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降低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风险论文_覃晓燕

QC小组活动降低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风险论文_覃晓燕

覃晓燕(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443003)

【摘要】经过统计输液患者情况,发现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存在一定风险,经过一系列调查分析,找到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制定详细的解决措施,并认真实施,结果实现了门急诊患者输液风险的控制,明显降低了风险。

【关键词】 QC活动 门急诊患者 输液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70-01

QC小组亦称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是在自愿原则下由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组成。其目的是通过活动,提出、讨论、解决和改善工作中的重要问题[1]。输液患者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除了突发事件以外,还包括环境、护理行为规范等,这些不安全因素带来的风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我科开展了QC小组活动,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流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了输液风险,保障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输液室QC小组开展“降低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风险”的活动,运用QC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对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风险进行管理。

2 方法

2.1主题选定的理由

①输液室接纳门诊所有科室的输液患者,病种复杂且数量多。突发事件较多,护理人员难于掌握主动性,由此带来的转运风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②我院输液室患者由于输液引起的各种纠纷增多,开展QC小组活动是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2.2现状调查

2011年5月输液4650人次,随机调查输液患者785人次,以护理安全质量为标准,发现缺陷423例。缺陷率近5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原因分析

QC小组经过缺陷分析,问题存在于:①主观因素:护理人员无菌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足、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娴熟、对输液患者巡视不到位、未执行告知义务、交接班简单、沟通能力缺乏、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及患者相关知识缺乏、患者及家属情绪不稳定或要求过高等;②客观因素:输液室布局不合理、输液椅不足、治疗台简陋、叫号系统简单、输液椅之间空间狭窄、输液物品的质量;③其他:缺乏相关的药物说明书及输液风险告知书、输液卡不完善。

2.4明确重点

QC小组成员经过数据的收集,将缺陷发生率高的三个问题确定为重点:①护士责任心不强,次数占比68%;②输液流程缺陷,次数占比54%;③护理行为不规范,次数占比39%。

2.5对策

2.5.1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强化输液室管理制度

明确规定输液室各班的职责,制定输液反应、药物反应及药物渗漏的处理流程,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制度规定巡视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早发现各种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2.5.2增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二人核对,发现医嘱有缺陷或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沟通。输液过程中执行反查核对,避免张冠李戴。

2.5.3完善告知制度

制作温馨提示卡,粉红色的温馨提示卡上用通俗语言记录了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输液卡背面增加输液的注意事项,如:不能自行离开、调节滴数、输液的时间、拔针按压的时间、药物的保管等。护理人员告知后并由患者签字。对输注化疗等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挂上红牌警示巡视人员及患者重视。

2.5.4配备抢救车

输液患者一旦突发病情变化,抢救用物的缺乏会延误抢救。活动小组配备抢救车,车内有急救器材及药物,每天班班交接,定数量,定品种,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保证抢救车的器材和药物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用后及时补充数量。

2.5.5输液室环境流程再造

应用输液排队叫号系统,有效防止打错针。应用药物传输系统,节省人力。应用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减少输液反应。扩大输液室,增加座位,并将不同病种的患者分区,减少交叉感染。应用电子输液卡,避免护理人员转抄卡引起的差错事故。

2.5.6加强对年轻护理人员的培训

制定医务人员培训计划,并由静脉治疗小组成员对年轻护士培训,定期学习输液流程,并加强静脉治疗的专业技术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由科主任及护士长督促学习并考核。

2.5.7遵照PDCA循环,不断改进工作质量

科主任、护士长、护理组组长检查监督及跟踪执行情况并实时反馈。每月QC小组成员集中讨论小结,不断改进转运护理质量。

3 结果

2012年3—4月输液9100人次,随机调查输液病人1620人,发现缺陷202例,缺陷率12%,患者满意度由90%上升到98%,输液不良反应率由3%降至1%。无投诉现象发生。输液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4 结论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窗口,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科室,QC小组所制定的输液风险措施正确,实施效果非常明显,成效显著,大幅度降低了输液风险,引起的纠纷也大大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刑文英.QC 小组基础教程[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

论文作者:覃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QC小组活动降低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风险论文_覃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