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课余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莉珍

大理大学课余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莉珍

王莉珍(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00)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大理大学课余户外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大理大学学生对参与课余户外运动认知不足,参与的课余户外运动项目比较单一,频率较低。学生对课余户外运动的喜欢程度以及选择参与的项目多以登山和骑行为主,对其他项目了解较少。通过调查了解课余户外运动的发展受安全因素、场地设施、师资力量、课题立项等因素所制约。通过本文的调查与研究,希望对大理高校课余户外运动的开展有所帮助或提供理论考。

关键词:户外运动;大理大学;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191-01

户外运动是指人们在自然环境和在自然相关环境里开展的一类体育活动的统称,这项体育活动主要以自身或自然为动力,不包括使用机械化和自动化为代步工具的项目。

户外运动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对而言是比较新的领域,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开展某项户外运动的意义、价值和可行性层面,实证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比较少见,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本文对大理大学课余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如何,在开展当中又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制约户外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同时也对高校推广户外运动具有一定帮助。

1大理大学户外运动资源情况分析

大理大学依山而建,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发展户外运动具有很大的帮助。在苍山上已有若干条成熟的登山步道,对开展登山和徒步很有利。在洱海的环海路上有专门的骑行道路,也促进了自行车骑行的开展。大理大学目前场地设施资源有:两块田径场,一个体育馆,一个风雨球馆,一面攀岩墙,校园的前后落差有100 米左右,可以开展定向越野以及绳索下降课程的学习。在田径场可以进行素质拓展以及飞盘的学习。在风雨球馆中可以进行速降等练习。大理大学具有“山水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山水”之称。平均海拔2190米左右,这里的户外资源非常丰富,是开展户外运动最佳之地。大理大学在人力户外资源方面获得中国登山协会认可的师生共有20名左右。其中户外指导员师资1名,中级户外指导员2名以及初级户外指导员17名左右。

2大理大学课余户外运动开展现状

从本校学生对户外运动的了解程度来看,不太了解户外运动的学生占总人数39.5% ,占比最多。表示对户外运动认识还行的占比28.1%,比较了解户外运动的人数占的15.6%。完全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大学生各占总人数的10.4%。说明了大多数学生对此项运动的了解程度不高,认识不够。从这样的数据来看我校的户外运动还未得到全面的开展。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数据是61.76%表示有点喜欢;排在第二位的数据是26.47%比较喜欢;其次不太喜欢的占11.76%;最终完全不喜欢的占2%。以上数据有力地说明了大多数学生对户外运动较有兴趣,如果校方对户外运动未来的发展给予正确的指导思路,那么户外运动在我校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同学们对户外运动的了解、喜欢程度也会随之加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选择登山项目占比最多为67%,排在第二位的是骑行占比55.5%,排在第三位的是集体徒步占比为47.6%。这三个项目占比最多与大理优越的自然环境不可分割,且这三个项目门槛较低,比较容易普及,不需要专业的装备和技术。其余户外运动由于普及度不高,同学们对其了解程度不深,并且缺乏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以及存在一定风险,相比之下参与人数相比较少。

3影响课余户外运动开展的因素

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着高校户外运动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户外运动本身就属于一种在自然环境中的体验,强调的就是学生们在大自然中的亲身体验和挑战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大理苍山景区和洱海景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安全事故。校方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并不支持学生私自上苍山下洱海。在这种一刀切的政策中限制了户外运动在大理大学的发展。

根据调查我校户外运动课程教师仅有6名。本科在校生有一万多人,体育学院有400多名学生,所开设的有关户外运动的课程较少。其中公共体育课包括:极限飞盘、拓展运动和野外生存,通识选修课包括:定向运动、极限飞盘和野外生存。户外运动课程在我校的开展形式比较单一。教师的数量以及课程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师资团队和课程的欠缺是我校户外运动开展的制约因素。

对于任何体育运动的开展,场地和资金都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场地和资金作为保障,体育运动将无法继续开展下去。户外运动更是如此,对于户外运动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场地选择,在自然环境下参与户外运动,既可以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也可以磨练自我的意志品质,但是安全隐患比较大。在校园内修建模拟场地,既能降低安全隐患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关于资金还需要政府和校方的支持,拉动社会物资,为学校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赞助。减少学生因购买专业户外装备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使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户外运动。

结论与对策

大理大学学生普遍对此项运动的了解程度不高,认知程度不够。课余户外运动在我校还未得到全面的开展,还需广泛的宣传。

大理大学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喜欢程度多持有点喜欢的态度,如果校方对户外运动的发展给予正确的指导,那么户外运动在我校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同学们对户外运动的了解、喜欢程度也会随之加深。

大理大学学生选择户外运动项目比较单一,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主要以登山、骑行为主,对其他户外项目普及度不高缺乏认识。

大理大学学生参与课余户外运动的时间主要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在这期间可以保障户外运动长时间进行。但在周末和课间由于每个专业课程有所不同,时间有冲突无法进行课余户外运动。学生每学期参与课余户外运动的次数多为1至2次,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会对我校户外运动的开展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周鑫鑫.三位视角下的青少年户外教育,当代体育科技[J].2015(12)

[2]李雪涛.山地户外运动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12)

[3]国英男.黑龙江省高校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莉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大理大学课余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莉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