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探讨论文_薛中来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探讨论文_薛中来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能够有效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对实施过程的测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可以了解沉降原因并制定对策以避免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增强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性能。本文结合本人无锡高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沉降观测方案设计的工作实践经验,从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学、规范设计的改进方法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保证施工安全,共同促进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逐渐增加,需求量的增加使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其中,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案设计是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建筑物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才能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物的牢固性,保障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国家较少损失,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促进建筑行业的和谐发展。

1、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高层建筑工程一般都规模比较庞大,涉及发内广泛,人员消耗量大,且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出现局部沉降问题,发生建筑物沉降问题很容易引发墙体裂缝、残缺等问题,还会对施工过程中其他相关方面造成影响,延误工程进度和损害工程质量,使建筑工程最终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科学、有效、合理的对建筑物沉降进行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可以有效及时建筑物沉降情况,并根据观测到的建筑物沉降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也可以在未发生建筑物沉降问题之前进行有效的防患,对建筑物沉降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和应对措施。当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观测到的实际数据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商量,找出问题所在,并有效解决,避免问题持续扩大和造成后续严重后果。通过对建筑物观测可以完全掌握建筑物沉降情况和发生原因,并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十分有利于今后对于建筑物观测的判断,并且通过观测建筑物沉降,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为施工安全问题提供保障,使今后建筑物的使用更加规范、有序[1]。

2、沉降观测等级和仪器的选择与检验

本人与2013年至今,始终在无锡高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基坑监测、沉降观测、数字测图、施工放样、房产测量、管线测量等相关技术员工作,对相关建筑工作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其中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设计是我始终较为关注的问题,并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经验与对某大厦的分析研究,根据分析总结了更为规范的建筑物沉降方案设计内容,希望对今后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提供辅助,更好完善自身工作,积极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2.1测量基本情况

该大厦位于XX位置,为混合建筑结构,共15层,为某市重点建筑,交通便捷,同时利于各种控制网的布设。根据本人的科学设计,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测,保证没有沉降的发生。

该大厦具有稳定的地基基础,底板厚度为2.2M,如果没有其他情况发生,据本人预计大厦的沉降量在合理范围以内,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本人预计的沉降范围,该大厦的沉降观测必须严格统计,必须十分精确,按照实际需要采用精密的测量方法测量。为了满足测量需要,测量仪器需要采用DS或者更加精确的仪器,具体数据以实际测量为准,不可有任何偏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科学检验,确认仪器的准确性,需要多次反复确认无误后方可对大厦进行测量,对精密仪器的检验只要是对其角度的检测,当仪器小于规定值时表示仪器准确,如果不符合这个数值,仪器需要更换或者校正之后才可以使用,对精密仪器的校验需要在确定数值以后加上每米真长改正数。

2.2水准基点、沉降观测位置选择与埋设

对建筑物沉降的观测需要选择一级控制的水基点,需要在水基点的基础上设置工作的水准点,设置完成以后,利用设置的水准点对沉降物进行观测,并且需要经常及时的对水准点进行检测,确保水准基点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使用,保障沉降物观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水准基点的选择上,需要结合该大厦的周围环境与现状图进行分析,选择岩层较浅的位置预设水准点。经过实地评估考察,在大厦南、北两个方向选择两个水准基点,符合大厦建筑物沉降观测的要求,通过对水准点的合理埋设,可以保证观测的准确性,还极大的减少了埋设经费。

在沉降点的埋设与选择中,根据实际具体情况分析,对大厦设定了多个沉降观测点,位置都放置在主要承重的建筑物体上,并且全部设置在符合要求的钢板内,并且便于工作的开展,在设置完成后,都设置了沉降点放置的标志,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发现和处理[2]。

3、观测方法、技术指标及周期

3.1观测方法

对水准基点及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全部运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运用往测和返测的方法,针对不同测量方法应用不同观测顺序,并且对沉降点进行观测时要尽可能的对测量人员进行固定,保证每次测量人员都是相同的人,防止测量中容易出现偏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对测量结果进行多次反复确认,确认无误后再记录。

3.2技术指标

虽然在实际建筑物沉降观测中采用的是国家标准的测量方法,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对于实际测量的技术指标,不能完全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执行,需要根据工程的需要以及使用仪器的不同和具体建筑沉降物测量的要求灵活变通,制定符合当前实际测量需要的测量技术标准。根据国家对于建筑物沉降测量的标准,标尺需要用条式因瓦水准尺,仪器采用更加严密的仪器,视距要小于25米,前后视距差小于0.3米,对前后高距和视线高也有较高要求,实际观测过程中必须符合要求,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本次测量所有测量数据都符合要求,具有实际意义[3]。

3.3观测周期

在对沉降观测点位置埋好以后,在确定其稳定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建筑物沉降观测了,在进行第一次建筑物沉降物观测以后,需要每间隔两个月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一次观测,竣工后的第一年每一个月一次,并且每增加一层就要对其进行一次观测,当建筑物出现下沉或者其他问题时,需要连续每天都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及时观测,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安全性能。

3.4提交资料

在对建筑物沉降观测以后,需要根据对建筑物沉降情况的分析研究,并对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利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各沉降点的位置、距离,利用两次测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大致预估出每次的建筑物沉降情况。提交观测记录数据、平差计算结果、以及相关数据分析记录,在提交完相关资料以后,本次对于建筑物沉降情况的方案设计就完成了。

结论

通过本次建筑物沉降情况的观测方案设计,使本人深知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如何进行沉降观测是关于工程测量的专业技术,而在其沉降观测方案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实际建筑物的稳定性,并对建筑物沉降情况密切关注,才能充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姜洲,袁兴明,靳合波.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及规律分析[J].福建建筑,2018(03):119-121.

[2]陈立樟,赵汝斌,尹文柯,吴友,江辉.高层建筑物地基沉降监测方法分析[J].福建建材,2018(02):19.

[3]靳云龙.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及治理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3):78.

论文作者:薛中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1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设计探讨论文_薛中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