福建省“一带一路”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现状及问题

1、福建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但是福建省外语教育形势并不乐观。日、法、德语的基本上福建省各大高校均有设置,另外福州大学开设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教育。而涉及东南亚等地区的泰语、菲律宾语、马来语等小语种建设没有开展,师资匮乏。简而言之,福建省“一带一路”小语种教育缺乏。

2、福建省缺乏“一带一路”外语教育规划。“一带一路”外语教育不是盲目性的教育,尤其是地方“一带一路”外语教育要具有地方特色,服务区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福建省虽然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方案,但并没有进行“一带一路”语言教育规划和进行相应的顶层设计。这也导致福建省高校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没有积极地进行各种小语种建设的立项与专业申请。更为重要的是,非通用语言人才的缺乏容易导致福建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合作出现障碍,既不利于福建省优势产业与资本输出,也无法引进沿线国家先进技术等,没有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示范效应。可见,福建省加强“一带一路”外语教育顶层设计迫在眉睫。

三、对福建省外语教育政策改革的几点建议

1、成立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领导小组

福建省“一带一路”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应当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既是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和监督者。福建省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涉及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侨办部门以及来自于福建省内骨干外语教育专家等。“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各类小语种,尤其是福建省要重点培养的关键语言应当均有代表。对于福建省还缺乏的语种以及专业领军人物,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行补充。领导小组还需要制定外语教育大纲、人才标准,提供统编教材以及其他外语教育资源。

2、关键语言为主体的多元语言政策

关键语言是指推进福建省“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与重点发展的语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福建省“一带一路”建设方案以及福建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区域,福建省“一带一路”关键语言包括英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菲律宾语、泰语、俄语等。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有众多福建华人华侨在东南亚定居,他们对福建有乡愁寄托,参与福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对于这些语言教育要重点支持并引导。对于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菲律宾语、泰语等小语种进行专业培育立项,鼓励外语教育经验丰富的院校开展专业设置可行性研究。如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等。在进行外语教育规划时,要积极推进福建省急缺的小语种专业设置与师资引进,提供财政资金支持,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等福利待遇。

3、培养卓越复合型涉外人才

福建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大量的外语通用人才进行跨文化交际、日常翻译等活动。要培养具有语言优势、专业精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必须要有对某些专业性的议题很熟悉的专业性人才。不仅要懂得对方语言,更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尤其是精通国际法律、税务、会计、金融等人才。这些专业性人才既要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又要防范境外合作风险,降低投资损失。福建省要加强培养以专业为依托,培养“专业+ 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卓越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起点高、要求严,可以借鉴兄弟省份的教育经验以及国际上关于涉外人才培养的经验,合理确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或福建省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可以开展国际间交流合作,将卓越培养计划师资送到国际相关院校、行业和企业进行交流、学习、锻炼,让其尽快熟悉国际专业能力要求,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带回国内,提升复合型涉外人才教育质量。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政府提出,关系世界新格局的建立和中国在新格局中的地位。对其建设尤为重要。因此,探讨面向“一带一路”发展的福建省外语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立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领导小组;关键语言为主体的多元语言政策;培养卓越复合型涉外人才,发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区域主导地位,维护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局势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外语教师、外语学生都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外语教育始终要围绕国家利益服务。面向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外语教育政策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最终目标来思考、规划、制定、实施和评估。“一带一路”是福建省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福建省要大力加强各种小语种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政策、资金与师资等的支持,力争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储备丰富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钱秀金.长春工程学院报(社会科学版) “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2018,Vol.19,No.2

[2]王烈琴,李卓阳.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一带一路”战略下外语政策发展趋势分析 Dec.2016 Vol.36 Sum No.174

[3]戴炜栋,王雪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J]. 外语界,2006(4):2-12.

[4]王雪梅,赵双花.“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 现状、问题与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17( 2) :91 - 96.

[5]王辉,王亚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J].语言战略研究,2016(2) :13-19.

[6]仲伟合,张清达.“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语教育战略的思考[J].中国外语, 2017, 14( 5) : 4 -9.

[7]文秋芳. 亟待制定“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战略规划[R].教育部资政报告,2014.

[8]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26-32.

[9]安丰存,赵磊.“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刍议 [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0( 4) : 26 -32.

[10]张日培.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作者简介:何远盼(1997.6—),女,汉,海南省琼海市人,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本科,研究方向:语言类。

论文作者:何远盼 王萍萍 吴旭杭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一带一路”与福建省外语教育发展研究论文_何远盼 王萍萍 吴旭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