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论文_王伟洁1 秦绍芬2 宋吉上3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论文_王伟洁1 秦绍芬2 宋吉上3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病害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常见病害,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其事关项目的建设成效。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如何有效减少与规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严格把控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是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防治技术分析

引言

混凝土其因为有着较强的耐火性、抗渗透性以及可塑性,并且混凝土的成本还不高,所以在各种建筑当中,对于混凝土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同时这一材料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当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原料。但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因为施工的情况复杂,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最终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所以,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防治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1 水利工程施工的特征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环节众多,需要消耗巨大财力物力,所以相比其他工程其施工周期更长。所以针对这些因素,水利工程必须保证建设的质量。在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众多因素中,环境因素占据了较大比重。最常见的地势、地形、水流及降水等都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不稳定因素,不但保证不了施工的质量,而且也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在熟练掌握水利工程概况的基础上,认真严格地对待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出判断和分析,建立明确严格的施工标准体系,尽量减少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

2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2.1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首先,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受水泥水化热及外部气温的作用,极易引起混凝土应力收缩而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该裂缝极少的交叉产生,多是呈有规则的条状,在结构的变截面处产生,并与主体的受力钢筋平行。此种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柱梁、板等构件发生较多,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该种类型的裂缝产生的危害较大。其次,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因水汽蒸发或散热体体积收缩引起的裂缝。若在凝固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正常收缩受到干扰,当收缩应力大于其能够承受的强度,或者受到外部挤压等超过了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范围,也会使水利工程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

2.2地形

自然环境对工程建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地形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若水利工程在展开前,地形勘察任务完成不到位,准备工作不充足,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与地形结构差异增加,导致裂缝产生,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夏季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活跃度较高,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设施造成冲击,主要冲击地下的地基结构,此阶段的地基承载力将会增加。地基结构若无法保证稳定,地面上的建筑会向下沉降,建筑表面也会产生裂缝,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抗渗能力降低,工程质量随之降低。

2.3温差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较大或者温差的不良变化,是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完成后,对混凝土的散热也有其规定要求。当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过高,在收缩的过程中将会收缩加快,当超过混凝土的承压能力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反之,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过低,孔隙水凝结致使混凝土膨胀,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处理策略

3.1解决温差问题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中温差问题需引起重视,根据环境温度及工程状态选择施工方法。石灰在与水融合后内部会升温,与外部的温度形成温差,在内外温差的作用下,导致裂缝产生。因此,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选择热值较低的混凝土,避免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异过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工程在夏季施工时,外部温度较高,水分的流失速度快,冷却处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冷却处理改善温度差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需控制浇筑过程的温度,在全年高温的地区建设水利工程,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冰水,使混凝土的温度降低,从而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发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适当改善建筑层的厚度,也能扩大内部温度散发面积,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冷却速度。

3.2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裂缝情况的发生,而振捣的方式中机械操作远比手工操作的收缩力小,机械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振捣时间的长短,机械振捣对于粗骨料下和钢筋下水膜情况的消除有明显作用,最终降低了收缩量。二次抹压在实际操作中的使用能够尽可能实现塑性收缩等裂缝问题的消失,一般来说混凝土初凝时产生的裂缝在抹平、多次提浆的过程中会消失,抹压环节可以使用机械抹光机,使得混凝土表面更为光滑整洁且强度更高。而且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内外温差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减轻混凝土表面因内外温差出现问题,而且天气原因也需要考虑进来,根据天气预报来调整预防方案。一般来说预防方案中需要加入的部分是覆盖或者洒水。

3.3加强施工质量监控力度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当中,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采用早期防治的方法进行预防,这是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科学、及时、有效的养护工作,就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在凝固时的收缩力,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养护的时候可以采用流水养护的方式,并且要在养护的过程当中及时的了解构件情况,防止出现严重的水泥水化热现象,避免裂缝的出现。

3.4加强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后期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采用合理的规范要求,控制好混凝土初凝温度和工作期间温度的变化。防止引起温差裂缝,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降低裂缝产生的情况。白天一定要对混凝土施工地方进行全面的遮挡和覆盖,防止表层水分过分的蒸发。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养护标准进行养护,确保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裂缝程度。

3.5加强混凝土材料配制

为了避免和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对于混凝土配制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制方式需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管理和把控。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施工人员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单位也要按照实地的施工情况合理的选择混凝土外加剂,确保混凝土水胶比和使用性能更加可靠。确保水泥的合理用量,尽可能选择好的骨料。确定这些之后合理的按照要求进行配置。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需要针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把控,需要根据现场实地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后续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产生的裂缝的原因展开探究,能分析裂缝的发生主要原因,比如,材料原因或者温差等原因,在明确原因后,能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泽楠,高亚威.探究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数码世界,2018(11):270-271.

[2]陆英.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213-214.

[3]邓艳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技术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8(07):39-40.

[4]马立平.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6):175-177.

[5]陈伟.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问题与裂缝防治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4):296.

论文作者:王伟洁1 秦绍芬2 宋吉上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论文_王伟洁1 秦绍芬2 宋吉上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