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信息含量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分析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信息含量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分析

陈凌云[1]2002年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信息含量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1992年我国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我国的准则体系不断完善,在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健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何借鉴国际惯例这一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二是在制定中国会计准则时坚持中国特色,将国际化和国家化相结合。 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同时兼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首先,从简要回顾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情况入手,提出研究假设,该假设认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盈余数字比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盈余数字更具决策有用性。接着,文章分别运用事件研究法、关联研究法,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和客观情况修正所选取的叁个模型,对82家同时发行A、B股的样本公司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假设不成立,即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盈余数字更具决策有用性,说明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仍应以国际协调为主。最后,笔者对得到的实证结论,结合会计的双重属性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可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根据笔者在实证研究过程中的发现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石岩[2]2016年在《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对原准则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实现了我国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尽管新的准则体系体现出了全面收益观的理念,但并未要求在利润表当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2009年6月11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3号”),将其他综合收益概念引入我国,要求企业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项目。同年12月24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16号文”)。“16号文”要求在利润表附注当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项目,并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进行了修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自2009年起年度财务报告已经首次按照“解释3号”和“16号文”的规定,在其利润表中列报了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2012年6月财政部又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第4章第32条与第33条提到了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要求将其他综合收益按照以后会计期间能否重分类进损益,分两类进行列报。2014年1月28日财政部发布经过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修订稿”),“修订稿”第33条规定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分类列报,并对其他综合收益分类列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自2009年起的6年时间里财政部多次发文,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行修订、补充与完善,彰显了其他综合收益在准则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以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为背景,对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该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内容安排以及创新之处。随后以经济学收益与会计学收益概念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的内涵,通过对其他综合收益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论述,表明了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理论基础。然后,在借鉴其他国家准则体系当中关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准则特点,详细的阐述了有关其他综合收益的特征、包含的项目、列报的方式、对报表间勾稽关系的影响等相关问题,并对其他综合收益单项列报与其他综合收益分类列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得信息使用者及企业财务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他综合收益,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构成了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最后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在第4章当中,以A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年-2013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为样本,检验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单项列报对投资人决策以及债权人决策的影响,以检验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再以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样本,检验其他综合收益分类列报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并与前述样本的实证结果加以对比分析,考查分类列报是否会提高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在第5章当中以2009年-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他综合收益在财务报表中的单项列报情况进行考查。然后再以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他综合收益分类列报的情况进行考查,并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研究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在第6章当中以A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年-2013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为样本,采用盈余分布法进行数理推导,检验两类不同的样本公司盈余管理的幅度和频率有无明显差异,考查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会产生影响,从而验证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的中立性。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从收益发展的历程角度来说,综合收益的理论源于经济学收益,形成于会计学收益,是在会计学收益概念的丰富与发展过程中,通过与经济学收益互相协调的结果。理论上来讲,同净利润即:传统会计收益相比较,综合收益能够更加贴切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本质,能够更好地适应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资产价值变动性极剧增加的经济现实,理论合理性与先进性更强。第二,从实证研究结果看,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能够对投资人及债权人的决策造成影响,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增量的信息含量,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等)开始逐渐加强对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关注度。因此,上市公司应当重视对该项目的列报与披露,准则制定机构也应当加强宣传力度,普及和提高信息使用者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认识水平,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己被财务报告使用者所接受,在净利润基础上,进一步独立披露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信息,能够更好地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符合决策有用性的目标。第叁,通过对2009年-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的调查,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当中的单项列报及在附注当中的披露情况不佳。但“修订稿”颁布之后,通过对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的调查,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分类列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从整体上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无论从错报家数占全部样本比例、错报金额、错误类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未按照“修订稿”要求的格式在利润表当中进行分类列报;各报表间关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逻辑关系错误;对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以及其他综合收益具体项目概念理解有误等错报的存在。第四,将2009年以前隐藏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当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列报在利润表当中,可以使得投资人相对容易获得使用相关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信息,降低了投资人认知盈余管理的代价。财政部要求在利润表中强制列报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不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而且提升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本身的信息中立性,为信息使用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了保障。因此,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当中的列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以净利润为主导的收入费用观的业绩评价体系,向以综合收益为主导的资产负债观的评价体系的过渡提供了可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对其他综合收益分类列报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其他综合收益单项列报的实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的单项列报,对于股票价格在长窗口样本下不具备相关性,在利润表附注当中披露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各个具体项目均不会对投资人决策造成影响。其他综合收益分类列报引起了投资人的关注,能够影响投资人的决策制定。这说明,将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分类列报,将其具体项目纳入报表体系之后,确立了其在财务报表当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修订稿”的发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在检验其他综合收益对投资人决策影响的基础上,将其他综合收益的研究领域扩展到研究其对债权人决策的影响。本文同样以2010年-2013年财务报表数据为样本,建立模型考查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对债权人决策是否会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综合收益信息能够对债权人决策造成影响。会计信息相关性指的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该领域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在不同类型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当中,投资人和债权人作为企业资源的提供者是主要的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因此,本文对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相关性分析的着眼点,放在检验其是否会对投资人决策与债权人决策造成影响。第叁,本文对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从列报的总体情况来看并不十分理想,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总额的合计数与综合收益总额并不相等;合并资产负债表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的金额,与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合计数并不相等,这表明上市公司在列报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信息存在失真情况。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包含:如实地表述、可稽核性和中立性,叁个方面。而真实性(如实地表述)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若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其他方面的信息质量要求均无从谈起。目前国内外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本文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充分地了解其他综合收益相关项目,并对本文实证分析过程的样本选择提供依据。第四,以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为角度,对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的中立性进行验证。本文以2010年-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总体样本,将该样本分为两类,一类为在利润表中列报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样本公司、另一类为未在利润表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样本公司,考查两类样本在盈余管理的频率和幅度上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利润表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上市公司与未在利润表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上市公司相比,在盈余管理幅度和频率方面来看,显示出了相同的趋势,即:前者均小于后者。

康萍[3]2011年在《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环境适应性,即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对公司治理带来的相关影响,分析公允价值应用的潜在风险。公允价值(Fair Value)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历史成本计量开始显示出其“软弱性”,而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则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FASB在20世纪90年代发布的33项准则中,有23项准则涉及公允价值;2000至2010年FASB发布的31个准则中,则全部涉及公允价值。就这样,从最初个别金融资产适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到全部金融资产都具有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从金融资产到金融负债,从金融资产、负债到其他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而居主导地位之势。正当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计量方式在各国尤其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被推崇之时,2007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却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挑战。实务界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公允价值,认为在金融危机下的螺旋式下跌的市场上,对某些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会使市场失去信心,陷入恶性循环。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反而能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让投资者尽快看到真实的情况。随着各方关于公允价值利弊取舍的争论,似乎道理越辩越明,公允价值不仅避免了被终止的命运,而且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似乎更加坚定。但基于公允价值确实可能造成的经济风险,危机之后的公允价值应用朝着更加规范、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谓一波叁折。从1998年首次引入公允价值,到2001年谨慎限制其使用,再到2006年新准则中再次大量使用公允价值,体现了我国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犹豫与无奈,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顺应会计国际化潮流的压力。那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能否适应这一改变?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起步比较晚,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外部机制还不完善,公司治理环境与欧美等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差异,我国企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否做好了准备?公允价值对企业公司治理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对公允价值应用情况及其对公司治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和应用背景,明确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等,概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公允价值会计的沿革,包括第二章、第叁章。其中,第二章专门从理论上对公允价值进行透视,探讨了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的内涵属性及公允价值的估值等。第叁章分析了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主要分析公司治理的演进及其对公允价值计价提出的潜在的要求,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历程,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分析公允价值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奠定基础。第叁部分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第四章研究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及其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影响。结合上市公司相关报表数据观察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比较谨慎的,但在进一步分析公允价值计价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时,我们发现公允价值对经营成果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公允价值计价对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相应的影响。第五章研究公允价值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首先是简要分析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所提供的盈余管理条件。其次,根据公允价值实际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人为判断因素深度分析公允价值隐含的盈余管理风险。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是含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第六章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对管理者薪酬激励的影响。首先分析委托代理制下薪酬激励的模式;其次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下薪酬激励的难点,包括公允价值对业绩衡量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会计下容易造成的管理者行为异化;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检验公允价值对管理者薪酬的影响。第七章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公允价值在虚拟经济中的传导效果和公允价值市场效应的产生机制;其次对公允价值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为相关研究结论与对策(第八章)。简要综合第二至七章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公允价值会计规则及应用方面、公司治理方面、政府监管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分析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通过分析市场、制度、经济、科技、信用等外部治理环境及企业治理机制、所有权结构等内部治理环境的变迁,阐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必然性;2.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应用情况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应用对不同的利益相关决策的影响;3.系统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隐含的盈余管理风险。本文对公允价值可能带来的会计舞弊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初步验证;4.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允价值应用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进行了验证;5.分析公允价值市场效应的产生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交叉持股的协同效应以及资本市场的顺周期效应。

王姝芸[4]2011年在《研发费用资本化披露动机及其会计信息含量研究》文中提出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是企业未来成长的内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研发投入,研发能力也成为投资者判断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上对于研发支出的披露主要有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有条件的资本化叁种,我国在2006年前采用的是全部费用化,2006年我国出台新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将开发阶段中符合条件的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本文利用此次准则变动的契机,选取了市场上研发能力较强的生物医药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这几年来资本市场上披露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企业进行了动机分析,从公司规模,利润指标,市场风险,研发力度等研究披露开发支出科目公司的特征,研究得出研发力度越强的公司披露研发费用资本化动机越强,同时企业会利用研发费用资本化进行利润粉饰的行为,但在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上未做考虑。其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参考Fehham-Ohlso模型,深入分析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对于会计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研发费用资本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费用的信息含量,同时开发支出本身对股价的变动也有较好的解释能力,表明此次准则的颁布的确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含量。

王治[5]2011年在《基于异质信念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价值相关性研究通常基于有效市场前提,至少必须假设投资信念同质,并在此基础上把公司价值或股价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对应起来。公允价值信息产生于会计计量观对有效市场的怀疑,然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却仍然以市场有效为基本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它的理论模型。理论基础所包含的先天矛盾使得公允价值以及包含历史成本在内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很难得到一致结论,也很难对准则的制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纵观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基于人类行为的异质信念正在渗透和挑战着传统的理性人框架下的同质信念假设;而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却仍然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下构造它的函数模型。根据可获得的国内外文献和媒体信息,从异质信念视角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还很少见;而传统视角下的会计理论、应用研究以及准则制定呈现出一种“叁国鼎立”的格局,没能很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和融合。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异质信念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思路,以促进该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考虑噪声交易的Ohlson模型的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在投资者信念异质的前提下,一方面不同投资者群体对会计信息的估值水平和能力存在显着差异,或者说投资者在估值过程中对会计信息的看法存在分歧和差异,表现为不同体制、不同国家以及不同信息环境等背景下,价值相关性的显着差异。另一方面,并非始终有效的市场表现为两种趋势,其一,在市场非理性繁荣时,有限理性的投资者由于过度自信,往往过度放大基本面的其它信息,从而降低甚至忽略会计数据的估值作用;其二,一旦基于非信息交易的噪声交易者随着时间推移逐年增加,价值相关性就会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首先从异质信念视角重新分析了会计信息尤其是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剖析与反思分析了该研究不能作为准则制定依据的根本原因,从而厘清了价值相关性研究和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确定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本文进一步提出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确定应当与制度环境相匹配的思想;再次,通过基于异质信念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异质信念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思路;并基于此,对2007-2009年,新准则颁布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信念异质是导致会计信息包括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同体制环境、不同信息环境、不同年度的会计信息及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存在显着差异。本文的研究目标总体来说是以异质信念为切入点,通过对考虑噪声交易的Ohlson模型的理论分析,提出研究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对新准则颁布后的会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厘清了价值相关性研究与公允价值应用范围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价值相关性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再次,利用国内新准则颁布后的会计数据对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信息环境以及不同年度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按照递进层次依次展开的,第一个层次为本文的研究前提,以价值相关性研究以及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历史变迁和理论演进为线索,提出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价值并梳理研究现状。第二个层次为本文的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理论基础存在的先天矛盾,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异质信念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叁个层次为实证检验部分,主要针对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信息环境、不同年度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第四个层次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论文首先从异质信念视角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并进一步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回顾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以及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国内外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以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通过对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回顾与评述,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次,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基于异质信念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基础研究。一方面,对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基础进行再分析。从异质信念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决策有用观、会计计量观、有效市场假说以及净剩余理论等既有理论基础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指出了净剩余理论的理论前提与公允价值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从异质信念视角进一步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对传统价值相关性研究进行了剖析与反思,并明确指出价值相关性研究不能作为确定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理论依据;厘清了价值相关性研究与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公允价值会计的哲学定位;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演化过程,提出了基于噪声交易的Ohlson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逆向思维的研究思路。再次,利用理论分析所构建的模型,对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信息环境、以及不同年度会计信息以及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A、H股之间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确存在显着差异,其根本原因并非不同的资本市场、抑或不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所导致的,而是投资者信念异质导致会计信息定价差异;以散户为主体的价值相关性显着高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上市公司,这说明不同信息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存在显着差异,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两个群体间的信念异质导致的。不同年度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存在显着差异;资产负债观的信息含量逐渐增加,而损益观的信息含量逐年下降;且不同年度的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存在显着差异。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提出了政策建议: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调会计信息的估值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改善制度环境;持续追踪信息不对称的上市公司,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环境;持续对投资者进行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估值教育和培训,深化准则的执行力。从而改善和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努力促使市场变得更加有效起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从异质信念视角研究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问题,拓宽了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研究视野。传统价值相关性研究大都以有效市场为前提假设,至少必须要求投资者信念同质。本文从异质信念视角,遵循行为金融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拓宽了价值相关性的研究领域和视野。第二,厘清了价值相关性研究与公允价值应用范围之间的关系。传统价值相关性研究通常希望通过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具备增量信息含量来为准则中进一步提高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提供经验证据。但这一思路并未得到研究结论的有力支持。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理论基础的深刻剖析,以及对公允价值内涵的深刻分析,探讨了价值相关性不能作为准则制定依据的原因,并提出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应当以中国哲学的中庸思想为指导,严格与制度环境相匹配。与此同时,本文从异质信念视角进一步提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新的研究思路。从而厘清了价值相关性研究与公允价值应用范围之间的关系。第叁,引入噪声交易者,重新思考了Ohlson模型的构建。本文通过对Ohlson模型的再推导,再现了Ohlson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基本假设,及其与股利贴现模型等价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噪声交易模型与股利贴现模型的对比,从异质信念视角提出和构建了考虑噪声交易的Ohlson模型。第四,从异质信念视角系统的整合了叁种不同类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研究,并运用我国新准则颁布后的会计数据对不同类型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比较进行了实证分析。近十年间,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信息环境、以及不同年度的价值相关性比较研究散见于国内外的文献中,“各自为政”。本文从异质信念视角,根据考虑噪声交易Ohlson模型的理论分析,系统的整合了这叁类文献,并利用国内近叁年的数据对不同类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比较进行了实证分析。然而,本文的研究仍然属于尝试性的,加之研究水平的局限,势必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的研究不足及待研问题如下:由于研究对象主要是新准则颁布后的会计信息数据,因此,本文仅有叁年的研究样本,因而很难通过分年数据反映资产负债表信息与损益表信息明显的变化趋势;限于篇幅,本文提出的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和制度环境相匹配的思想并未展开,而且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应用尚未考虑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问题;根据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逆向研究的思路,本文的实证分析只能发现差异以及不符合常规预期的现象,还需要通过实地研究和实验研究进一步分析差异的具体原因以及提高价值相关性的有效策略。作为一种探索,我会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予以充实和完善,也希望可以通过这些肤浅的思考给其他后来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做好铺垫。

李寿喜[6]2004年在《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行为金融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的关系。 论文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理论的形成、演变和有关启示,接着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理想条件和现实条件下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关系,并对国外和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影响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的变量有企业规模、企业盈亏、利润持续性、流通股比例、会计标准的变化、股市政策的调整和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等因素。 本论文在吸收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股票市场1993-2002年会计数据与1994-2003年股价数据的关联性作了更为全面更为深入地探索。本论文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 1、在第3章通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理想条件和现实条件下会计信息与股价的关系后,笔者提出一逆否命题,即如果在股票定价中,通过修正Ohlson模型,我们观察到企业利润的定价乘数在下降,而净资产定价乘数在提高,我们可认为,企业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在降低。在第5章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命题通过了检验。 2、在第5章通过等权重模型和股本加权模型的比较得出,各年股本加权模型的A dj R-Sq普遍高于等权重模型,但两模型的利润定价乘数相对比较接近,股本加权模型解释功效提高主要是净资产定价乘数提高所产生的贡献。 3、本研究发现自2000年年报公布丌始,股价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显着下降,但与企业净资产的相关性显着增强,这表明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净资产表示的企业内在价值,并且每股股价的均值和中位数由高峰丌始回落,这表明财政部等部门强化会计计量的稳健性,证监会等部门打击“黑嘴”“黑庄”,倡导理性投资的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对化解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4、在第5章对1993-2002年共10年总体样本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①在股价模型中加入流通股比例变量,解释模型的Adj-R~2有所提高,并且流通股比例与股价呈显着负相关,这与陈信元和陈冬华和朱红军(2002)在上海股票市场的发现一致。但对总体样本按流通股本规模和盈亏状况分类后,流通股比例的影响变得不显着,并且其与股价相关系数的符号也变得不确定,可能因为总体样本“统计平均”意义较强,故能发现流通股比例与股价显着负相关,但分类样本由于纯度较高,故流通股比例与股价的关系变得不确定和不显着。笔者认为,关于流通股比例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②盈利企业会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Adj-R~2在10%以上,而亏损企业会计

蓝文永[7]2009年在《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信息披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本市场中,公司信息披露不仅对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保护投资者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通过公司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到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根本目标的。正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亚瑟·莱维特(2001)所指出:“我们国家面临的首要经济问题,就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投资者对于市场体系的信心”,可见投资者保护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已经或者逐步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市场有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从公司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概念的界定入手,沿着“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动因→信息披露策略→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功能”的研究主线,以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制度为背景,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信息披露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要素变化与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动因进行了的系统分析研究,采用高级计量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挖掘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功能的决定机制,探究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因素,为我国今后的证券市场改革、信息披露监管和会计制度完善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证依据。全文共分8章,结构安排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研究背景中分析了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研究投资者保护的必要性以及从投资者保护角度研究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借鉴大量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及总体的逻辑关系进行简述,最后介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文中相关的重要概念。第2章: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简述了公司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其次对公司信息披露目标进行分析研究,从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契约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对公司信息披露理论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对于投资者保护理论主要从契约论和法律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两者的相互补充可以有效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最后深入论述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而投资者保护程度又影响着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两者关系的结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3章: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的机理分析。本章利用企业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公司信息披露在投资者保护中的功能定位及其发挥作用的基本路径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用户需求观与投资者保护观进行探讨,构建了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的扩展分析框架,然后分析公司内外治理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因此,本章的分析研究是本文实证研究假设提出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增强对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披露的认识,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以及监管机构监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4章:制度背景与现状描述。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是实现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和维护证券投资者利益的基本保障。鉴于此,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证券市场无不重视信息披露制度,均将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列为证券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章主要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进行讨论,就目前我国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以及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分析我国制度背景的特殊性,为实证研究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以及公司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动因做好铺垫。第5章:公司信息披露要素变化与投资者保护的实证分析。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就是研究信息披露机制能否发挥以及如何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减少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投资者获得平等的交易权和信息权。本章以我国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信息泄露程度作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观察变量,分别考察了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计量基础、信息披露及时性、信息披露频率作为测试变量对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信息披露及时性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信息披露频率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计量基础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着。第6章: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如董事会结构、股权特征、控股股东性质等对公司的代理冲突产生共同影响作用,并对公司控制人的信息披露策略产生影响。本章选取2006、2007年度沪深股市的62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股权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监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着正相关,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着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情况与会计信息质量呈弱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呈弱负相关关系,董事会会议常扮演“灭火器”角色。在股权特征方面,仅有流通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着负相关,而股权制衡度则呈显着正相关;管理层持股与会计信息质量呈弱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呈弱负相关。第7章:公司治理对年度报告及时性影响的实证分析。投资者保护的关键环节是公司信息披露机制,而信息披露时间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7年间公布的年度报告披露时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公司治理机制角度研究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设立审计委员会和领导权二元性对年报及时性存在重要影响,而董事会成员持股、实际控制人性质和独立董事比例对年报及时性的影响不显着。第8章:结论、创新点与未来研究方向。本章作为全文的结束语,在对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指出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1.本文将保护投资者公平交易权和信息获取权作为研究公司信息披露的出发点,为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做了机理分析,建立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对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的制度背景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2.本文以“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动因→信息披露策略变化→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功能”为研究主线,立足我国证券资本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能够发挥投资者的保护功能;但由于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通过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频率还远远不够,还要在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没有成为投资者保护的有效促进因素,反而可能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3.整合公司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动因的分析框架,从股权特征、管理者动机、公司治理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实证检验,特别是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深度探讨和验证,一定程度上为目前国内有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增加了厚度,以投资者行为和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影响方面检验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这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以及资本市场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实证依据。4.国内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动因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定性的理论分析。从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特征和控制权人性质等进行实证研究也较少,其研究也忽略了其他众多的治理结构要素,不够系统和全面。而本文是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展开研究的,从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和经理层特征叁个方面分析了公司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动因。因而本文在研究内容上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创新。本文的研究局限:1.本文虽然对我国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分析,但在分析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和公司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动因时,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经典理论为理论基础,这样会对本文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和逻辑推理的合理性造成一定的影响。2.本文用盈余管理程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指标,但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指标很多,如盈余的持续性、稳健性等等,还应该从其他角度做进一步研究。另外就盈余管理来说,本文用的是操控性应计数绝对值,但是很多研究已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种类繁多,很多上市公司直接通过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进行盈余管理,因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更好的方法和指标来捕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3.本文在实证检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年报及时性的影响因素时,由于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才在上市公司中实施,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截至论文初稿形成还尚未发布,只有2007年年度报表执行新准则,这会对本文的研究结论稳健性造成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延长研究跨度,以进一步验证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

翁春苗[8]2009年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为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需要更高质量、更透明、更具可比性的财务信息。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焦点。长此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我国会计国际化与中国特色并存的合理性说明;(2)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政策走向的研究;(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结果评估。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也表明了我国学术界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立场。现阶段我们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第叁个方面,会计国际化的效果即准则体系的形式趋同是否带来准则的实质趋同,这是各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从中国会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将“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及执行效果与国际趋同”作为主题之一和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作为征文参考题目中可见该研究的重大意义。文章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的国际协调和国际协调效果的概念。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并且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解释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参照选择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原因。基于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定性分析了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准则体系、准则涵盖范围、概念框架的协调状况;定量分析了不同准则在净资产、净利润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市场上的价值相关性,从而得出了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形式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高度协调,但是实质上的协调尚未达到的结论。揭示出准则协调的效果尚未充分体现的问题不在准则本身,而是在于执行机制缺乏效率,进而提出了完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建议:第一,对于市场监管机构而言,应积极采用市场导向的监管体制,提高市场的监管水平和效率;第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第叁,积极培育和严格规范审计市场:第四,提高投资者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最后,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文章的创新点之一是基于新准则实施的背景,从AH股上市公司的角度来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之二是实证部分不仅比较了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差异,即从技术因素方面考虑准则形式协调状况,而且还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市场上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反应,来看准则的实质协调结果。

李婷[9]2006年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一个开放性的国际经济系统中,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不断往来,必然促使其经济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共同的特征,这种共同特征使得各国会计也不断呈现趋同性。2005年世界掀起了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的风暴,欧盟、澳大利亚已于年初正式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西兰、俄罗斯等很多欧美国家纷纷宣称将以不同的方式采纳国际准则。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无论是趋同前或后,各国都在不断研究本土与国际的差异,就所存在的差异与国际准则进行协调、磨合。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会计国际趋同已成为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已成为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作一个全面的探究。 首先,本文就两者在形式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准则体系结构、项目数量、还是具体条文规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都较中国的完善与丰富。在结合中国计划于近期发布的20项新准则预测,两者的差异将大大缩小。接着,本文将形式上的差异通过AB股上市公司分别按两种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实质差异的对比分析,利用84家样本公司净利润、净资产和ROE等综合指标的统计检验发现,

谭洪涛[10]2008年在《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庄严宣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实现国际趋同,并在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本次会计改革与以往的改革有本质区别。在范围上,颁布了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在内的共39项准则,相当于重新构建了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最重要的是在理念上,公允价值被系统地引入,这是本次会计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尽管态度审慎,但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系统从强调过去信息、强调可靠性、利润表观的理念向立足过去与未来并重、保证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基础上突出相关性、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的重大转变。无论对资本市场和会计职业,其影响都极为深远。新准则实施迄今为止已经超过一年半,尽管实施前后,许多学者都对新准则的理论问题进行了不少富有见地的探讨,但检验本次改革实施效果的研究目前并不多。国际趋同的以公允价值为最大改变的新准则的实施效果究竟怎样,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是否比旧准则高?在中国制度背景下影响准则实施效果的因素是哪些?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结果怎样?投资者如何解读新的财务报告体系?特别地,公允价值引入的初衷是给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更相关信息,实证证据怎样?对这些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和检验,不仅可以为准则制定机构进一步完善准则制定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投资者更新观念,准确理解新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内涵。公允价值被系统而谨慎引入是为了给投资者和其他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一方面,系统引入说明公允价值是财务报表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另一方面,公允价值的谨慎引入说明我国目前实施以全面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条件还不成熟,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A..Choy(2005)认为,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并非一直存在,各种相关影响因素的输入(inputs)不可避免地对新准则的价值相关性产生影响。在我国产权制度不明晰、政府强力干预经济活动的制度背景下,研究影响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继续完善公允价值相关准则提供参考。公允价值不仅反映着市场的观点,而且也会反馈(feed back)会计信息给市场,造成经济后果。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仍在蔓延演变。人们在谴责房地产信贷机构滥发低质贷款的同时,也纷纷指责会计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歪曲了信息,对危机的发展和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学者甚至宣称,公允价值会计模式是鼓吹泡沫的模型(A Bubble-Blowing Model①)。那么究竟公允价值是更好地反映了应该反映的经济状况(Reflects What Should Be),还是歪曲了现实?尽管业界讨论激烈,但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监管当局充分认识公允价值对金融市场的经济后果,从而及时调整监管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本文尝试在这方面寻找经验证据。本文以新准则公允价值为视角,研究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经济后果问题。研究路径由面到点逐步深入。针对新准则,全面检验了以公允价值为最大改变的新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在验证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比旧准则全面改善的前提下,重点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从输入和输出角度进行研究。从输入角度,围绕体现会计准则的基本目标决策有用性的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属性之一——价值相关性,研究影响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尽管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可以研究的范畴很多,但本文选取其最直接的经济后果之一即股市反应进行研究。因此,从输出角度研究公允价值时,主要研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是否与股市的过度反应存在必然联系。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运用分析性范式,在界定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和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叁个问题进行理论推导演绎;其次,探讨影响会计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制度背景;而后以理论推导结论为指引,结合制度背景,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上述叁个问题分别进行研究设计和实证检验分析;最终,归纳总结本研究的结论,指出创新与贡献,给出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从而形成了一次以新准则公允价值为视角,分析性范式演绎与经验实证方式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证,由全面到重点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经济后果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包括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内容。导论部分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介绍。正文共六章。第一章,理论分析。本章旨在探讨研究问题的理论内涵,为后续经验实证提供理论支持。首先界定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股市(股市)过度反应的概念,然后分别对叁个研究问题进行理论推导。在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从决策有用性和契约有用性角度推导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指出由于增强决策有用性与降低基于会计信息的契约成本同时实现的困难性,博弈各方将会计准则或制度视为权衡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制度安排结果。在公允价值与价值相关性方面,主要探讨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的充要条件。在公允价值与股市的过度反应方面,通过一个抽象化为只有居民、企业年金基金和金融中介的叁方金融市场,描绘公允价值如何改变不动产和债券的价格函数和需求曲线,进而分别探讨了价格上涨时和下降面临资本充足率和审慎监管时,公允价值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反馈放大机制。第二章,制度背景。本章旨在探讨我国制度背景,为实证研究设计提供制度因素参考。本章系统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会计改革、公司治理的制度背景特征。第叁章,新准则实施与会计信息质量改善。本章是会计信息质量检验的实证章。首先回顾文献,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制度背景特征,借鉴最新研究方法,通过设计控制非会计准则转换因素和行业固定效益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新准则实施前后的会计信息质量从抑制盈余管理、巨额亏损确认的及时性和价值相关性叁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研究。其中,由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多,为克服单一指标的偏颇,本文设计了净盈余的波动幅度、净盈余波动幅度与现金盈余的波动幅度比值和微利报告倾向叁个指标联合检验。价值相关性检验中,设计了会计盈余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模型、股票回报的“好消息”和“坏消息”组对会计盈余的影响模型两个方面的模型进行研究。第四章,公允价值与价值相关性。本章对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思路与第叁章类似。首先研究公允价值资产与公允价值损益的信息增量问题,然后从上市公司规模、信息透明度、非流通股比例、市场分割、上市年限、财务杠杠、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研究影响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第五章,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研究思路与第四章类似。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研究法,设计公允价值损益与股票报酬模型,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否对股市的过度反应产生了影响进行实证探索。最后是全文结束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与贡献、政策启示、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展望公允价值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主要从分析性理论解析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主要有以下研究结论:1.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分析(1)决策有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在完美的市场里,同时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决策有用性而言是可以同时实现的。决策有用性认为,理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按照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出投资选择的,会计信息能帮助投资者对先验概率修正得到后验概率,依据贝叶斯定理进行决策。会计信号既有可能是信息,也有可能是噪音。会计信号在信息系统中的主对角线的概率越大,信息就越相关,就越能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如果获得会计信息后的投资者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后验概率不同于先验概率,则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两者差额越大,相关性越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则可以定义为信息的精度或以信息为条件的条件方差或标准差。如果会计信息是好消息,则可靠性为效用和好消息的方差。方差越小,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可靠性越高。信息系统质量、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会计信息的价值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信息与噪音之比即信息系统的似然比为一时,会计系统不具有相关性,此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最差;信息系统似然比的单调性越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越强。如果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则会导致投资者对证券价格进行重新评估,如果多数投资者认为是好消息,那么多数投资者认为证券价格未来会上涨,从而购入股票,导致股票很快反映这一利好消息而上涨。因此,可用会计信息影响证券价格的程度来检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信息系统似然比的单调性增强可以同时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只是对于决策有用性而言。但对于不同的目标,增强决策有用性与降低基于会计信息的契约成本同时实现是困难的。(2)契约有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在现实世界里,由于不存在清晰的经济利润概念、代理成本以及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的存在,会计信息同时实现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困难的。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特征的现代公司制企业,是一系列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结合体。股东希望从得到真实反映管理层的工作努力程度的会计信息,借以评价管理层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代理人(管理层)在生产会计信息过程必然是一个与委托人(股东)的博弈和权衡过程。在衡量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信息系统中,代理成本被定义为信息不对称的平均工资水平与信息对称时的工资水平之间的差额。信息系统的似然比的单调性增强,信息系统的质量则会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也同时增强。假定管理层努力程度较高时企业产出也较高的概率上升,如果从会计信息可以观察到高产出后管理层高努力的概率上升,则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由于不存在清晰的经济利润概念,管理层操纵利润将降低管理层努力程度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增加了代理成本或契约成本,降低了契约对方利用会计信息决策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正是因为许多契约都是建立在会计数据的基础上,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双方利益,并可能产生经济后果,因此会计政策是重要的。从会计契约观来看,尽可能减少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从而“硬化”(Harden)空间利润,以降低代理成本与契约成本,是准则指定机构的努力方向之一。因此,向符合上述特征的会计准则制度转换,理论上认为会计信息质量在抑制盈余管理方面应有改善。2.公允价值与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存在着充要条件。即公允价值信号与公司价值之间必须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并且公允价值信号的使用者了解这种一一对应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公允价值即使可靠也不一定相关。准则制定机构和报表使用者必须谨慎使用“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的命题。传统会计理论认为,只要公允价值是可靠的,自然公允价值信息就是相关的。在均衡状态,公司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公司的经济状况有一一对应关系。但在非均衡状态,这种一一关系不成立,由于不同的经济状态可以有相同的公允价值会计利润,这时公允价值可靠却不相关。而且,由于不同的会计计量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利润,在完全竞争市场,某种资产的价格(公允价值)的改变并不一定是由于经济状况(经济利润)的改变造成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利润这时不一定具有价值相关性。3.公允价值与股票过度反应公允价值对房价和债券价格的放大效应在于它对房价和债券价格具有反馈作用。会计计量方法决定了房价对债券价格的函数和其反函数。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当会计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时,由于以债券价格对房价函数是垂直的,债券价格对房价没有反馈效应。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债券价格对房价的反馈渠道没有在公允价值下的反馈渠道强。即使是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只不过会引起债券价格的与长期国库券利率相同比例的上升,但对房价的第二轮影响因为垂直的债券价格对房价的函数而终止。因此,在历史成本下,房价的内生增长效应并不重要。而公允价值的反馈效应会使房价的内生增长效应放大。当市场资产价格下降时,公允价值会计和清偿能力约束以及金融监管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很可能会导致远大于原始冲击的内生效应。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经验证据:1.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本文结合我国制度背景,以2006-2007年上市公司为对比样本对我国新准则的实施前后会计信息质量做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新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明显改善高了。新准则实施后,盈余管理得到抑制。新准则实施后,盈余的波动性显着增强了,净利润的波动幅度与现金盈余波动幅度的比率显着增强;准则实施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微利盈余报告水平从比值指标来看差别不大;应计项目的反转和本期现金盈余的相关关系减弱。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更及时地确认了巨额亏损。新准则实施后,价值相关性显着增强。每股盈余和每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对股价的解释力,在新准则的实施后确实显着地增强了;股票回报为正的“好消息”组和为负的“坏消息”组对盈余的解释也明显增强;经验证据表明,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明显地体现在对巨额亏损的确认上和价值相关性上;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价值相关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以公允价值和资产负债表观为重要特征的新准则在实施一年后达到了目的;系统引入公允价值会计确实有助于提供价值更相关的信息、更及时地确认损失。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新准则实施前后,我国的盈余管理水平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巨额亏损确认的及时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新准则后,价格相关性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好消息”和“坏消息”股票回报对盈余的解释力的改善程度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公允价值与价值相关性本文对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从价格相关性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以下经验证据:在价格模型中区分公允价值净资产和损益有信息增量的作用,即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与股票定价理论相反,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在价格模型中体现为公允价值损益的价值相关性,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被证券市场定价了。规模、信息透明度对股票的定价有增量信息作用;上市公司的规模对价格模型有显着正的影响。信息透明度有负向影响作用;上述两者对公允价值的定价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允价值定价的作用环境而间接影响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3.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与理论分析相符,在金融、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股市的过度反应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以事件研究法,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研究公允价值的代理变量,研究公允价值与对股市过度反应的相关关系。经验证据表明,公允价值对股市过度反应的相关关系并不是必然的,只在金融、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股市的过度反应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他行业没有。公允价值不是股市过度反应的原始因素,但公允价值放大了金融、房地产行业股票报酬的过度反应。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以2006年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为视角,较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会计信息整体质量改善及其经济后果。首先,本文不仅研究了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抑制、巨额损失确认的及时性和价值相关性叁个方面的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改善状况,证实了新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整体质量的提高,并与国际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而且,本文站在宏观视角探讨了微观会计的公允价值产生的经济后果,首次将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这一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上最直接最明显的经济后果联系起来,对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初步证据。理论上提出并论证了公允价值要具有价值相关性的充要条件,同时构造了公允价值对房价的放大效益模型与反馈作用机制。本研究发展了一些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学术观点:(1)公允价值与价值相关性并非天然联系,公允价值即使可靠也不一定相关,需要充要条件;(2)公允价值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反馈渠道”观。即公允价值虽然不是过度反应的根本原因,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反馈放大了股市的原始冲击,促进了股市过度反应的迅速形成。对以往相关问题的会计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修正和改造。针对会计信息整体质量的检验,改进以往国内文献从单维度或单指标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验的设计,不仅设计了多维度,而且同一维度内设计了多指标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较全面研究;针对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研究,设计了交互项对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方式进行了实证检验;针对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的研究,扩展了事件研究法。以估计窗口和事件窗口的股票回报对公允价值损益的反应系数之和是否等于一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的基准,对以往文献只考察事件窗口反应的事件研究法进行了改造;对于公允价值研究,本文把净资产和会计盈余分为公允价值和非公允价值两个部分,首次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衍生金融资产或负债”及“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公允价值的代理变量进行价值相关性和股市过度反应的研究,为公允价值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信息含量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分析[D]. 陈凌云. 福州大学. 2002

[2]. 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实证研究[D]. 石岩. 吉林大学. 2016

[3]. 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D]. 康萍. 浙江工商大学. 2011

[4]. 研发费用资本化披露动机及其会计信息含量研究[D]. 王姝芸.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5]. 基于异质信念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D]. 王治.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6].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 李寿喜. 复旦大学. 2004

[7].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信息披露机制研究[D]. 蓝文永.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8].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研究[D]. 翁春苗. 山东大学. 2009

[9].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分析[D]. 李婷. 浙江工商大学. 2006

[10]. 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经济后果研究[D]. 谭洪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信息含量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