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论文_赵倩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论文_赵倩

赵倩

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根据我国土地资源与规划管理的现状,合理开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确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约用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引言

针对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管理面对的严峻形势,如何切实有效实施节约用地这一措施,是我们从现在乃至很久以后都要努力探究与实践的问题。我国奉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然而,经济要发展,必须依仗工业,工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必然占用土地资源。但是大部分的占用都并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浪费流失。

1土地集约节约概念

土地集约节约是国家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使群众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国家在城市范围内加大了经济拓展的趋势,城市拓展可以短期内快速体现效益,但是不利于长久发展。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应用已经成为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城市规划等部门在规划土地资源使用时融入集约节约理念,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在促进土地资源自身和谐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国内许多地区的规划对土地集约节约的认知不足,在土地规划使用时也存在一定问题,要重视土地集约节约意识的培养,将土地集约节约渗透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每一个环节。

2节约用地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优势

全国土地管理部门在实行土地管理中,推行节约用地是必然的。这样一来,对他们的提出的要求也相应非常严格。集约布局每一个地方的用地,必须串联每一个牵涉其中的因素,这就要求土地资源管理人员深入到地方去进行视察,从方方面面收集资料,想方设法针对当地的问题实行因地制宜的合理布局,避免土地浪费,使每一寸的土地都投入到可用之处。如土地使用人对厂房加层或改造,内部用地的整理与途径等,是否符合节约用地的准则,不是他们单方面说了算,需要土地的管理人员实地视察过后,进行详细严密的分析才能得出定论。所以,节约用地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优势自然不言而喻了。

3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土地资源缺乏长效的规划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对土地资源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土地综合管理。比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划,盲目地对城区进行扩建,使得大量的耕地变为了建设中的空城,乱占滥用土地资源,使得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一旦前期没有规划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开发,后期出现问题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补救,是得不偿失的。

3.2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

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快,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国土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实际中的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土地问题有:土地规划设计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城市建筑容积率相对较低等等,这些都会加剧国土资源浪费问题,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4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4.1建立节约集约土地用地制度

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不断的健全政策体系,在重视国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建设的同时,也重点完善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问题。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培养百姓的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让大家都充分认识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只有百姓对这种观念的广泛认同,才能顺利的推进土地资源利用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土地使用管理标准的制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对土地的使用,结合具体情况不断的将建设项目用地的标准提高。因为在以往建成的一些工业项目中用地粗放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建设的容积率和建设规模不达标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应该对此深入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合理的措施,鼓励其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4.2创新土地集约节约使用机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需求量越来越大,土地供与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措施对闲置土地进行盘活,弥补现有土地量的不足,可以暂时缓解土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一是要加强调查,对城乡大量闲置土地进行整体盘活和整理,挖掘其潜力,进行再开发和再利用。同时,要加强对盘活土地的管理,以发挥其最大效用。要对城区盘活的零散土地进行高效使用,以拓展土地使用空间;二是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土地使用制度的完善,形成区域性不同层次土地使用补偿机制。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鼓励建立高效节约土地使用机制;三是在使用土地时形成公平合理的使用机制;四是要制定对土地使用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批而不建的情况,督促土地节约使用和可循环利用。根据市场作用实现对土地的经营调控,对于不同区域、不同价格和不同用途的土地征收不同补偿价,从价格上促进土地管理的合理调配和集约节约利用。

4.3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土地资源是相对固定的,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所以,应严格把控土地的节约利用。首先,应加强对农业用地的保护,保证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应从时间、空间上进行双重考虑,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

4.4坚持土地开发强度挂钩产出率

土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不合理利用的情况,就会出现资源浪费和资源破坏情况的出现。开发强度和产出率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最主要指标,必须做好对开发强度和产出率的研究,尽可能通过低开发来获取高的铲除。产出率是衡量土地节约集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必须重视土地的产出率,鼓励进行高产出用地项目的建设,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用地条件。

4.5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体系

政府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参与改革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体系,政府应该明确自身责任重大,需要广泛参与用地制度的考核机制。地方政府也应该正视自身发展问题,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严格按照下发的制度执行考核工作。打破部门界限,全社会都要广泛的参与其中,相关管理人员要按照实际情况建立更加健全的考核机制和用地政策规章制度。例如可以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乡镇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如果年度节约集约用地考核排在前几名,则在下一年可以有优先安排建设用地的指标,如果考核不合格,那么将适当的减少其用地指标作为惩罚。通过这样一种对地方进行考核的方式,不但能使当地政府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利用更加重视,也能更好的促进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当地经济更好的发展。

结语

总体而言,节约用地无论对于哪个方面的发展与建设都起着绝对的优势,它的推广与实行已经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人民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及城市要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实行节约用地,充分的借鉴那些失败的经验,吸收积累不同的实验成果,对土地的节约及集约利用制度进行概括和升华,投放到土地资源管理中去,让它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杨良坤.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方法与途径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2]郑巧玲.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

[3]李秀侠,王守江.浅谈如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国土资源,2016(11):125-127.

[4]冯晋莉.注重土地资源管理提升土地利用效率[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6):205.

论文作者:赵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论文_赵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