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志探讨失眠症的现代养生保健调理论文_何秀丽

从情志探讨失眠症的现代养生保健调理论文_何秀丽

惠州市卫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516000

【摘 要】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来自于工作、家庭及社会的压力也在不断提升,这给人们生理及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容易在精神方面受到刺激,引起失眠症的发生。作为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个人的健康及日常工作、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睡眠时间不够或睡眠质量较差很容易造成身体机能与内分泌失调,长期下去,必然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影响人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文章从情志角度对失眠症的发病表现及调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失眠症的现代养生保健调理措施,希望能够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情志;失眠症;现代养生保健调理

引言

睡眠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每个人在睡眠中度过的时间大约占到生命的三分之一。睡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次日的精力与精神状态,如果当晚睡眠充足,睡眠质量较高,能够有效消除身体疲劳,促进精力的恢复,人们在第二天就会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足,因此,可以将睡眠质量看作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接近50%,失眠症患者大约在30%,且随着时代发展,失眠症患者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超过30岁的人群中,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达到了4%之多,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精神烦躁,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中风、肥胖、胃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几率。在中医学中,认为不同情志因素导致失眠症症状也是不同的,下面将对5种情志因素导致的失眠症症状及调理方法进行分析。

1.不同情志因素导致的失眠症症状及调理方法分析

1.1肝郁化火型

此类型失眠症症状主要为性子急躁,容易发怒,没有食欲,在睡觉时容易做梦并且很容易醒,小便呈黄赤色,大便秘结,舌头发红舌苔发黄。这类患者大多数在学习或工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从而对肝脏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肝气郁结化火,对心神造成干扰引起失眠。对于这类患者要采取“悲胜怒”的调理方法,让患者正确认识到现实中的矛盾,坦然面对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患者产生悲愤知情,从而达到宣泄愤怒的目的[1]。此外,还有其他调理方法:自我暗示法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比如无条件的接受外界的观念或环境;期待法可以通过降低自身的期待和要求,时刻保持平常之心,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掌握学习或工作方法等,减少自身的不良情绪。

1.2痰热内扰型

症状为头晕口苦,痰多、容易出现胸闷、恶心、心烦等情况,舌质以偏红为主,舌苔发黄,脉象滑数。此类患者较容易急躁,缺乏耐心,常常出现紧张情绪,无法集中注意力。喜为心志,五行属火,如果心火太大,会导致人精神涣散、整日魂不守舍。对于这类患者可以采取“恐胜喜”的调理方法,将一些恐怖诡异的事情告知患者,让患者出现恐惧心理,从而对紧张情绪起到改善作用。放松法的运用也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通过将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原因出来,采取应归措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比如让患者对眼前一件物品进行全面观察,之后闭眼回忆这个物品,放松全身,排除杂念,做深呼吸,想象物品的样子,之后慢慢睁开眼睛,将精神集中于一处,让大脑产生兴奋中心,以对其他部位起到抑制作用,减少紧张不安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阴虚火旺型

症状为口舌干燥,津液较少,五心烦热,容易出现耳鸣和梦遗,脉细数,这类患者大多数拥有内向性格,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还与饮食习惯与熬夜有关。中医学认为,由于人体阴阳交接时间在当天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如果1点后还未睡觉,会对自身造成较大的损耗。针对这种患者可以采取“喜胜忧”的调理方法,在精神上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要多说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讲笑话,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同时鼓励患者采用自身方式,释放出内心的抑郁,多与外界沟通,加强与心情开朗朋友之间的交流。

1.4心脾两虚型

症状为夜间多梦,容易醒,夜间醒来后很难再次入睡,面色无光,肢体疲劳,大便溏泄,舌质较淡,舌苔较薄,脉细弱。这类型的患者身体通常比较虚弱,容易出现紧张不安、多疑的情绪,严重思虑过度,可以采取“怒胜思”的调理方法,与患者沟通时可以刻意去激怒患者,让患者产生愤怒情绪。

1.5心胆气虚性

症状为夜间梦多,性格胆怯,容易受到惊吓,舌质较淡,脉细弦。此类患者很容易被惊吓,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面对选择时,往往拿不定注意,宛如面临无尽深渊,每天做事异常小心警惕。针对此类患者可以采取“思胜恐”的调理方法[2]。让患者对恐惧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启发性思维,开阔患者视野和见闻,提高患者的理智,从而缓解和摆脱胆怯畏惧情绪。

2.失眠症的现代养生保健调理措施

(1)改善睡眠条件。保持安静,确保睡觉时无任何光线影响;睡眠环境温度保持在22℃、湿度保持为55%为宜;保持空气通畅清新;拒绝暴饮暴食,睡前禁止食入过量食物。枕头的弹性、硬度、高度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确保人体睡觉时颈椎维持S形;被子不要太重和太硬,以免对腰椎产生压力,床应以硬模板为主。(2)睡前注意事项:睡前禁食;避免过度用脑;避免过度激动;睡前不要说话;避免盖住脸睡觉;避免将嘴巴张开睡觉;避免面对风吹睡觉;避免对着火炉睡觉;睡前不要太过娱乐或饮用兴奋饮品[3]。(3)睡前应做的事:养成良好习惯,按时睡觉和起床;晚饭后要散步或其他简单运动;饮用热牛奶;泡热水澡;保持良好情绪;听听轻音乐;学会自我催眠;放松身心。

3.结语

作为生命的根本,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失眠会极大的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医学认为养生之道是做好疾病的预防,因此,必须要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高质量的睡眠,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沈爱花.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 现代养生,2017(22):140-141.

[2]刘英杰,齐向华. 从情志伏邪理论探讨失眠症的病因病机[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0):124-125.

[3]朱坤福,祝蕾. 浅谈中医外治与养生保健[J]. 现代养生,2018(14)160-161.

论文作者:何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从情志探讨失眠症的现代养生保健调理论文_何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