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论文_毛加萍

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论文_毛加萍

沧州水利工程处 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是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在实际工程中,企业要紧密结合工程的实践,针对性的确定其施工技术方案,并切实注重施工管理的优化和完善,才能切实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优化管理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是指混凝土的构造中最小段不低于一米的混凝土构造。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构造尺寸比较大、安置的钢筋比较多、受到影响的因素比较多等等,其优点是强度比较高、抗震性能比较好、可塑造性比较强等等。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面积比较广,所以其受到水化热作用形成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本身的特征的影响比较大,这就比较容易酿成裂缝的发生。所以,企业必须增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品质的管理和控制,用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预防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出现裂缝。在一些大型的现代工业生产水利工程的领域中,比如水利水电工程和桥梁工程等等,大体积混凝土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施工前期准备

2.1.1施工材料质量监控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该技术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将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控工作,严格遵照国家所颁布相关规定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筛选,并专门派遣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协同采购部门对材料的性状、种类、使用年限、生产合格证等方面进行严密的的审查[2],注意材料营销商是否具备相应的营销资格证件,对配置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从根本上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安全。

2.1.2混凝土的配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结合水利工程实际需求以及混凝土配制的科学比例,严格计算各项材料比例,注意各项材料下放使的顺序。②在明确各材料的所用比重与放入顺序后,还要注重混凝土的搅拌时长,根据水利工程最后预期效果合理控制搅拌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在混凝土配制后,还要进行相关检验工作,进而保证其而配制后的性状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稳定性的要求。

2.1.3混凝土的运输

在混凝土配制过后,还要趁其尚处于一定稀释性状下,运输至施工现场,而就目前来看,能够运输混凝土的工具有两种,分别是移动泵与拖泵。而在混凝土的运输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明确了解到关于移动泵与拖泵的工作原理,为事故的发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还要运输工具的安装过程中仔细检查好工具工作的稳定性,及时清除残留在泵内混凝土残留物。

2.2大体积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可从其可行性及经济性方面考量,在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提升模板的利用率,有效控制工程造价[3]。同时在拆除模板时,也应综合施工场地温度、湿度及大体积混凝土硬化时间等因素,合理安排拆模时间。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时,主要针对工程自身的规模以及稳定性要求还选择种类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应尽量缩短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次数,以确保在大体积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所有浇筑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沿混凝土结构的较长一端向较短一端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优化管理

3.1材料方面的优化管理

鉴于材料在整个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施工管理中,应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一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原材料必须切实加强质量检查,只有在确保质量达标的基础上,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而且所有的物料要分类堆放,做好材料的保管。结合现场的工程量对施工材料的购买计划进行确定,严格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预算,才能更好地从材料上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得到连续实施。

二是在配制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比和规范的流程进行,整个制作过程必须切实注重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并适当的降低水泥的用量,科学合理的加强外加剂的使用,但是必须要确保其强度达标,这样才能将水泥带来的水化热效果减少,而在混凝土中通过添加外加剂,主要是促进其性能的提升。常见的外加剂有粉煤灰,这样能将其凝固的时间适当的延缓,能有效预防其凝固速度过快而引发的温度升高速度过快。

3.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的优化管理

在整个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中,现场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在现场管理中,需要切实加强对其的优化和完善。首先是人员方面,要求施工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切实严格按照工序加强施工工作的开展,并对施工人员强化技术指导,加强对质量问题的预控,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地强化对其的处理,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并邀请施工人员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施工质量管理之中,确保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得到高效落实。其次是在技术方面,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施工方案中的流程进行,既要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又要确保混凝土得到及时地振捣,且对振捣和浇筑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在确保其浇筑质量达标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的施工。最后是在安全方面,切实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要求施工现场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安全问题的处理,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现场得到顺利的实施。

3.3养护方面的优化管理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养护管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且在养护方面的要求较高。因为只有确保其养护的及时性和科学性,才能确保温控工作得到高效开展,确保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下降均衡,这样才能避免裂缝的出现。所以在养护过程中,必须确保养护工作随着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工作同步开展,每个环节的养护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对养护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是做好对其的洒水养护,以确保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其降温的均匀性。在做好养护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混凝土内外部温度的检测,并及时地调整和优化。通常需要将其正常养护一周之后才能拆模,拆模之后应对其强度进行检测,对于强度不达标的情况,需要及时地汇报和处理,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此外,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避免由于施工现场清理不当引发其他的问题,所以整个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在现场利用在线检测技术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对现场情况利用视频系统进行掌握,利用红外线技术加强对结构质量的检测等,才能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得到顺利的实施。

结束语:

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工程自身能否发挥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这就需要相关施工人员能够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规范性,认清此项技术的难点,进一步完善及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并为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冬琼,毛克芬.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7,37(24):77.

[2]吴丹.浅谈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思考[J].江西建材,2017(20):122.

[3]曾保国.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技术[J].江西建材,2017(15):128.

[4]聂方林.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7(15):102-103.

[5]罗维.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陕西水利,2017(S1):27-28.

论文作者:毛加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论文_毛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